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韓國媒體報導,2011年8月韓國衛生部門宣布由於一起由於不正確使用加濕器導致的傷亡案件:由於在加濕器中不正確使用了殺菌劑,從而導致4名孕婦因為肺病死亡。加濕器殺菌劑,原本是用來去除加濕器內部細菌的產品,目的也是保護消費者的健康。據韓國政府訊息,這次導致4名孕婦死亡的加濕器殺菌劑曾獲得了政府相關部門安全認證。不過由於被錯誤的用於人體保健,最終竟然導致了慘劇的發生。
韓國疾病管理本部的實驗證明,將部分加濕器殺菌劑噴灑在肺細胞上會導致細胞損傷引發肺病。而這些殺菌劑中的成分被廣泛套用於化妝品、洗髮水、濕巾、香水等日用品,由於主要接觸皮膚組織因此對人體並無危害,但經過加濕器霧化後隨水霧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內部,就會導致內臟器官的損傷,因此韓國相關政府部門已勸告消費者謹慎使用加濕器殺菌劑。
這次事件之後,韓國保健福祉部已經表示將把加濕器殺菌劑指定為外用醫藥產品,進行更加嚴格的管理。
原因
原來加濕器本身並沒有“殺人”,真正的元兇也不是加濕器殺菌劑本身,錯誤的使用方法才是導致這一慘劇的真正原因。有必要了解市面上常見加濕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
隨著大家越來越重視健康,一些加濕器在銷售環節也開始打健康牌,其中很重要的一招就是贈送各種消毒劑、殺菌劑或精油,聲稱可以清潔空氣、預防流感、美容養顏等等。但人們必須注意,這些添加劑多數都是工業用品或外用產品,而加濕器的水霧可以直達肺部,因此不管使用什麼添加劑都必須考慮對呼吸系統的影響,韓國的加濕器殺菌劑致死事件就是原本人體外用的成分經由呼吸系統對肺部造成損害的例子。
市場上最常見的超音波加濕器工作原理,市場上最熱銷的是超音波加濕器。它主要通過霧化器高頻振蕩產生超音波,再利用超音波的空化作用將水粉碎成1~5微米的極細微顆粒(相當於PM1-PM5),再通過風動裝置將水霧擴散到空氣中,從而起到加濕作用。
網路熱議
殺人加濕器。韓國人被一則五年前發生的公共安全事件刷爆朋友圈,這就是“加濕器殺菌劑致死事件”。據韓聯社報導,截至2016年4月,政府正式統計的因加濕器殺菌劑事件死亡者總數為239人。這數令人感到無比震驚,加濕器是一種增加房間濕度的家用電器。加濕器可以給指定房間加濕,也可以與鍋爐或中央空調系統相連給整棟建築加濕。當時的調查發現,患者近幾年平均每年使用加濕器4個月左右,每次加水時都添加殺菌劑,平均每月使用一瓶殺菌劑。那隨調查深入,又發現2011年之前也有嬰幼兒和產婦因為相同的原因死亡。隨後的調查和實驗中初步認定,“加濕器殺菌劑”是導致孕產婦等罹患不明肺病致死的元兇。通過保健福祉部疾病管理本部的動物吸入毒性實驗和專家的研究結果,證實了加濕器殺菌劑的危害性。真是可怕極了,原來加濕器也不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不然長久時間待在有加濕器的房間裡,分分鐘身體都會垮掉啊,還是需要考慮考慮自身的健康,儘量少用加濕器。
調查
2011年,韓國保健福祉部召開記者會表示,通過保健福祉部疾病管理本部的動物吸入毒性實驗和專家的研究結果,證實了加濕器殺菌劑的危害性。
保健福祉部對產生問題的兩種殺菌劑、和問題產品含有相同成分的3種產品以及含有類似成分的1種產品總計6個型號的加濕器殺菌劑產品,根據韓國產品安全基本法的有關規定,要求相關企業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回收這些產品。
韓國環境部門把這一問題定性為環境保健法意義上的環境性疾病。經過兩次調查的結果顯示,因加濕器殺菌劑導致不同程度的受害者總數達到530人,其中死亡140人。而韓國市民團體推測出的死亡人數約220人。
處理
雖然受害者家屬在2012年將相關企業告上法庭,但檢方以難以確認因果關係為由,決定“附加時限終止起訴”。此舉也讓該事件陷入被害者俯拾皆是而找不到加害者的迷霧之中。
此後受害人家屬不斷堅持要求重新調查。2015年10月,檢方終於決定對相關企業進行調查處理。涉事企業相關人員最近相繼被傳喚。
調查爭論的焦點在於各生產廠家是否早就知曉產品里的成分對人體有毒。如果證明廠商存在故意為之,知法犯法,那么企業相關人員可能會受到過失致死的處罰。而部分受害者家屬則主張對他們適用於殺人罪,他們的理由是部分事件的已經過了過失致死的公訴時效。
據韓聯社2016年4月21日報導,韓國ReckittBenckiser(利潔時)利潔時就加濕器殺菌劑事件向韓國民眾正式道歉。
利潔時公司代表曾於2013年出席韓國國會一個委員會會議並表達歉意,並且提出要拿出50億韓元規模的支援基金幫助受害者,但通過媒體發布正式道歉聲明尚屬首次。該企業表示,將在以往承諾的50億韓元的支援金以外再拿出50億韓元。
此外,樂天瑪特和homeplus兩家生產銷售加濕器殺菌劑的企業已在韓國檢方加快調查後迅速召開記者會,發布公司致歉聲明及賠償方案。
此前,被韓媒認為“造成最多死亡者”的韓國利潔時公司不僅沒有正式對公眾道歉,而且一直對此事件保持沉默,迴避韓國媒體,加上因為被懷疑存在對加濕器殺菌劑有害性調查相關檔案的偽造、隱瞞以及銷毀證據等嫌疑,深陷韓國輿論批評的漩渦。
據韓國媒體報導,相關受害者家屬等組成的市民團體對涉事企業的“遲到”的道歉並不領情。韓國不少民眾還在網上發起掀起抵制相關涉事企業產品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