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戮的艱難

殺戮的艱難

《殺戮的艱難》是張娟芬編寫的一本書籍,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張鐵志 劉蘇里

斯偉江 賀衛方

感懷推薦

台灣開卷好書獎年度作品

開啟公民獨立思考

描述社會民主細節

為什麼全世界70%的國家,實質上都已廢除了死刑?

內容簡介

《殺戮的艱難》是台灣“廢除死刑協會”積極推動者、作家張娟芬的代表作,出版後在台灣社會引起了廣發的關注和討論。作者張娟芬於此書回溯沸沸揚揚的2010年,親身採訪死刑犯,讓大眾看見死囚在罪刑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剖析台灣司法制度在執行死刑上尚存在的缺失與不健全,讓大家深思以暴制暴之下仍暗藏的問題。本書提供一個空間更寬廣的思考平台,讓社會大眾能以更多元的角度來衡量生命的重量。

作譯者

本書提供作譯者介紹

張娟芬,丹麥阿胡斯大學、德國漢堡大學新聞學碩士。參與社會運動多年,深度關注性別與死刑議題。作品曾獲中國時報十大好書、聯合報年度選書、台灣文學獎。現專職寫作。著有《姊妹戲牆》、《愛的自由式》、《無彩青春》、《走進泥巴國》等。

目錄

《殺戮的艱難》

推薦序

自序

Ⅰ.思考

殺戮的艱難

繞著死刑走一圈

我只願意為你朗讀

Ⅱ.行動

被害人保護與死刑爭議

無罪推定原則不能讓步

暫停死刑執行才能避免錯殺

檢察官與法官犯錯,全民埋單?

莫忘林瓊嘉—死刑為什麼會誤判?

從制度面支持被害人家屬

“馬政府的聖經”

廢死聯盟致台灣的公開信

大法官的成長

飄洋過海來看你

從“受害者”到“反抗者”

盧正你在嗎?

.湯英伸案的意義

Ⅲ.見證

廢死“釋憲”的折返跑

媒體的廢死觀點

謝志

後記

讀者評論

台灣地區民主化二十多年,我們太需要重新理解人權、正義與罪惡到底是什麼,太需要認真反思“人”的意義。尤其在“殺戮的艱難”之外,在台灣還有“討論死刑的艱難”。還好,我們有娟芬一路堅定地用清晰的思考與動人的文字,跟我們說故事,講道理。

——張鐵志(政治與文化評論人、《號外》雜誌主編)

無論社會和法律發展、進化到哪一步,每個法官的心底,都應為人性和尊嚴,保留一塊敞亮的空間。

——何帆(學者,《批評官員的尺度》譯者)

當托尼·朱特呼籲,讓政治討論回歸公眾生活時,即使我們贊同他的看法,也不免迷惘,——討論以什麼方式進行,是可欲的,進而是有效的?本書作者給了我們示範。書中討論的主題是廢(留)死刑,七葷八素的理由,山下左右的詰難,但我從中看到的是一位公民,以何種姿態介入政治生活的案例。作者說理引證、行文修辭,更讓此一案例,成為典範。我向所有關心朱特呼籲的讀者推薦此書。

——劉蘇里(萬聖書園創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