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比基尼(Bikini)自從1946年初美國人首創以來,作為一種人性自由與解放的象徵,是20世紀現代主義文化的一個標誌,並且很快被後現代社會所接受,成為表達後現代文化種種觀念的時尚符號。
公元前1600年就有人想出“比基尼”:比基尼的發明者是兩位法國人———雅克·海姆和路易斯·里爾德。可他們並不是最先想到比基尼這個點子的人。早在公元前1600年,就有比基尼式樣的泳衣的壁畫。海姆是一位來自法國坎城的女服裝設計師,她設計了一種很小的泳衣並為它起名為“Atome(核子彈)”。她雇了一架在空中放煙寫字的飛機為她的設計打廣告,飛機在空中寫道:“Atome———世界上最小的泳裝。”3周后,機械工程師里爾德也用飛機在空中寫道:“比基尼———比世界上最小的泳衣還要小。”1946年之前,比基尼只是一個地名———杜魯門總統批准進行核彈試爆的小島的名稱。那一年上半年,女人只敢穿著立領、平腳的緊緊包裹著身體的“泳衣”到海邊游泳,沙灘景象是烏黑一片。1946年6月30日,太平洋的比基尼島(Bikini Atoll)上爆炸了核子彈,18天后,也就是1946年7月18日,一位名叫路易斯·里爾德(Louis Reard)的法國人在巴黎推出了一款由三塊布和四條帶子組成的泳裝。這種世界上遮掩身體面積最小的泳衣,通過胸罩護住乳房,背部除繩帶外幾乎全裸,三角褲衩的胯部儘量上提,最大幅度地露出了臀腿胯部。它形式簡便、小巧玲瓏,僅用了不足30英寸布料,揉成一團可裝入一個火柴盒中。 在那之前,泳裝還是保守的,遮蓋著身體的大部分。而里爾德的設計則裸露上腹部的大部分。該泳裝選用的是印有報紙內容版塊的面料,精明的設計者暗示著他的大膽設計將會在世界報紙上占有大量版面。由於穿上後近似全裸,故而當時巴黎的許多專業時裝模特都對這種泳裝望而生畏。然而,一位名叫米查爾·伯娜蒂妮的脫衣舞女卻勇敢地向傳統觀念挑戰,在一家游泳池邊穿上比基尼,讓記者照相,另一件比基尼則穿在了塑膠模特的身上。
當然,對生活中的普通人來講,比基尼就是一種泳裝,在海邊度假的必備服飾。不過,穿什麼風格的比基尼,還是多少透露著不同的文化觀念。比基尼,比任何服飾都更突出地超越了其本來的實用功能,成為文化概念的活的語言。
比基尼永遠是夏日的焦點,她不僅取悅美女,更是男人的最愛。這種半遮半露的誘惑之美,讓人不自覺聯想到心理學上“齊加尼克效應”,把欣賞外衣的餘地全部擠出去,留下對身體曲線無盡的想像。
現象
比基尼從誕生的那天起,仿佛就是性感的代名詞。男人喜歡穿比基尼的女人,是為了滋潤自己的眼球,同時也為了那一顆不安分的心。女人喜歡比基尼,是為了自己的好身材能得到稱讚,在男人的目光里找到自信。但不是每一個女人都能自信地穿上比基尼走在沙灘上,也不是每一個男人都願意自己的老婆穿著比基尼暴露在所有男人的目光下。這就是所謂的比基尼效應——看似很平淡的東西,因為能激發出人們內心深處的東西,而變得那么的神秘。
科學依據
比基尼美女可以改變一個男人的決定,原來還有科學根據。2008年6月,《消費者研究期刊》刊登了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市場學研究人員對比基尼的研究,指出,男人在看到比基尼女郎和其它穿著性感的美女照片或者錄像帶,或者觸碰過女性胸圍之後,由於對性的渴求充塞腦袋,會降低他們的耐性,令他們產生一種需要實時被滿足的消費欲望——這欲望不一定關於性,而可能只是衝動地去喝一大杯汽水,吃一些糖果,或者買一些東西之類,藉此令自己得到補償性的滿足和安慰。
參與這項研究的市場學博士生Bram Van den Bergh認為,這種有需要被實時滿足的心態,甚至會改變一個男人當時的胃口,對食物的選擇以及花錢的態度。研究指出,養眼而性感的美女帶給男人的刺激,是會把他們的思想跟現在緊緊相扣。在那一刻,他們的腦袋裡面再沒有“將來”二字,他們尋求的,只會是當下的滿足。比基尼這種多一點太多,少一點太少的裝束,就是令男人忘記明天,產生時空大挪移的最熱門導體。
帕梅拉·保羅(Pamela Paul)的《色情消費啟示錄》提到2004年德國埃森大學(Essen University)對男女兩性在觀看色情片時腦部反應的研究,男性受到視覺刺激的反應遠遠超越女性。男性腦部素描顯示,他們一旦看到有關性的東西,負責情緒的杏仁體就反應很大。所以,男士在作出影響一生的重大決定前,還是先放下手上那張比基尼美女照為妙。
案例論證
在《神探伽俐略前傳之天才現身》中,福山雅治所飾演的湯川學教授,曾經一本正經地說:“在沙灘上看見比基尼真的很開心。如果所有的女學生都肯穿性感比基尼來上我的課,我一定會更加開心。”結果,暗戀他的女大學生畢生最大志願,就是要穿比基尼讓他看。
在劇集中,對於湯川學喜歡比基尼美女的描寫,也不下一次。話說,湯川學本來拒絕參與一宗兇殺案的偵查,後來刑警跟他說了一句“案發地點是漂亮的沙灘,上面有很多比基尼美女”,他就改變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