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起源:1792-1828
民主黨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托馬斯·傑斐遜和詹姆斯·麥迪遜在1790年代創建的民主共和黨。民主共和黨組成了史稱第一黨系(First Party System)的政治勢力主軸。民主共和黨專門反對由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領導的執政黨-聯邦黨和其政策,當時聯邦黨提倡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放寬對於憲法的解釋、以及一個由精英統治的政府。傑斐遜黨人(1801年之前)在英國與法國的戰爭中支持法國,並且反對與英國簽訂媾和的傑伊條約(Jay Treaty),因為擔心那將會助長美國國內的君主主義勢力。民主共和黨將獨立的農夫(自耕農)視為是共和國的中流砥柱,輕視都市、銀行、和工廠。傑斐遜和他的朋友麥迪遜於1798年將地方州的州權豎立為該黨的核心理念。民主共和黨在美國南部和西部擁有最多支持,但在東北部六州則勢力不大。
民主共和黨在1800年的選舉中同時贏得了總統和國會,並且指派了亨利·克萊擔任權勢極大的眾議院議長。聯邦黨在1812年戰爭結束時垮台。在1816年後,來自田納西州的戰爭英雄安德魯·傑克遜開始崛起,並且在1828年當選總統,之後民主共和黨便改組為民主黨了。
傑克遜民主:1828-1854
史稱的第二黨系(Second Party System)則是民主黨與他們的主要對手—輝格黨之間的對峙。民主黨根據支持度最高的紐約、賓夕法尼亞州、維吉尼亞州、以及邊境地區建立起了一個全國性的聯盟,但他們在東北部六州的新英格蘭依然勢力不大。如同傑斐遜黨人一般,民主黨強烈反對“貴族的”精英統治和銀行,並且將他們的民意基礎訴諸於“人民”。到了1820年代時,選舉權已經沒有一定規模財產的限制,因此幾乎所有地區的白人男性都能參與投票了。
民主黨是一個複雜的政治聯盟,由來自全國農村的農夫、以及都市地區的勞工團體所支持。民主黨在1830年代的主要議題是建立起一個更強的政黨機制、反對國家和中央銀行、並且反對那些以犧牲納稅人來達成工業發展的現代化政策。與工業垂直的分工不同的是,民主黨強烈擁護新農業土地的擴張,在1846年後驅逐西部印第安人並取得大片土地便是這種例子之一。
馬丁·范布倫在1836年取得了總統職位,但1837年的經濟蕭條卻使他在重新選舉中失敗。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在1844年贏得了選舉,在總統任期中他領導了美墨戰爭、降低關稅、建立了國庫的分行、並且將今天的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西南部地區併入國土,之後他便退休不再連任。在1848的選舉中,一個名為自由之土黨(Free Soil Party)的派系反對奴隸制度的擴張,最後與民主黨決裂。民主黨在1850年通過了一份調解蓄奴州與自由州的法案,但只是延緩了衝突爆發的時間。隨著輝格黨在奴隸和排外主義問題上出現內部分歧,民主黨在1852年輕鬆的選出福蘭克林·皮爾斯、以及1856年的詹姆斯·布坎南擔任總統。
內戰和重建:1854-1877
民主黨在參議院裡的領導人—來自伊利諾州的史蒂芬·道格拉斯(Stephen Douglas)在1854年時不顧強烈的反對聲浪,推行了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Kansas-Nebraska Act),成為美國內戰的肇因之一。當時政治聯盟、政治家、和選民結構都大為改變,新的政治議題和政策也大量浮現,這段時期史稱第三黨系(Third Party System)。輝格黨這時也徹底解散了。民主黨在繼續發展的同時,許多北部主張廢奴的民主黨人(尤其是1848年以來的自由土壤黨人)加入了新成立的共和黨。從堪薩斯州引發的奴隸制度爭議最後造成了民主黨的分裂,大多數北方的民主黨人最後選擇提名史蒂芬·道格拉斯,南方則另外提名其屬意的民主黨候選人。
在1860年的總統選戰中,道格拉斯在民主黨的提名大會上也沒能取得三分之二的提名票數。在激烈爭議後,民主黨選出北部的道格拉斯和南部的約翰·布瑞肯里奇搭配競選正副總統。由於民主黨因奴隸制度所造成的分裂,兩個分別代表北方及南方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同時競逐寶座,在在內戰中,聯盟國國內不允許政黨政治的出現,但黨派紛爭在北方仍然相當常見。戰爭爆發後,道格拉斯曾試圖重整北方的民主黨人支持聯邦,但他在1861年的6月去世,民主黨頓時失去突出的全國性領導人。民主黨內部由於對戰爭的意見不同而產生極大分裂。在1862年的國會選舉中民主黨依然維持一定表現,但到了1864年總統選舉時民主黨所提名的好戰派候選人喬治·麥克萊倫將軍卻與原先設定的溫和派政策不合,結果大多數好戰派民主黨人都投給了林肯。內戰結束後不久,林肯遇刺身亡,其副總統安德魯·詹森繼任總統,雖然詹森是民主黨人,但其政府和國會完全由共和黨控制和支配。在1866年的國會選舉中,共和黨在國會中拿下了三分之二的多數派地位,徹底掌握了國家政策。林肯的接班人,尤里西斯·格蘭特帶領共和黨在1868年和1872年的選戰中相繼獲得大勝。
美國在1873年爆發的經濟蕭條,使得民主黨得以在1874年的選戰中奪回國會裡的多數派地位。內戰後南方白人對於重建時期的不滿和對於共和黨的怨恨情緒也得益了民主黨。當重建時期結束後,南方各州的非裔美國人再次於1890年代被剝奪公民權,南方也在接下來的近一個世紀裡成為民主黨的大票倉。在南方的許多地區經常只有民主黨一黨稱霸,在民主黨的提名大會上贏得勝利也經常等同於選舉的勝利。
鍍金時期:1877-1896
全國性的選舉在1880年代時仍保持均衡態勢。雖然共和黨在1885年之前都牢牢控制白宮,民主黨依然維持相當的競爭性。當時民主黨由格羅弗·克利夫蘭等人所率領、擁護商業階層的派系所主導,他們在南方有著穩固的支持度、並且在美國中西部的農村地區也有極大影響力,同時也受到大都市裡德裔和愛爾蘭裔美國人的支持。他們在那段期間裡也控制了眾議院。在1884年的總統選舉中,民主黨改革派的紐約州長格羅弗·克利夫蘭贏得了總統選舉。他在1888年的連任選戰中失利,但在1892年再度當選。克利夫蘭是民主黨里保守派的領導人,代表了商人、銀行、以及鐵路公司的利益,反對帝國主義和海外的擴張,他也擁護金本位制度,並且反對貪污、高稅賦和關稅。民主黨保守派在1896年被威廉·詹寧斯·布萊恩所擊敗。
進步時期:1896-1932
1896年總統的選舉中政治生態大為改變,開始了史稱的第四黨系(Fourth Party System)。以農業為主的民主黨人要求開放銀幣自由鑄造,淘汰了格羅弗·克利夫蘭,並提名威廉·詹寧斯·布萊恩參選總統。布萊恩在提名大會上誓言推行金銀雙本位的貨幣制度,宣稱要對抗東部的貨幣利益集團。但他仍在選舉中慘敗給共和黨的威廉·麥金萊。
共和黨在接下來的36年裡控制了28年的總統任期,支配了大多數的東北部和中西部地區、以及一半的西部地區。布萊恩在南部和大平原地區擁有穩固支持度,在1900年再次獲得總統選舉的提名,但又一次的輸給了麥金萊、在1908年又輸給威廉·霍華德·塔夫脫。民主黨的保守派在1904年贏得了提名大會,但仍輸給了共和黨的西奧多·羅斯福。到了1908年布萊恩已經放棄了銀幣自由鑄造和反帝國主義的主張,改支持當時主流的進步主義政策,尤其是“反托拉斯法”以及反商業壟斷的法案。
趁著共和黨內部的分裂,民主黨在1910年控制了國會,並且在1912年和1916年提名改革派的知識份子伍德羅·威爾遜當選總統。威爾遜成功的使國會通過一系列進步主義法案,包括了將反托辣斯法系統化的克萊頓反托辣斯法(Clayton Antitrust Act),對個人的所得稅、對農民的新政策、以及對鐵路工人的8小時工時規定。其中最重要的是創建了聯邦儲備系統,建立了一個全國性的中央銀行。他並且透過最高法院將童工非法化。頒布禁酒令的第十八號憲法修正案,以及確立婦女投票權的第十九號憲法修正案都是在他任內通過,不過兩個修正案也是兩黨斡鏇下的結果。威爾遜終結了關稅、貨幣、和反托辣斯等長期以來的爭議,這些政策支配了之後的40多年。
威爾遜領導美國贏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並且簽訂了包括成立國際聯盟在內的凡爾賽條約。但在1919年威爾遜的政治運勢和他的健康都開始衰退,政治局面也開始逆轉。參議院拒絕加入凡爾賽條約以及國際聯盟,同時全國性的罷工潮和暴力活動也產生了不小的動亂。民主黨內部也因為禁酒令而分裂為南北對峙。最後黨內的分歧使得共和黨在1920年、1924年、和1928年的總統選舉中都獲得了壓倒性勝利。不過,在此時期艾·史密斯替民主黨在東部的大都市區域鞏固了天主教的票源支持。
新政和二戰:1933-1945
經濟大恐慌使得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在1932年的選戰中獲得壓倒性的勝利。羅斯福在選戰中提出了一套模糊的政見,承諾將廢除禁酒令,並大肆批評赫伯特·胡佛的執政失敗。羅斯福在就任不到一百天內便發起了一連串龐大的政府計畫:新政。這些計畫注重於平緩、恢復並改革美國的經濟,亦即解除失業現象和農業的蕭條、將經濟的發展恢復到大恐慌前的水平、並且對體制進行改革以避免日後蕭條重現。
1932年的選舉使民主黨在兩院以及各州州長都取得了多數,1934年的選舉更進一步鞏固了多數派地位。1933年的一連串計畫被歷史學家稱為“第一波新政”,第一波新政基本上代表了當時大眾的普遍輿論;羅斯福試著將新政繼續深入推展至商業和勞工、農民和消費者、都市以及農村。然而,到了1934年,羅斯福的政策越來越具爭議性。羅斯福試著將民主黨的支持根基從商業界轉往農民和勞工。新政在根本上是一連串因應經濟艱困時期而產生的政府管制和制度。也是在這個時期,兩個古老的名詞在美國被徹底改變了涵義,“自由派”和“自由主義”開始代表支持新政的立場,而這兩詞的古典涵義則被貼上了“保守派”和“保守主義”的標籤。民主黨內的保守派被新政所激怒,在艾·史密斯的領導下他們於1934年組成了美國自由聯盟(American Liberty League)試圖反擊,但為時已晚。
在1934年控制了國會後,羅斯福繼續展開了被稱為“第二波新政”的立法計畫。這波新政大幅增強了工會的影響力、將社會福利國有化並大幅擴張、對商業進行更多管制(尤其是交通和通信業)、並且提升對商業利潤的課稅。他以這些政策替民主黨建立了一個新的、由不同群體組成的選民結構,稱為“新政聯盟”,包括了工會、少數族群(最值得注意的:天主教徒、猶太人、以及首次的—黑人)。除了1952年和1956年兩次選舉外,新政聯盟稱霸了美國政界長達數十年,直到1968年為止。
在1936年選舉的壓倒性勝利後,羅斯福宣布將擴張最高法院,這卻與他的新政計畫產生了衝突。一次激烈的衝突在民主黨內爆發,羅斯福的副總統約翰·南斯·加納起頭反對他。最後國會裡的共和黨和保守派民主黨人組成同盟,一起封殺了羅斯福接下來任內幾乎所有的立法提案。由於受到黨內保守派的威脅,羅斯福試圖展開清黨,但最後仍未成功。
從這段時期開始,新政使“自由主義”一詞在美國開始代表社會福利、工會、以及對商業的管制。而那些新政的反對者—即那些重視長期經濟影響、支持企業精神和低稅賦、小政府的人則開始自稱為“保守派”了。
杜魯門到甘迺迪:1945-1963
羅斯福在1945年4月12日去世,哈利·S·杜魯門接任,羅斯福所掩蓋的民主黨內部的衝突開始浮現。前副總統亨利·A·華萊士譴責杜魯門是個戰爭販子,批評他推行的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畫、和NATO。然而,華萊士的支持者以及黨內的極左翼最後遭到驅逐,而代表工會的產業工會聯合會(CIO)也在1946-1948年間被青壯派反共份子如休伯特·漢弗萊等人排擠。而共和黨也大力批評杜魯門的政策,並在1946年的選舉中重新奪回國會,扭轉自1928年以來的少數派地位。
許多民主黨領導人也都準備要顛復杜魯門,但他們卻沒有替代的接班人選。杜魯門也做出反擊,他大膽的在7月時召集由共和黨控制的國會,送出一堆他預期會對共和黨議員造成大麻煩的法案審查。最後果不其然,共和黨國會陷入僵局且毫無進展,杜魯門趁機在全國批評他們“毫無用處”。接著1948年的總統選舉出現了大逆轉的結果,杜魯門擊敗托馬斯·杜威而得以連任,同時民主黨也重新奪回了國會。不過,杜魯門的許多政策,例如全民的保健制度,仍然遭到國會保守派的封殺。
在1952年,德懷特·艾森豪擊敗了伊利諾州州長阿德萊·史蒂文森,替共和黨重新奪回了白宮。四年之後,艾森豪再次擊敗史蒂文森。在國會裡民主黨則被這位戰爭英雄的陰影所籠罩,經常必須向艾森豪妥協。在1958年,由於勞工的組織得當,民主黨在國會選舉里得到出人意料的表現。
參議員約翰·甘迺迪在1960年贏得總統選戰,擊敗副總統理察·尼克森。雖然甘迺迪僅執政了一千天左右,他在任內仍於古巴發起豬灣入侵,並試圖阻止柏林圍牆的建造,同時也派遣了16,000名士兵前往南越,擔任越南共和國軍的軍事顧問,並組成美國軍事援助越南司令部。他也升溫了美蘇之間的太空競賽,讓美國人在1969年登上月球。在古巴飛彈危機後他則試圖緩和兩國的緊繃關係。甘迺迪同時也推展民權和種族融合。甘迺迪總統在1963年11月22日於達拉斯遇刺身亡。很快副總統林登·詹森便就職為第36任美國總統。詹森是新政的堅定支持者,他擊垮了國會裡的民主黨保守派,並且通過了一連串重要的進步主義的法案,被稱為“大社會”(Great Society)法案。詹森也成功的通過了主要的民權法案,開始了美國南部的種族融合。同時,詹森也升級了越戰,使得民主黨內部對此開始產生衝突,並且最後在1968年的選舉里失利。
民權運動:1963-1968
自從內戰以來一直堅定支持共和黨的非裔美國人在1930年代開始逐漸轉向支持民主黨,主要是因為民主黨的新政濟貧措施、福利政策、以及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對於民權的支持。在許多大都市,例如芝加哥,經常有一整個原本隸屬共和黨的黨部瞬間轉變為民主黨。不過,在1960年代後期,新政聯盟開始瓦解,由於越來越多民主黨領導人表態支持民權運動,使得民主黨在南方傳統的保守白人票源以及在北方都市的天主教支持度開始崩解。在杜魯門於1948年代表大會上表態支持民權以及廢除種族隔離法條後,許多南方的民主黨人便改投票支持南卡羅來納州的州長斯特羅姆·瑟蒙德。
民主黨對於民權議題的支持在林登·詹森於1964年簽訂民權法案時達到高潮,他對此發表演講道:“我們(民主黨人)已經失去南方長達一個世代了。”同時,共和黨在理查·尼克森的領導下則開始實行他們的南方戰略,以抵抗聯邦政府侵蝕地方州權利為目標,同時訴諸於保守派及溫和派南方白人的支持。
1968年對於民主黨乃至整個美國都是艱困的一年。越共在一月發起的新年攻勢雖然在戰術上失敗了,但卻帶給美國輿論極大的打擊。參議員尤金·麥卡錫以反戰為訴求在大學校園獲得支持,並贏得新罕布夏州的提名預選。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是林登·詹森在3月31日放棄參選,接著前總統甘迺迪的弟弟羅伯·甘迺迪宣布參選。就在他於預選中一路進展順遂時,卻於洛杉磯突然遇刺身亡。當時民主黨的代表大會會場外便是激烈的學生反戰示威,在芝加哥警察的隔離下,大會最後提名了副總統休伯特·漢弗萊參選,來自明尼蘇達州的漢弗萊是一個堅定的新政支持者。同時阿拉巴馬州的民主黨州長喬治·華萊士決定獨立參選,最後選戰成為三邊的競賽。共和黨的理察·尼克森最後以些微差距獲勝,但民主黨仍然繼續掌控國會兩院。
1968年的選舉標誌了南方的黑人和白人在政治立場上的轉折點,除了德克薩斯州外的每個南方州都選擇投給共和黨的尼克森或脫黨的華萊士。從此民主黨的選票基礎開始轉往東北方都會區,與該黨的傳統歷史產生戲劇性的顛倒。
轉型年代:1968-1993
在1972年的總統選舉中,民主黨提名了南達科他州的參議員喬治·麥高文參選,麥高文以他鮮明的反戰立場為號召,主張立即從越南撤軍,並保障所有美國人的最低收入。麥高文試圖對抗尼克森的政策,但卻被他搭檔競選的夥伴托馬斯·伊格頓(Thomas Eagleton)所拖累,在證實了伊格頓患有憂鬱症且還曾接受電擊療法後,民主黨緊急替換候選人,但已經毀損了麥高文的公共形象。最後大選便成尼克森的壓倒性勝利,麥高文僅贏得了麻薩諸塞州。不過,民主黨依然在國會和大多數州議院保持多數派地位。
水門事件醜聞很快便摧毀了尼克森的總統任期,使得民主黨有了一線希望。在傑拉爾德·福特於1974年就職後不久便赦免了尼克森,這使民主黨得以對此大作文章,猛烈批評共和黨的“腐敗”,使他們在接下來幾年的選舉里大為得益。福特政府上場後第一次期中選舉,民主黨就贏得了壓倒性的兩院三分之二多數,1976年的總統大選中吉米·卡特以黑馬之姿出乎意料的當選。
總統卡特的一些政策包括了國家能源政策的確立、以及鞏固政府機構,創建了兩個新的政府部門—能源部和教育部。卡特試著對運輸、航空、鐵路、金融、通信、以及石油等產業解除管制,因此拋棄了長期以來新政對於經濟的管制政策。他鞏固了社會福利制度,並且指派了破紀錄數量的婦女和少數族群人士擔任重要的政府部門及法官職位,他也頒布了許多環境保護法案。在外交事務上,卡特的成就包括了調解贖罪日戰爭的大衛營和約、巴拿馬運河條約、以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同時與蘇聯進行戰略武器限制談判。除此之外,卡特任內也相當強調人權,並以此作為外交政策的主軸。
儘管這些努力,卡特最後在全國健保計畫或稅賦制度改革上都失敗了,而這些卻都是他競選時所承諾的。同時國內通貨膨脹也急遽攀升。在國外,伊朗人質危機(1979年11月4日-1981年1月20日)使得52名美國人成為人質被拘禁了444天,卡特嘗試的外交和軍事手段救援也都失敗了。蘇聯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也使美國大眾越感卡特的無能和脆弱。在1980年的選舉中,卡特得以通過民主黨的提名大會競選連任,但最後在11月被共和黨的羅納德·里根擊敗。同時民主黨也失去了12個參議院議席,這也是自從1954年以來共和黨首次奪回參議院控制權。不過,眾議院仍以民主黨為多數。
促成共和黨總統里根當選的原因,還包括了當時許多民主黨人也開始支持保守派的政策。這批被稱為“里根民主黨人”(Reagan Democrats)的選民在里根任內前後仍是民主黨員,他們大多數是來自東北部和中西部的白人,被裡根的社會保守主義和他的強硬派外交政策所吸引。到了1984年的總統選舉中,民主黨推派的候選人—前副總統沃爾特·蒙代爾仍是新政的堅定支持者,最后里根囊括了49個州的壓倒性勝利。而在1988年的選舉中中,來自麻薩諸塞州的州長麥可·杜卡基思(Michael Dukakis)則拋棄了新政的色彩,改以公共行政專家的形象參選,但仍遭到副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以壓倒性勝利擊敗。
民主黨在國會依然保持多數派,儘管共和黨曾在1980-86年間控制參議院。民主黨經常在許多議題上與里根產生衝突,他們反對里根資助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游擊隊(Contras)推翻反美的奧蒂嘉左派政府。民主黨沒能阻止里根對於所得稅率的大幅減稅,他們支持里根對軍事預算的增加,但卻反對里根大幅裁撤扣減社會福利計畫。民主黨控制的國會最終通過了大多數里根提議的減稅與增加國防預算案,但卻拒絕了其他的減少預算提案。結果導致里根任內聯邦的預算赤字和國債飛漲到前所未見的紀錄。
為了挽回連續三次的壓倒性失敗(1980、1984、1988),一些保守派民主黨人開始試著將民主黨轉向中間派的立場。在保留了中間偏左的支持者的同時,也吸引了一些在各種議題上抱持溫和或保守觀點的選民支持,從這時開始民主黨開始混雜較多元的政治觀點了。
柯林頓時代:1993-2001
共和黨執政經過了整整12年後,在1992年,民主黨終於成功當選一位總統,那就是阿肯色州長比爾·柯林頓。經過共和黨十二年的執政後,比爾·柯林頓總統所面對的是經濟低迷,低下階層正需要政府伸出援手。比爾·柯林頓開始了自從甘迺迪以來第一次的試圖平衡聯邦預算,並且繼續維持當時繁榮成長中的美國經濟。在1994年,美國經濟達到了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25年來最低的紀錄。柯林頓並且簽下了槍械管制的布萊迪法案(Brady Bill),規定手槍販賣必須一律等候五天;他也立法禁止了許多形式的半自動射擊槍械的買賣(到2004年終止)。他的《家庭與醫療假期法案》(Family and Medical Leave Act)則涵蓋了四千萬的美國人口,提供勞工12周的停薪留職假期以照顧小孩或病患。他協助恢復了海地的民主制度,並且積極斡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同時達成了北愛爾蘭史上第一次停火,另外也促成《達頓協定》的簽訂,終結了在南斯拉夫將近四年的戰爭和屠殺。柯林頓在1996年再次當選連任,成為繼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在1944年以來首次成功連任兩屆的民主黨總統。
然而,民主黨在1994年失去了他們在兩院的多數派地位。柯林頓否決了兩次共和黨提出的福利制度改革案,但在1996年接受了第三次的提案。而改革司法體制的《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則在他行使否決權下也通過了。而自1960年代以來便逐漸失去影響力的工會,則發現他們自身對於民主黨內部的影響力也逐漸衰退;儘管工會的強烈反對,柯林頓依然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簽訂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當民主黨逐漸轉向為中間派的立場,一些來自中間派或保守派背景的民主黨人開始突顯而出,並且也在黨內取得一定的領導地位和影響力。一些自由派和進步主義者則感覺他們被民主黨孤立了,並認為民主黨不再關心一般人民與左翼的議題了。
在野 : 2001 - 2009年
在2000年總統選舉中,民主黨提名了柯林頓的副總統阿爾·戈爾作為候選人。戈爾與他的共和黨對手—喬治·沃克·布希在許多議題上都有不同政見,但戈爾與柯林頓的緊密關係招致左派的批評,包括了綠黨候選人拉爾夫·納德在內,宣稱戈爾與布希並沒有差別。戈爾在普選中獲得的選票比布希多五十多萬票,但由於選舉人團制度,在佛羅利達州僅以537票落敗,使布希全取25張選舉人票,經過一個多月的訴訟及最高法院的判決,最終以266比271票落敗。納德在佛州取得九萬七千票,使許多民主黨人批評是納德的搶票效應造成戈爾的落敗。儘管戈爾失敗,民主黨在參議院中奪回了5個席次,使得原本與共和黨的45-55的差距拉至50-50的平手狀態(副總統保有一票否決權),2001年一名共和黨參議員退黨,加入民主黨黨團,民主黨重新控制參議院。不過並沒有維持太久,共和黨再次於2002年和2004年於參議院取得多數派地位,民主黨一度只剩下44席,創下1920年代以來的最低紀錄。
在九一一襲擊事件之後,美國的政治焦點開始轉向國防安全的議題。除了1個議員投反對票外,其他所有民主黨和共和黨議員都選擇授權發動2001年入侵阿富汗。參議院和眾議院的民主黨領導人皆支持《美國愛國者法案》的簽署以及2003年入侵伊拉克。2003年民主黨在為了是否入侵伊拉克的議題上產生分歧,一些民主黨人逐漸表示他們對於反恐戰爭的進展和正當性的擔憂,也批評一些由美國愛國法所衍生的國內法案侵蝕了民權和公民自由。
由於安然和其他公司的金融詐欺醜聞的影響,國會的民主黨人推展一項改革監督商業會計事務的法案,希望以此避免進一步的詐欺產生。這使得兩黨在2002年聯手通過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民主黨在2002年的選舉中也支持一些經濟復甦的政策。
反恐選舉 : 2004年
2004年總統選舉的準備工作早在2002年底便已開始進行,戈爾宣布他將不會再尋求提名。霍華德·迪安(Howard Dean)以反戰的姿態參加了民主黨的初選。麻薩諸塞州的參議員約翰·克里也被提名, 因為他被認為比迪安還要“有資格”參選。
由於許多美國產業的外判,美國勞工失業率逐漸增長,一些民主黨人如霍華德·迪安開始改變他們對自由貿易的立場。在2004年,布希政府遲遲無法在伊拉克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美軍的死傷增加、加上反恐戰爭的前景不明,都成為選舉的熱門議題。在那一年裡,民主黨強調對失業率的緩和、解決伊拉克危機、並且更有效的對抗恐怖主義。
在選舉中,克里在普選中和選舉人團上都輸掉了,普選輸了足足三百萬票。共和黨在參議院也增加了三席、眾議院增加四席。這也是自從1952年來第一次,民主黨在參議院的領導人競選總統失敗。民主黨在路易斯安那州、新罕布夏州、和蒙大拿州贏得州長選舉,但卻輸掉了密蘇里州的州長、以及民主黨長期以來的重鎮喬治亞州的議會選舉。
在選舉後許多分析家認為克里的競選策略相當差勁。包括快艇老兵尋求真相事件、反對同性婚姻等處置失當,以及克里對於伊拉克戰爭的矛盾態度,都是造成他失敗的原因。其他原因還包括了當時穩定的就業市場、股票市場、以及繁榮的經濟環境。
逆轉 : 2005-
在2004年選舉之後,許多民主黨人開始思考改變政黨的走向,許多不同的策略也被提出。一些保守派民主黨人建議應該將政黨朝向更中間和右傾的路線,以奪回在兩院的席次和2008年的選舉;自由派則主張將政黨更為左傾以成為更堅定的反對黨。
這些爭論也反映在2005年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主席選舉上,霍華德·迪安最後勝出,迪安主張分散民主黨的中央體制,並支持地方州的黨部組織,即使是共和黨控制的州份亦然。
當第109屆國會開始時,民主黨在參議院挑選了哈利·里德作為領導人。里德試圖凝聚民主黨議員在一些議題上的立場,他也阻止了共和黨對於福利制度的民營化。2005年,民主黨保住了他們在維吉尼亞州和新澤西州的州長。然而,民主黨卻繼續在一向屬民主黨重鎮的紐約市市長選舉中落敗,不少民主黨選民支持市長彭博,彭博曾加入民主黨。
共和黨的阿布拉莫夫有關的遊說案醜聞爆發後,民主黨把握機會以此作為2006年的競選議題大肆炒作。布希總統在颶風卡特里娜中的救災進度遲緩也成為議題之一。公眾對伊拉克戰爭的看法對共和黨也有負面影響,同時許多民主黨的保守派也認為布希使政府開支超出了控制,這都使布希的總統認可度持續下降。
民主黨在2006年美國期中選舉中於眾議院取得多數派地位,並且也在參議院掌控優勢,其中參議院有49名屬民主黨、49名屬共和黨、以及2名親民主黨的無黨籍議員,眾議員有233名屬民主黨,202名屬共和黨。這是12年來民主黨第一次於眾議院贏得多數派地位。民主黨的勝利主要是因為中間選民改投給民主黨的保守派候選人。民主黨在州長選舉上也有所進展,在各州議會的議席也有所增加。不單使得民主黨提名的加利福尼亞州的蘭希·佩洛西,成為第一名女性的美國眾議院議長。還利用人數的優勢,使得自伊拉克撤軍的提案在眾議院闖關成功。
民主黨支持度最高的地帶原先是美國南方—亦即之前參與聯盟國脫離的州份,現在則已轉變為在東北部(新英格蘭區)、五大湖區域,加上太平洋海岸包括加利福尼亞州、華盛頓州和夏威夷州在內的地區。民主黨在主要的大城市及工業重鎮也有較高支持度,包括了紐約市、洛杉磯、芝加哥、費城、波士頓、底特律、舊金山、達拉斯、以及華盛頓特區。最近民主黨在一些南部州如維吉尼亞州和佛羅利達州也有不錯表現。
歐巴馬時代:2009年至今
希拉蕊·柯林頓很早便被視為是2008年可能的民主黨候選人,她於2007年1月20日宣布參選。已經參選的人還包括德拉瓦州參議員喬·拜登、康乃狄克州參議員克里斯多夫·杜德、前阿拉斯加州參議員邁克·格拉韋爾、和愛荷華州州長湯姆·威爾薩克、非裔美國人的伊利諾州參議員貝拉克·歐巴馬。其他可能的人選包括了之前的幾位總統候選人約翰·克里、阿爾·戈爾,以及阿肯色州退役將軍韋斯利·克拉克。最終由非裔參議員貝拉克·歐巴馬獲得民主黨的總統提名。喬·拜登則是他的副手人選。最終2008年11月4日美國東部時間晚間11時,歐巴馬當選為美國第44任總統。其後歐巴馬提名希拉蕊出任國務卿,以平沖黨內派系。
2010年美國中期選舉,民主黨落敗,失去眾議院控制權,但保持對參議院的控制權。
2012年美國總統選舉,歐巴馬成功連任,其後提名約翰·克里出任國務卿,接替希拉蕊。
中國香港
民主黨(英文:DemocraticParty)是香港的政黨之一,現時是香港立法會第二大政黨。現任主席為何俊仁。香港民主黨是香港正式的政黨中最早成立的,乃是香港最大及最受市民支持的政黨。民主黨的前身是香港民主同盟(簡稱港同盟)及匯點。香港民主同盟由李柱銘、司徒華(已身故)、張文光、何俊仁、文世昌(已移民)、李永達、陳偉業(已退黨)、吳明欽(已身故)、劉江華(已轉投民建聯)等人在1990年4月6日正式創建。首任主席為李柱銘、副主席是何俊仁。建黨初期以集合本地泛民主派為目的,所以成員中有不少人原來都是其他壓力團體的成員。政綱方面,除了支持推動普選以外,特別對環保及監察政府方面特別落力。香港科技大學建校時期,由於外圍環境影響及香港內部的工資急速上升,使原來興建的經費嚴重不足,惹來超支疑雲。當時港同盟的吳明欽率先在立法局上
中華民國
中國民主黨,1912年春夏之間,袁世凱繼任臨時大總統後,臨時國會內出現了由各個較小政團組成的兩大政黨 -- 共和黨與國民黨,梁啓超、湯化龍、林長民等力圖組織第三大黨與之鼎立。1912年8月27日,由共和建設討論會、中華共和促進會、國民協會、共和統一黨、共和俱進會、國民新政社等政團在北京合併而成。本部設於上海。湯化龍任幹事長,馬良、陳昭常、謝遠涵等為幹事,後推梁啓超為領袖。其政綱是“普及政治教育,擁護法賦自由,建設強國政府,綜核行政改革,調和社會利益”等。在政治上擁護袁世凱的統治,力圖在共和黨與國民黨的爭鬥中以“超脫”的姿態組織內閣,但內部意見不一。1913年5月同共和黨等合併為進步黨,共同在國會內對抗國民黨。
中國台灣
台灣民主黨:
1988年8月14日成立,建黨初期曾稱為“新民社黨”。創黨人,沈朝江,1940年生,台灣省人,台灣政治大學法律系畢業。原任民社黨內革新派主席,1988年民社黨內部分裂,鬧”雙胞案“時,任新黨的中央派主席。
該黨從民社黨中分裂出來,成員都是原民社黨黨員。民社黨自1949年隨國民黨到台灣後,黨務難於推展,為了重振民社黨,起用沈朝江及江連興大力推展黨務,並積極吸收黨員。民社黨自1979年召開第三屆代表大會後,近十年因內部不團結導致第四屆代表大會久未按黨章規定召開,沈朝江和江連興等曾多次催促召開第四屆全代會,但都遭該黨主席團的反對,乃至他們同謝正一等人成立了“民社黨黨務革新委員會”,沈朝江、江連興、謝正一等分別任主任委員和副主任委員,並公開發表“革新宣言”,要求黨主席辭職改任榮譽職,並公開黨務經費,開除省黨部及台北市黨部主任委員職務,目的就是促進黨務革新,讓民社黨早日擺脫“花瓶政黨”、“泡沫政黨”的譏諷,建立黨格,發揮在野政黨應有的角色功能。其後同民社黨主席因曾多次溝通都因意見不一,加深民社黨“革新”與“資深”黨員間的矛盾。
1988年8月14日以沈朝江、江連興為首的“革新派”帶領300多黨員,以召開第四屆全代會為名宣布脫離王世憲、楊毓滋、李緞領導的民社黨,發動黨變,譴責原領導人長久以黨營私的行為,會上通過新的人事安排,沈朝江任黨主席、江連興任台灣黨部主任委員、許秀弟任中央黨部秘書長、陳震亨任台北市黨部主任委員,將黨中央遷往台中市辦公。
8月15日,原民社黨在台北舉行“建黨四十二周年紀念大會”以統一內部,重振黨威,但遭到“革新派”的鬧場,公開拆掉民社黨總部招牌,並在牆上用紅漆噴寫“鐵血革新、國家至上”等字,導致“紀念會”草率收場。同年9月,原民社黨中央黨部發表聲明,開除沈朝江、江連興等人黨籍。而“革新派”於9月4日在台北召開“新黨中央”成立大會。
1989年1至3月期間,台灣“內政部”以王世憲等的民社黨作為政黨報備名稱,導致沈朝江等“新黨中央”的不滿,沈自動撤銷原申請案,另以“中華新民社黨”名稱申請。此後,決議改名為“中國民主黨”。
該黨成員多屬民社黨革新派,並有不少佛教徒和道教徒,故擬設宗教黨部。其中央黨部設在台中市,下設有省黨部及各縣市黨部。
該黨支持客語運動,原骨幹常委兼台南市黨部主任委員莊正棟,1989年因參選分歧退黨,另組“保民黨”。而前副主席江連興,也因政治理念與該黨成員歧異,和無法擺脫財務困局而退出中國民主黨,另立“大同黨”。
與銀行利率
下表顯示了最近50年美國的選舉制度和利率的關係,共和黨獲勝往往會提高利率的上升,相反民主黨獲勝會使銀行利率降低。
日本政黨
日本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 of Japan),日本曾經最大在野黨。成立於1996年9月。1998年4月,日本民主黨、民政黨、友愛新黨、民主改革聯合4個在野黨組成新的民主黨。2009年8月31日,日本最大在野黨民主黨在30日舉行的眾議院選舉中已獲得306席,遠遠超過全部480個議席中的半數,取得壓倒性勝利。
民主黨屬溫和保守型政黨,主張推行民主、穩健的政治路線,並主張加強與亞洲各國開展外交活動,深化經濟關係,強調對華發展友好合作關係。該黨支持基礎主要為工會組織和市民工薪階層,其黨員主要為年輕的職業人士,包括政府官員、律師、醫生、銀行家和新聞工作人員等。
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民主黨,1992年選舉前不久從民主黨分裂出來的一個政黨,為民主行動聯盟的台柱。但是後來傾向右派,比民主黨更極端。1993年塞爾維亞國會大選時,該黨堅持極右派路線,贏得百分之5.1的選票、取得7席。並加入社會黨領導的政府。
盧森堡黨
盧森堡民主黨(PartiDemocratique--P.D.):1904年成立。前身是自由黨,1945年重建,稱民主愛國集團,1955年改用現名。黨員6600人,主席克勞德·邁施(ClaudeMEI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