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2009年11月2日,經過創業板上市首日瘋狂爆炒後,創業板新股在第二個交易日就迎來回調考驗。28家新股中,20家個股收盤跌停,僅吉峰農機、安科生物收在紅盤,南風股份平盤報收。對於創業板的表現,並沒有懸念。但是在主機板市場上,2009年11月2日市場主力出人意料地逆勢操作,滬市放量大漲80點,一舉確定了市場強勢特徵。
2009年11月2日上午大多數創業板公司以跌停開盤,上午拉升之後,大多數公司在下午回到跌停板上。如果上市首日追入的散戶沒有在昨天上午拉升的時候出貨,基本全線套牢,因為很多以跌停板收盤的股票昨日收盤價接近上市首日最低價,而且以大部分跌停開盤的股票盤中拉升6%左右的幅度來看,可能很多上市首日追入的投資者仍然捨不得割肉,因為上市首日當天,很多股票從最高點跌到收盤點時,已經跌落30%-50%。創業板不幸成為了“跌停板”或者更進一步成了“殺豬板”。
英國人胡潤在中國編輯出版富豪榜,被推到首富位置的基本沒有壽終正寢的,不是自己把自己搞破產了,就是被政府抓到牢里去了,所以大家戲稱這個榜已經成了“殺豬榜”,而現在即將推出的創業板也大有成為中國股市“殺豬板”之勢。
《華夏時報》總編輯水皮對創業板有兩個基本判斷。判斷之一就是中國推出的這個創業板實際上是一個山寨版的創業板,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歐美式的創業板,和目前深圳市場運行的中小板其實區別不大,如果一定說有區別,那么最大的區別就在時間的長短,而不在於是否盈利。判斷之二就是創業板推出之日就是謝幕之時,創業板必定高開低走,成為中石油第二。
水皮想不到的是創業板的泡沫會在IPO階段就吹的這么大,暴露出來的問題會這么嚴重,眼看著一個方方面面期待了10年的創新市場還沒誕生就面臨著失控的風險。
失控風險
失控的風險之一是越走越高的發行市盈率。創業板從開始募集到今天一共有28家,第一批發行的IPO平均市盈率是52倍,第二批則是57.19倍,而第三批更是推到了57.5倍。其中寶德股份的市盈率達到81.67倍,和前期發行的鼎漢技術82.22倍的市盈率不相上下,而紅日藥業更是以60元的發行價超過神州泰岳58元的價格成為28家公司中的第一高價股,而目前A股兩市加權平均市盈率大致為22倍,連創業板市盈率平均數的一半都沒有,更不用講香港股市不到10倍的新股市盈率了。越走越高的創業板市盈率影響是巨大的,直接推動了中小板新股發行的市盈率,此前發行的24家中小板僅為38倍,目前已經水漲船高到了48倍。
失控的風險之二是越來越大的超募規模。28家已經發行的創業板公司全線超募,原計畫是73.9億,而實際募集的是152.78億,超過原計畫的100%。其中超募比例最高的是神州泰岳,計畫募資5.02億,超募資金13.30億,比例達到264.94%,超募資金最多的則是愛爾眼科,計畫為3.4億,實際募資9.38億,超募5.98億,而著名的輕公司華誼公司超募5.05億,比例亦超過90%,但是只有1.3億元的超募資金使用計畫。
上市分析
上市公司為什麼要上市,原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就是想募集資金,中國政府要對這個過程審查,為的就是監管,為的就是防範風險,為的就是防止惡意的圈錢,為的就是讓證券市場為更多的企業直接融資服務,但是顯而易見,目前的IPO發行已經背離了管理層的初衷,正在成為部分利益團體的圈錢工具和變現渠道。並非偶然的是,在28家上市公司中有23家都有以退出變現為目的進入的所謂風險投資的身影。超高的市盈率和超需求的募集資金只對大股東、戰略投資者和保薦中介有好處,對於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而言只有風險沒有收益,新股發行以來全線套牢的情況已經說明這一切。一級市場市盈率越高,二級市場轉嫁的風險越大;對於上市公司本身甚至也不是什麼福音,因為募集的資金是要有收益的,超計畫的資金只會加大上市公司的壓力,事實證明很多上市公司就是被錢撐死的;對於管理層而言,超高的市盈率一方面人為地製造泡沫,另一方面超募的資金也是一種寶貴的社會資源的浪費,以目前的情勢看,152.78億的資金本來可以合理地解決56家亟待解決融資難的中小企業的問題。
中國的資本市場處在新興+轉軌階段,其中一個特點就是供需失衡,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發行的市場化很容易就變形,監管就特別重要。事實上,深交所在最新發布的創業板規範運作指引中已經對超募資金作出相應的要求,不但不準用於投資理財,同時還要求在6個月內對資金用途作出披露,問題是明明知道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