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傳統體育

毛南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毛南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毛南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毛南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毛南族概況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廣西都安、南丹、玉林、柳州以及貴州平塘、獨山等地。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毛南族人口為107166人,為國家重點扶持的人口較少民族之一。毛南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由於長期與漢、壯等民族交往,毛南語中借入了不少這些民族的辭彙,同時,絕大多數毛南人都會漢語或壯語。毛南族沒有本民族創製的文字,通用漢文。

毛南族歷史

毛南族歷史悠久,其族源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越人。隋唐時的“僚人”,與毛南族有密切的淵源關係。宋代,毛南旅先民被稱為“峁灘”,該族稱最早出現在宋人周去非所著的《嶺外代答》一書中。此後,在漢文史籍中,又有“茅灘”“茅難”“峁難”“冒雨”等稱呼。毛南族自稱“阿南”,意為“此地人”“這個地方的人”。另還有“哀南”“印繞”“哎繞”等自稱。毛南族在形成的過程中,融入了大量的漢族成分,如譚姓有來自於湖南常德武陵之說,其他姓氏有來自福建、山東之說等。1956年,不同地區、不同自稱的毛南族曾統一定為“毛難族”。

毛南族傳統體育

毛南族文化積澱豐厚,著名的史詩,豐富的民歌,多彩的儺文化中等,在民族文化中獨樹一幟。毛南族富於強烈的進取精神,其傳統的體育活動主要有同填、同頂、都拼、馬革球、舉石擔(石鎖)和三棋等,其中,棋類項目最具特色,而同填、同頂則是毛南族人民最為喜愛的運動項目 。

代表性體育項目

同 填

同填之“填”,為毛南語“撞”、“碰”之意。“同填”是一種具有撞、碰特點的徒手競技比賽。是毛南族民間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

毛南族的同填比賽,沒有人數的限制,但每次上場競技必須分為甲、乙兩方。比賽的場地沒有具體規定,一般為3~5平方米的平地。比賽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在平地上劃直徑1~1.5米的圓圈,一人在圓圈內作為守方,另一人則作為攻方。守方只扎馬防守,攻方則設法施展肩膀功力將對方撞出圈外即可取勝;第二種是在比賽前於圓圈中以半徑為界劃一中線,甲、乙方運動員分開站立。比賽開始後,中線即不存在,以誰被撞出圈外或被對手拱倒為輸。

同填比賽過程中,有著一定的規則規定。如雙方之間的撞、碰只允許用肩膀,還要把兩手交叉置於胸前,抱緊身腰略蹲,能以自己肩膀將對方撞出或碰出圈外者為勝。同時也允許使用閃展騰挪的方式誘使對方自身撞離出圈外。

這一較力型競技運動,對提高參與者的暴發力、耐力和靈巧等身體素質,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都 拼

都拼,毛南語,又叫“同拼”,是毛南族民間常見體育項目,形同扭棍,屬於較力型的一類競技活動。

都拼比賽為兩人一組,所用器械為一根刨得光滑,直徑3厘米,長2米多的棍子。比賽中,競技雙方各用一隻手握緊棍子的一頭,其中的一人設法把棍子扭動,另一人則不給對方扭動。如果棍子被扭動了,扭棍子的這一方就算贏了,否則就算輸了。在這一項目的比賽過程中,雙方皆可以輪換位置進行。

馬革球

馬革球,是毛南族民間傳統的球類體育項目,源自毛南族的傳統節日“南瓜節”。

在毛南山鄉,每年九月重陽日,都要舉行隆重的祭南瓜活動——“南瓜節”。屆時,人們把自家又黃又大的南瓜挑出來,參加評選本年的“南瓜王”。“南瓜王”評選出來後,大家相互傳抱以示慶賀,然後將“南瓜王”放到地上滾動,滾到誰的面前誰就沾上吉祥之氣,而這家來年便五穀豐登、福星高照;在毛南山鄉,還盛行一種叫做騎馬革體育活動。聰明的毛南人在進行這兩種活動時,把兩者融合在了一起,即在馬革上踢“南瓜王”。這就是現在流行在毛南族民間馬革球活動的早期形式。

馬個球活動一般在“南瓜節”上舉行。為了使該項活動更具趣味性、觀賞性,人們用當地的金竹編織成形狀如同南瓜的竹球,經過多年的改進,就成了現在毛南族獨特的運動項目——馬革球。馬革球是群體運動,人數可多可少,只要比賽雙方人員的性別、年齡、技術無大差異,即可“分邊”對抗,以進球多少定勝負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