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78~362年)
比奧西亞戰爭指以維特為首的比奧西亞同盟和以雅典為首的阿提喀為反對斯巴達及其領導下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和為控制希臘而進行的戰爭。
公元前四世紀上半葉,在古比奧西亞諸城邦基礎上形成了以維特為中心的奴隸主民主制度的聯邦國家。比奧西亞國與雅典結盟後,成了希臘的盟主。斯巴達為了獲取對希臘的統治權,消滅維特和雅典的民主制度,對這兩個國家發動了戰爭。公元前378~371年,斯巴達軍多次入侵比奧西亞,大肆虜掠。起初,維特和雅典的軍隊緊閉要塞避而不出戰。雅典於此時派兵在海上同斯巴達軍隊交戰。斯巴達原指望通過海上封鎖的辦法切斷雅典的糧草供應,迫使雅典斷絕與維特的結盟關係。但雅典海軍在納克索斯島戰鬥(公元前376)中,擊潰了斯巴達海軍。公元前373年,雅典統帥季莫菲的艦隊在科林斯灣主動出擊斯巴達艦隊,並在克基拉島海戰中將其打敗。公元前371年,埃帕米農達斯統帥的維特軍隊在留克特拉交戰中重創數量上占優勢·號稱無敵的斯巴達軍隊方陣。維特軍隊這一勝利以及後來接二連三次對斯巴達的征討(公元前370.369.367年)終於使得伯羅奔尼撒同盟土崩瓦解。但是雅典擔心維特的實力不斷增強,逐倒向斯巴達。於是斯巴達,雅典,蔓蒂內亞結了強大的反維特同盟。同盟軍不久就將維特趕出了伯羅奔尼撒半島。公元前362年,維特軍隊再度入侵伯羅奔尼撒。在蔓蒂內亞交戰中,埃帕米農達斯起先獲勝,但在戰鬥最關鍵的時刻,他身負重傷。失去了統帥的比奧西亞軍只得撤退。
比奧西亞戰爭削弱了斯巴達和維特。從此在爭奪希臘領導權的鬥爭中,它們再也不能起左右局勢的主導作用了。在軍事學術方面,比奧西亞戰爭有許多創新之處;維特軍隊統帥埃帕米農達斯首次使用了服從於集中優勢兵力與決定性地段原則的新型戰鬥隊形,以代替過去實施突擊沿正對面平分兵力的做法。
恩格斯指出:“埃帕米農達斯第一個創立了直到今天仍然解決幾乎一切決戰的偉大戰術原則:不要沿正面平分兵力,而把兵力集中在決定性地段進行主攻。”
相關詞條
-
戰爭
戰爭,是集體、有組織地互相使用暴力。廣義來說,並不是只有人類才有戰爭。螞蟻和黑猩猩等等少數生物都有戰爭行為。人類出現以來,戰爭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戰爭伴隨...
定義 起源 史前戰爭 分類 未來 -
奧德里西亞王國
奧德里西亞王國(前490年/450年 – 46年)是色雷斯第一個王國,勢力範圍包括現今的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的東南部,希臘的西北部以及部分土耳其的歐洲境內...
發展歷程 與馬其頓的戰爭 分裂 -
亞述戰爭
公元前8~前7世紀末,西南亞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兩河流域古國亞述對外擴張的一系列戰爭。公元前744年,亞述王特皮拉薩三世即位後,改革軍事,建立常備軍,增強...
歷史背景 亞述國簡介 戰爭經過 評析 意義 -
世界戰爭[戰爭]
從古至今,人世間不知發生過多少次悲壯激烈的戰爭。運籌帷幄,攻城略地,長途奔襲,短兵相接..種種戰例,或記之於史冊,或見之於名著,或流傳於口頭。這裡收集的...
內容簡介 價值 歷史上最長的戰爭 歷史上最短的戰爭 損失最慘重的戰爭 -
第一次梅尼西亞戰爭
公元前736-前716年斯巴達王西奧龐珀斯擊敗梅西尼亞,是為第一次梅西尼亞戰爭。
-
奧加登戰爭
奧加登沙漠位於衣索比亞的東南部,是非洲大陸最荒蕪的地區之一。早期的難民,主要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索馬里爆發戰爭和90年代初西亞德政權倒台後湧入的。
-
尼西亞帝國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中,西歐騎士和威尼斯人聯合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從君士坦丁堡出逃的拜占廷貴族建立了三個希臘人主導的拜占廷流亡政權,分別是伊庇魯斯專制君主國、...
建立 擴張 對外戰爭 文化與意識 歷任皇帝 -
奧托一世[卡林西亞公爵]
奧托一世(?~1001.11.4),稱“沃爾姆斯的奧托”,卡林西亞公爵(978~985,1002~1004)、維羅納藩侯(978~985,995~1004)。
介紹 家庭 -
兩伊戰爭
兩伊戰爭,又稱為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在伊朗被稱為伊拉克入侵戰爭、神聖抗戰、或伊朗革命戰爭,伊拉克方面稱為薩達姆的卡迪西亞,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
戰爭過程 戰爭起因 戰爭爆發 戰爭進程 要求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