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感鄉

毛感鄉

毛感鄉位於保亭縣西部,距縣城37公里。其境東鄰響水鎮,東南連新政鎮,西南與三亞市交界,北依暢好。全鄉轄4個村委會(即:毛感村、毛位村、南好村、南春村)。2000年統計人口數為3723人,主要居住著黎族、苗族和漢族,地形為丘陵,以種植水稻和果樹為主,人均耕地3分。全鄉有一所國中,一所村國小及3所村國小。

基本信息

毛感簡介

行政代碼:469035202
郵政編碼:572322
電話區號:0898
土地面積:130平方公里
現有人口:0.4萬餘人

建制沿革

毛感原稱母感弓,原屬陵水縣寶停巡檢管轄。據《明府志》卷二十記載:“陵水生黎距縣城一百里……自縣城西一百一十里入生黎界,凡十八弓……母感、母岸、指侖……等十六弓環居小五指兩山之間”。又據《廣東圖說》卷七十七記載:“寶停司巡檢一員,駐寶停市,其屬峒三十二,……母感弓,城西北一百十里,……指侖弓,城西北一百四十五里……”。母感即現毛感,指侖即現石倫。1935年劃歸保亭縣
解放初置毛感鄉,1961年改公社,1987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130平方千米,人口0.4萬人,轄南春、毛位、南好、毛感、毛膽5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地形

毛感鄉屬高山區,地勢險峻。構成西部邊界的馬嘴嶺、才共嶺、甘蔗嶺、牙日嶺、仙安嶺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構成西南邊界的改教嶺、賀漢嶺、仙安嶺,海拔在900~1071米之間;構成東南界山的同安嶺是該鄉海拔最高的山脈,其最高海拔1144米;青運嶺為東部界山,海拔728米。境內的賀灶嶺、賀茂嶺、知結嶺、新雅嶺把毛感地區劃割成毛岱、毛位、毛膽、南好等4個盆地。境內主要河流為毛感河和響水河支流。

氣候

毛感地區處在高山地域,屬高山寒冷氣候區。每年霧日在200天以上,日照時間短,氣溫回升慢、結霜現象常見。年平均溫度21.6°C,年平均降雨量2176.8毫米,是全縣降雨最多的鄉鎮。

自然資源

毛感鄉土特產有紅白藤、木棉花、山竹、紅藤子等。珍貴野生動物有海南坡鹿、海南山鷓鴣、孔雀稚、山龜、山鱉、巨蜥、蟒、猊猴、穿山甲等。
毛感鄉擁有得天獨厚的石林、溶洞等自然資源,是我國乃至亞洲少有的火山岩洞,具有獨特的奇觀景色,這些洞洞中有洞、洞中有山、洞中有河。據有關專家考證,最長的溶洞——千龍洞可以延伸至三亞市荔枝溝鎮範圍;還有造型各異的喀斯特地貌——仙安石林,面積有500多畝,附近範圍內還有近千種的動植物以及面積廣闊的原始森林,是海南省不可多得的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

全鄉境內物產資源豐富,主要的旅遊資源有遠近聞名的仙安石林和仙龍溶洞。
仙安石林
仙安石林位於毛感鄉千龍村境內,距海榆中線公路35公里。1992年以前這裡還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地方,只有極少數採藥人偶爾闖進過林中,因為不了解這奇怪的石頭,他們敬畏地將此山稱為“鬼山”或“神山”。1992年,海南師範學院的楊火教授在偶然中發現這一處瑰寶,並命名為“仙安石林”。仙安石林集奇石青山、懸崖洞穴、古樹巨藤於一體,本已獨得大自然萬般寵愛。1996年,距此數十里地的一個苗村搬遷到南片石林旁的一處平地上,石林又平添了一層濃郁的苗家風情。仙安石林屹立在海拔700米的仙安嶺上,其最高者可達11米。石林占地39公頃,達500多畝,是典型的熱帶“喀斯特地貌”。整座石林千奇百怪,雄偉壯觀,其因造型鬼斧神工而響譽四方。景區的天然植被覆蓋率度達70%,呈現出熱帶低山雨林景觀,填補了我國熱帶岩溶石林地貌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仙安石林有大小兩個溶洞,較大的溶洞空間開闊,水體清澈,另一個溶洞則相對較小一些。傳說兩溶洞之中都有神龍居住,當地居民稱它們為金龍和銀龍,金龍銀龍經常在石林上空互相打架,打贏了住大溶洞,輸了住小溶洞,由於金龍實力強一些,所以一直住在大溶洞中,因此,大溶洞也被稱為金溶洞。每逢天氣突變,就會有奇色雲霞環繞於石林之上,美麗至極。
除溶洞外,石林遍布的石芽也是一道奇觀。這裡的石芽一般高3-4米,有些高達10-15米,最高的達到35米。石林溶溝似斧劈刀削,百餘尊大石芽和數不清的小石芽千奇百怪——像仙女、駱駝、雄鷹、恐龍、虎豹、烏龜、海馬等,尤其奇絕的是“盔甲武士”、“金雞逗熊”、“金龜探海”、“天外來客”、“鯤鵬大怪”等石林奇觀,百看不厭,遐想無窮。
仙安瀑布 與仙安石林相鄰是仙安瀑布,瀑布高度只有三四米,寬度不過五米,雖小卻很精美,宛如天然盆景一般。仙安瀑布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地處竹林之中,風景十分秀麗。仙龍溶洞
仙龍洞地處毛感鄉乾龍苗村附近,是目前為止海南發現的較大的溶洞,其占地面積2000多畝(約合133公頃),海拔500至700米。這裡四季如春,風景優美。溶洞全長400多米,鬼斧神工,造型奇特。洞分上下兩層,上層旱洞,由“龍門廳”“龍王殿”、“凱鏇門”、“登天宮”、“通海長廊”等串珠式大小六個洞廳組成。最大洞廳長50多米,寬30米,高40多米,可容納千餘人。洞中有山,山中有洞,神秘奇特。洞廳里石柱如林,石花繽紛。石筍、石塔、石幔彩色紛呈。“龍王探寶”、“仙女下凡”、“石羊吮乳”、“靈芝寶石”等等巧石勝於人工雕琢。沿著洞廳逐級而上,便是一洞一重天的景象。下層則是寬窄不一的廊道。陝谷、天橋、暗河、跌水參差其間。洞外古木參天。奇花異草,流泉飛瀑組成一片令人心醉神迷的圖景。洞穴處有一口奇幻美妙的仙女浴池,水深2米左右,清澈透底,魚若空浮,堪稱奇蹟。

林業資源

毛感鄉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全鄉有林業用地12.7萬畝,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65.1%。有天然林74617畝。境內國有山林面積8977畝。木材種類繁多,有珍貴樹種母生、子京、坡壘、綠楠、陸均松等,藥用植物有沉香、降香、巴戟、杜仲、砂仁、益智、檳榔等20多種。
全鄉種植的1500畝苦丁茶,生長快,產量高,品質品味優勝,冠於島內甚至全國的同類產品,同時還是防病治病藥用健身之品,深受歡迎。種植的1200畝小青麻竹,已有500多畝可生產竹筍,年產鮮筍約200噸。毛感鄉水源豐富且水質好,草地多,氣候適宜,是發展養殖業的理想之地。這裡飼養的鵝,因水草豐美而肉質鮮美,有“天鵝肉”之雅稱。是保亭縣木材和土特產品的主要產區之一。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毛感鄉利用宜林荒山多的優勢,大力發展加勒比松種植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鄉約有近4萬畝的人造加勒比松林,且部分已開始採收林產品。如今毛感鄉又大作山字文章,利用山區林多的特點,大搞林下經濟,引導廣大民眾在林下種植棕櫚藤。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黨的各項富民政策的引領下,毛感鄉將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在改革發展的浪潮中揚帆前進,並取得輝煌成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