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經濟學[學科]

氣候經濟學研究氣候對經濟領域影響、並積極利用氣象資訊轉化成商機的學科。它是經濟學的邊緣分支,由於德國知名的經濟議題觀察家弗里德黑姆施瓦茨(Friedhelm Schwarz)寫的一本有趣的書《氣候經濟學》而成為顯學,他以生動有趣的筆法,豐富的案例,揭露天氣和經濟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他的譯作是國內第一本探討氣候經濟學的專書。

基本信息

內容

在施瓦茨的《氣候經濟學》揭示說:經濟和天氣會有什麼關聯。只要受天氣影響所產生的行為反應有絲毫的改變,整體影響是非常可觀的。簡單一個例子:如夏天變得比較溫暖。每十個德國人中就有一人會比去年多買一件T-Shirt,如此一來,總共就額外多了八百多萬件;不過或許到了冬天,毛衣的銷售量會減少。天氣的每個轉變雖然不會立即地,但是在幾年後會改變我們的天氣經驗。這些天氣經驗將再度對許多人的決策、進而對他們的消費行為產生影響。

天氣的每個轉變雖然不會立即地,但是在幾年後會改變我們的天氣經驗,這些天氣經驗將再度對許多人的決策、進而對他們的消費行為產生影響。天氣會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最初的因果關係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就喪失了。再回到夏天變溫暖,可能有越來越多的家庭會像美國人一樣買比較大的冰櫃。這種冰櫃並不適合放在規格化設備的廚房裡。因此規格化設備廚房的製造商就必須重新設計來迎合消費者,滿足他們已經改變的需求。

以德國3800萬個家庭中為例,只要1%對更溫暖的天氣有如此反應,就表示有38萬戶有所改變了。而且如果有人先買了一部比較大的冰櫃,親朋好友很快就會跟進。氣候變遷不會像海嘯一樣向我們襲來,或許它已經向我們發出一些警訊,只是我們視之為早產兒黃疸症狀特殊現象,而不是徵兆。事實上,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也將使自然反撲而改變經濟型態,不論這個力道大小,它正一點一滴的影響我們消費社會。

作者也提出一個警醒:每個人都是一個高度複雜系統里的一部分,在這個系統里只要有絲毫的改變,就會導致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就這點而言。著名的蝴蝶效應在未來都適用於我們每個人身上:一隻在中國的蝴蝶揮動翅膀,可能會引發加勒比海的一場颶風。

氣候專家的這個認知可說是新經濟。在公開的新聞報導中,似乎有多位不同的經濟學人士不約而同的發現並研究氣候對經濟的影響,同時公布了研究內容,所以目前很難說是誰創立了這門學科,需要進一步求證。

研究者

弗里德黑姆・施瓦茨(Friedhelm Schwarz),德國經濟議題觀察家,擁有社會經濟與行政經濟學碩士,曾擔任學校講師、政府官員的幕僚、企業發言人及公關公司負責人。他還著有《德意志銀行》及《雀巢王國》等書。

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英國經濟學家,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全球氣候變遷政策奠基人。在英國政府及首相布萊爾的邀請下,尼古拉斯・斯特恩經過一年調研主持完成並發布了長達700頁的《斯特恩報告》報告,報告分析了氣候變化所產生的財政、社會和環境上的影響。於2006年10月發布。

《斯特恩報告》指出:不斷加劇的溫室效應將會嚴重影響全球經濟發展,其嚴重程度不亞於世界大戰和經濟大蕭條。與以前的同類報告不同,斯特恩在報告中指出,氣候變化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遠遠超出了我們當初的構想。

尼古拉斯・斯特恩也因此也被稱為氣候經濟學之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