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 者: 張樹安 著
叢 書 名:
內容簡介
我國民族地區大多分布在大江大河的發源地和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地區,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維護良好的生態平衡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發展問題上,人口問題是眾多社會經濟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本書運用人口經濟學、資源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原理,針對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口、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全書由八個部分組成。第一、第二部分分析了民族地區人口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係和現狀,突出了民族地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緊迫性。第三部分從世界、中國和民族地區不同層面討論人口規模和大地人口容量問題,分析論證了民族地區最佳人口規模。第四部分通過考察人口結構,重點探討了人口控制與人口老齡化問題。第五部分圍繞人口遷移與人口城市化問題,提出民族地區的人口遷移戰略。第六部分對民族地區的貧困人口數量、構成和成因進行了系統分析,提出了反貧困措施。第七部分從提高人口素質入手,對人力資源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民族地區人才本土化以及科教興區的構想。第八部分研究了民族地區小康社會的建設和人口現代化問題。
作者簡介
張樹安,男,1962年4月生,山東省東阿人。碩士。現任大連民族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大連民族學院民族地區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現研究方向為民族地區人口、資源和環境可持續發展。
1986年任教以來,先後在內蒙古財經學院和大連民族學院從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的教學和研究。1998年任副教授以來,在《經濟問題探索》、《福建論壇》、《滿族研究》、《農村經濟》、《城市問題》、《武漢金融》、《北方經濟》、《內蒙古大學學報》和《科學管理研究》等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其中兩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全文轉載。主要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研究一項,主持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一項,參與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三項。曾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一項,獲遼寧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
·查看全部>>
目錄
第一章 民族地區人口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第一節 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般關係
一、生態系統和人口
二、人口、資源與環境的經濟學闡釋
三、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理論的演進
第二節 民族地區在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地位
一、民族地區的區位特殊性
二、民族地區在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地位
第二章 民族地區人口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現狀評價
第一節 民族地區人口發展的現狀
一、我國少數民族人口分布的特點
二、我國少數民族人口的增長態勢
三、我國人口發展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二節 民族地區的資源分布
一、能源資源
二、水力資源
三、礦產資源
四、畜草資源
五、森林資源
第三節 民族地區的生態環境評價
一、新疆生態環境質量評價
二、內蒙古生態環境質量評價
三、寧夏生態環境質量評價
四、廣西生態環境質量評價
五、西藏生態環境質量評價
第四節 民族地區經濟可持發展的緊迫性
一、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問題突出
二、不合理的人為經濟活動是破壞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
三、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總體布局
四、啟用“綠色GDP”指標的必要性
五、西部生態環境整治的基本途徑
第三章 人口規模與大地人口容量
第一節 人口規模與經濟發展
一、世界人口發展態勢
二、世界人口問題的特點
三、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的原因
四、世界人口問題
五、中國人口增長情況
第二節 大地人口容量與適度人口論
……
第四章 人口結構與人口控制
第五章 人口遷移與人口城市化
第六章 民族地區的人口貧困與反貧困
第七章 民族地區的人口素質與教育
第八章 民族地區小康社會和人口現代化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