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民族團結園位於寧洱縣城北側,占地面積4437平方米,建有牌坊大門、古式六角碑亭、仿古彩繪主大樓、佛雕等建築,是一座集觀賞、參觀、教育於一體的園地。2003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列為雲南省第二批社會主義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5月,被國務院批准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8月被國家民委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稱號;2010年8月被列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人文歷史
民族團結園內立有“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新中國民族工作第一碑”――民族團結誓詞碑。誓詞碑立於1951年元旦,碑體高142厘米,寬65厘米,厚12厘米,白色石灰岩石碑身。普洱專區26種民族的代表和黨政軍領導曾在這裡剽牛盟誓,立下此碑。碑上鐫刻著48名代表鏗鏘的誓言:“我們二十六種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區各族同胞,慎重地於此舉行了剽牛,喝了咒水,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鬥!此誓。”並有參加會議的各族代表和普洱專區黨政軍領導共48人簽名。誓詞碑被安放在雙手托舉造型的石制須彌座上,象徵著各民族萬眾一心,親密團結,攜手共進,共同發展。它歷經滄桑,但仍保存完好,字跡清晰,雄姿仍存,風采依舊。它真實地記載了解放初期普洱黨政軍領導同志,忠實地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實行民族大團結的情況,反映了各族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愛戴中國共產黨的心愿,為滇南民族團結鑑證物。
它象徵著新中國成立後,邊疆各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個嶄新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開始。它主題鮮明,所折射的民族團結精神不僅是雲南邊疆各民族團結進步的象徵。建碑至今,一直發揮著加強民族團結、保持邊疆穩定、推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巨大歷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