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成都通史(卷7):民國時期》是記錄從古至今成都這一特定地域範圍內文明演進歷程的大型通史著作,涵蓋成都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方面面發展演變的歷史進程,旨在揭示成都城市文明的基本發展軌跡和主要特點,突出成都城市文明的閃光點,為成都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思想養料,為成都發展的科學決策提供來自歷史深處的智力支撐。作者介紹
何一民,男,生於1953年,四川成都人。現任四川大學城市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獲第九屆中國圖書獎一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優秀成果三等獎1 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其他獎多項。1996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獎勵;2001年被評選為四川省學術帶頭人。作品目錄
概述一、行政區劃與人口民族
二、民國時期成都歷史發展脈絡
三、民國時期成都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 現代城市控制與管理:警察與市政組織
第一節 警政與多元化的社會控制
一、警政的流變
二、警察功能的強化與改革
三、軍警、保甲與社會控制
第二節 現代市政機構的設定及嬗變
一、現代市政機構的雛形一一市政公所
二、市政府的設立及其機構設定
三、市政府的嬗變
第三節 城市自治與議事機構
一、地方議會制度的演變
二、市參議會的建立與活動
第二章 演變與轉型:城市發展與市政建設早期現代化
第一節 城市空間結構的演變與城市建築
一、城市地域空間的擴張
二、城市空間結構演變的特徵
三、城市建築的變化
第二節 城市道路與城市交通
一、城市道路及基礎設施建設
二、城市交通的發展
第三節 市政公用事業建設
一、電力事業的發展
二、城市供水事業建設
三、通信郵政的興起
第三章 鵝行鴨步:艱難而緩慢的經濟轉型
第一節 現代工業的緩慢發展
一、工業行業結構的變化
二、中國經濟中心的西遷與成都工業的發展
第二節 商業的畸形發展
一、軍閥混戰背景下商業的艱難發展
二、商業的畸形繁榮
第三節 金融業的演變
一、傳統金融機構的發展與消亡
二、銀行業的興起與金融中心的初步形成
第四節 近代交通的興起
一、鐵路的規劃與建設
二、公路建設的勃興
三、航空事業的興起
第五節 農村社會經濟的變化
一、農業耕作及其經營的變化
二、糧食生產的變遷
三、穀米的運銷變化
四、土地形態與階級結構的變化
五、地租與捐稅變化
第四章 現代教育中心:新式教育的崛起與演變
第一節 教育改革與新式教育的多元發展
一、教育改革與曲折發展
二、留法勤工儉學與留學教育
三、教育的興盛與衰落
第二節 學校教育的發展
一、初等學校教育的發展
二、中等學校教育的發展
三、高等學校教育的發展
第三節 社會教育與文化設施
一、社會教育的興辦
二、文化教育設施的變遷
第五章 傳統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第一節 居民生活狀況與變化
一、洋貨輸入與市民消費品構成及消費習俗的改變
二、近代工商業的發展與市民消費結構的形成
三、市民消費觀念及消費內容的變化
第二節 衣食住行生活方式的變遷
一、服飾消費的變遷
二、飲食消費的變遷
三、居住消費的變遷
四、交通工具的變遷
第三節 城鄉居民消費生活水平的變化
一、城市居民消費生活水平的變化
二、農村居民消費生活水平的變化
第六章 互動與嬗變:新文學的發展與城市文化的互動
第一節 成都新文學的發展
一、早期白話文學的興起與成都個性
二、抗戰時期成都文學與城市文化的變遷
第二節 城市文化的互動與嬗變
一、報刊文學與城市文化的互動嬗變
二、作家對城市文化的影響
三、茶館文化與作為文化公共領域的茶館
第七章 新與舊的融和:社會娛樂文化的延續與更新
第一節 歲時節 日與市民的文化娛樂生活
一、傳統歲時節 日娛樂在民國時期的演化
二、新式節 日的興起
三、廟會與市民的娛樂生活
第二節 博弈活動與市民的娛樂生活
一、傳統博戲的演變與麻將、撲克的傳入
二、博弈與市民的娛樂生活
第三節 戲曲與市民的娛樂生活
一、戲劇與曲藝的繁榮
二、觀演場所的固定化與專門化
三、表演程式的更新及現代布景技術的套用
四、特殊觀眾群體:票友
第四節 電影、話劇傳人與市民娛樂的變化
一、電影的流行與市民娛樂生活的更新
二、話劇興起與市民的娛樂生活
第五節 體育、交際舞與現代音樂的傳人及影響
一、現代體育的傳入及影響
二、交際舞在中上階層的流行
三、西洋音樂的引入和現代音樂的流行
第八章 現代城市病態:社會問題的突顯及治理
第一節 主要社會問題及表現
一、煙毒泛濫
二、賭博盛行
三、娼妓問題
四、袍哥和土匪
五、失業與乞丐
第二節 社會問題的治理及局限
一、社會問題突顯的原因
二、社會問題的控制、治理與局限
大事記
後記
《成都通史》編纂委員會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