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波

毛建波

毛建波,浙江義烏人,著名美術史論家、美術批評家。現為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教授;“中國思想與繪畫”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浙江省絲綢之路與敦煌學研究會理事,杭州市文史研究會理事。

個人履歷

1965年生於浙江義烏;

1985年畢業於杭州大學(今浙江大學)中文系,同年7月開始任教於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

毛建波 毛建波

1988—1992年於中國美術學院攻讀中國畫論碩士研究生,師從著名美術史論家王伯敏先生;

2002—2006年於中國美術學院攻讀中國美術史博士研究生,師從任道斌教授;

2009年與著名思想史學家金觀濤先生合作招收首屆“中國思想與繪畫”專業博士研究生;

2010年首屆“中國思想與繪畫”專業碩士研究生在中國美術學院招生。

歷任中國美院教務處副處長、研究生處副處長等職。現為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教授;“中國思想與繪畫”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浙江省絲綢之路與敦煌學研究會理事,杭州市文史研究會理事,吳山書畫院副院長。

學術成就

主要從事中國美術史、中國畫論的研究,精於近現代美術史,近年來著重致力於中國思想與繪畫的跨學科學術研究和探索。

曾任《黃賓虹全集》分卷主編,《中國少數民族美術史》主要撰稿人;主編有《中國歷代書學畫論叢書》(12本)、《域外藝履》、《九九歸一——中國畫名家作品集》、《朵雲》第六十四集《黃賓虹研究》、《中國思想與繪畫教學和研究集》(一)(二)(三)(四)等書籍與畫集,出版有《余紹宋:畫學及書畫實踐研究》、《名畫裡的故事》、《錢塘江繪畫》、《吳越國藝術史》等理論專著,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主持與參與《中國畫圖像的數位化研究——以五代兩宋時期山水畫為例》等多項省級課題。多次擔任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以及藝術展覽活動學術主持。兼長中國書畫。

學術觀點

中國畫論

大體而言,中國畫論有三個突出的特點,即:通於哲理;要言少索;深入技藝。

所謂通於哲理,是指中國畫論與哲理、歷史、文學相通。這與中國文化的綜合性密不可分,古代學者多一專多能,孔子精於“六藝”,六朝文人多精於琴、棋、書、畫、醫、佛,書畫大家如顧愷之、王維、蘇東坡、趙孟頫、沈周、董其昌直至吳昌碩、黃賓虹等無不多才多藝。千年來,中國畫家的主流是文人畫家,他們文、史、哲相通,儒、道、釋兼修,書、畫、論並善,所以,出於他們之手的中國畫論,說理深邃,內涵精密,容量極大,可闡釋的空間大,給人的啟發大,往往可以起到舉一反三之效。

所謂要言少索,是指中國畫論著作數量雖多但條理性不足。僅以數量論,中國畫論著作在千部以上,不可謂少,但非常系統的不多,更多是散見於文人筆記、題跋、眉批、題畫詩詞等等中間,和璧隋珠,吉光片羽,雖精闢透徹,但缺少完整的體系,不像歷史學有二十四史等等正史方誌,共同構築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言其深入技藝者,古代有所建樹的理論家,多是有所成就的畫家,經年累月的筆墨操練,體悟良多,所述多能切中肯綮,避免隔靴瘙癢之弊。

中國畫論經秦漢到西晉的萌芽,於東晉、南北朝蔚然獨立,歷唐、宋、元的繁榮,至明清二代,重在傳承總結,集其大成。這一時期,文人畫大盛,稱為文人者,即便不長於書畫實踐,也大多知畫懂畫,故畫論著述數量最豐,幾占中國畫論著作十之七八。

——毛建波《中國歷代書學畫論叢書》總序

中國近現代史和近現代美術史

民初以來的軍閥政治,使國家實力與國內政治團結降到最低點,也在客觀上激發了社會運動的高漲和思想界的活躍。經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摧枯拉朽,對傳統文化和價值系統的懷疑和批評越來越尖銳,造成了傳統文化認同方面的深刻危機,這種危機連同所激發的高度民族主義熱忱,成為催化文化保守主義的情感土壤。由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引發的西方文化危機及戰後西方興起的“東方文化救世論”,也對中國這一時期的文化保守主義者產生了重要影響。以杜亞泉、錢智修等為代表的《東方雜誌》派,梁啓超的《歐遊心影錄》、《學衡》諸公以及梁漱溟、張君勱、章士釗、林紓等對於新文化運動的批評和對傳統文化的闡揚,形成一股文化保守主義的勁流。它是中西文化融合過程中力圖維護中國文化主體地位的一種思潮。文化保守主義相對於頑固派而言,它不絕對否定西學的價值,但持抑西揚中的文化取向,他們為了守住民族的精神傳統,部分引進西方文明,印證參稽西方學說,對傳統文化加以改造、創新或創造性闡釋,目的是為了保國、保教。他們承認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優秀的東西,正視西方文明的長處,但是有選擇地擇取西方的東西,來創新中國傳統的精神文化。在突出中學的主導地位和精神價值的前提下,確認西學的輔助作用和物質價值,從而形成一個以中學為主導,中西兼容的文化結構。

余紹宋對這種文化保守主義思潮是有共鳴的。余紹宋具有多維知識的構架,對新文化新思想善於敏銳地吸收,他的藝術成就很好地說明了書畫藝術與學術文化之間互相砥礪所能獲致的高度。他經歷了雙重教育,早年的課塾薰染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傳統“國學”功底,而後來的“新學”教育又使他廣泛接觸到近代民主和科學思想。這一不同尋常的經歷,使他既有“樸學”的功底,又有“新學”的創見。與舊學的感情既難割捨,但在如何看待傳統文化問題上,其思想觀念又與前輩不盡相同,具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批判精神。因此,他並不排斥西方學術中合理的東西。他最早嘗試新方誌編纂,一方面學貫中西,對西方科學思想推崇吸收,另一方面又浸淫國故,對鄉土文化情有獨鍾。其畫學研究亦可作如是觀。他在當時全面否定傳統的激流中紮實研究傳統畫學,運用“科學新理”,對古代書畫文獻進行了科學的清理分類,將傳統畫學推向有組織有系統的體系,使民族優秀的繪畫傳統得以有效的整理與傳承,對近代中國畫學建設功不可沒。他的畫學研究不僅經歷了從古代向近代轉換的歷史階段,也具有由古代向近代轉換的推進價值。

——毛建波《余紹宋:畫學及書畫實踐研究》

中國思想與繪畫研究

中國繪畫發展中的許多重大問題,不僅僅關乎繪畫本體,而且常常是當時思想變遷影響的結果。

中國畫研究領域雖然開始突破以往畫家、作品、傳承等研究架構,出現了與社會學、經濟學等學科交叉的傾向,但和思想史的交叉還很少。由於學科分割的關係,中國思想史研究者對美術史知之甚少,對繪畫的具體技法、風格更覺無法把握,而美術史論研究者由於不熟悉中國思想史,同樣很少將思想史研究方法、成果運用於繪畫史的研究。作為中國畫創作與研究重鎮的中國美術學院有責任承擔起將此二者打通的重任,注重思想史、社會史和美術史的交叉,把藝術發展的內在理路和思想展開的邏輯聯繫起來,從而開拓繪畫史研究的新領域。

藝術學學科建設與美術教育

作為一所藝術教育的名校,中國美術學院的研究生教育可以追溯至創校第二年(1929年)為強化學術研究功能而構建的研究部,而後來在中國畫史上享有盛譽的李可染與後來走上革命道路的張眺就是最早的研究生。20世紀80年代,中國美術學院又成為美術學科最早的碩士學位(1980年)與博士學位(1984年)授權單位,培養美術學科的高端人才。21世紀初,隨著社會發展的新趨勢與國家對新型人才的需求,美術學院的學科格局產生了巨大變化,中國美術學院的研究生數也實現了較大的躍升,至2011年在校研究生數突破了千餘。在這一新的教育格局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教授於新世紀初就前瞻性地意識到學科發展的趨勢,著力改變美術學院學科單一可能帶來的弊端,投入較大精力與財力,聘請王元化、林毓生、成中英、金觀濤、孫周興、陳嘉映、胡曉明、夏中義等國內外思想、哲學、文學、史學各領域的名家到中國美院開設課程,以彌補美術學院在學科上的專窄,讓學生得到思想、文化的滋養。這一舉措不僅使得美院的學子在三四年的研究生學習期間,得以聆聽諸位名師於不同研究領域學術前沿的精彩講授,還催化出美術與其他學科結合後產生的新的學科方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