概念
熱之在氣分者,一般以實熱為多,也可見於虛證。
解讀
“氣”的意義,在中醫理論概念中,頗為廣泛。根據《內經》所述“氣”的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是指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如“谷氣”、“宗氣”、“元氣”等;二是指臟腑的功能活動,如臟腑之氣(即胃氣、脾氣、肺氣等),經脈之氣(即經絡的功能活動種種)。前者(精微物質)是後者(功能活動)之物質基礎,後者是前者的功能表現。《靈樞·決氣篇》所云:“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乃指物質之氣而言。《素問·經脈別論》所云:“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津,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其中的“脾氣”系指功能活功之氣而言。
氣分熱指熱在氣分的疾病,多屬熱證,可參考衛氣營血辯證中的氣分證。氣分證是溫熱病熱盛期階段。以發熱不惡寒、口渴、舌苔黃為特點。多從衛分證轉來,亦有初起即見氣分證,其病機有新感和伏熱內發兩種。氣分以中焦陽明為主,也包括肺、胃、脾、膽、大腸等臟腑。其熱邪郁於肺則症見鼻煽氣促,咳嗽痰黃;熱結於胃腸則症見口渴引飲,大便秘結或下利;濕熱交困於中焦則症見胸悶脘痞,舌苔膩滯;或熱毒壅盛,或邪傳少陽,邪留三焦等均是。
氣分熱也可見於虛證,例如脾胃氣虛所致的氣虛發熱,或陰虛發熱的臟腑熱證等。
中醫套用
清氣分熱的常用方劑:
1、白虎湯《傷寒論》
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熱生津。
主治:氣分熱盛證。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大有力。
2、竹葉石膏湯《傷寒論》
組成:竹葉、石膏、半夏、麥門冬、人參、甘草、粳米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主治:傷寒、溫病、暑病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
口乾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虛數。
3、清心蓮子飲(《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黃芩、麥冬、地骨皮、車前子、甘草炙、石蓮肉、白茯苓、黃芪蜜炙、人參
用法: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水中沉冷,空心食前服。
功用:清心火,益氣陰,止淋濁。
主治:心火偏旺,氣陰兩虛,濕熱下注證。遺精淋濁,血崩帶下,遇勞則發;或腎陰不足,口舌乾燥,煩躁發熱等。
4、補中益氣湯《內外傷辨惑論》
組成:黃芪、甘草炙、人參、當歸、橘皮、升麻、柴胡、白朮
用法: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遠稍熱服(現代用法:水煎服。或作丸劑,每服10~15g,日2~3次,溫開水或薑湯下)。
功用:補中益氣,昇陽舉陷。
主治:1、脾虛氣陷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大便稀溏,舌淡脈虛;以及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2、氣虛發熱證。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大無力。
5、昇陽益胃湯(《內外傷辨惑論》)
組成:黃芪、半夏、人參、甘草炙、獨活、防風、白芍藥、羌活、橘皮、茯苓、柴胡、澤瀉、白朮、黃連
用法:上㕮咀,每服三錢至五錢(15g),加生薑五片,大棗二枚,用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早飯後溫服。
功用:益氣昇陽,清熱除濕。
主治:脾胃氣虛,濕郁生熱證。怠惰嗜臥,四肢不收,肢體重痛,口苦舌乾,飲食無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