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死刑犯馬修·龐謝特 ( 西恩·潘 飾)在絕望中企圖鑽《聖經》空子逃脫死刑,他寫信給福利院請求善意的聆聽。修女海倫·普雷金 (蘇珊·薩蘭登飾)同情他文字中的絕望,探望了馬修,並成為他的心理輔導人。海倫盡各種努力幫他尋找律師、申請聆訊、抗訴和測謊,而馬修利用她的善良製造抗訴機會,把所有罪名推脫給同夥。但是,海倫在接觸馬修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見被害人即兩個少年情侶的父母,他們正承受著喪子喪女之痛,遠勝馬修本人,甚至馬修的母親 ( 蘿伯塔·麥斯威爾 飾),一個愛著自己孩子的女人,她的痛苦可能比成了死囚的兒子還要深。
三個家庭面臨崩潰,海倫自己的生活也被打亂。人們質疑她何以拋下更值得付出愛心的社區孩子,去幫助一個犯下發指罪惡的死囚。海倫在困惑和惶恐中並沒有放棄,她耐心的聆聽和專注的眼睛給一直活在極端思想里的馬修前所未有的寬厚柔情。在死亡來臨之時,馬修終於獲得一顆“人”的心。他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向被害者家屬道歉,最後平靜而有尊嚴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蘇珊·薩蘭登 | 海倫·普雷金 | |
西恩·潘 | 馬修·龐謝特 | |
蘿伯塔·麥斯威爾 | 馬修媽媽 | |
雷蒙德·J·巴里 | 德拉克 | |
R·李·艾爾米 | Clyde Percy | |
羅伊絲·史密斯 | 海倫母親 | |
斯科特·威爾森 | Chaplain Farlely | |
羅伯特·普羅斯基 | Hilton Barber |
職員表
製作人 | 艾里克·費爾納、蒂姆·羅賓斯、蒂姆·貝萬、喬·克里克 |
導演 | 蒂姆·羅賓斯 |
副導演(助理) | Sam Hoffman、Patrick Mangan |
編劇 | 海倫·普雷金、蒂姆·羅賓斯 |
攝影 | 羅傑·狄金斯 |
配樂 | 大衛·羅賓斯 |
剪輯 | Lisa Zeno Churgin、Ray Hubley |
選角導演 | Douglas Aibel |
藝術指導 | Richard Hoover |
美術設計 | Tom Warren |
服裝設計 | 蕾妮·伊里奇·卡爾弗斯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影片段預告絮
片名"Dead Man Walking"是獄警們發明的俚語,指死囚犯臨行前從牢房到行刑地點走的那段路。
修女海倫本人在監獄外的燭光守夜那場戲中出現了。
拍攝電影中那場發生在泥濘中的強暴時,每拍一次演員們都不得不重新站起來、再洗澡、化裝,這場戲用了一整夜才拍完 。
1.片名"Dead Man Walking"是獄警們發明的俚語,指死囚犯臨行前從牢房到行刑地點走的那段路。
2.修女海倫本人在監獄外的燭光守夜那場戲中出現了。
3.拍攝電影中那場發生在泥濘中的強暴時,每拍一次演員們都不得不重新站起來、再洗澡、化裝,這場戲用了一整夜才拍完 。
穿幫鏡頭
希爾頓·巴伯跟蘇珊·薩蘭登演的海倫修女在法庭外說話時,叫了她“蘇珊”。
該片用的死刑注射是用機器執行,而正常情況下在路易斯安娜州給死刑犯注射毒劑是人工進行,而不是用機器。
馬修死後他肩上的帶子不見了 。
1.希爾頓·巴伯跟蘇珊·薩蘭登演的海倫修女在法庭外說話時,叫了她“蘇珊”。
2.該片用的死刑注射是用機器執行,而正常情況下在路易斯安娜州給死刑犯注射毒劑是人工進行,而不是用機器。
3.馬修死後他肩上的帶子不見了 。
獲獎記錄
獲獎年份 | 獲獎獎項 | 獲獎類型 | 獲獎方 | 獲獎/提名 |
1996年 | 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女主角 | 蘇珊·薩蘭登 | 獲獎 |
最佳男主角 | 西恩·潘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蒂姆·羅賓斯 | |||
最佳原創歌曲 | 布魯斯·斯普林斯汀 | |||
第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 德國藝術院線協會獎 | 蒂姆·羅賓斯 | 獲獎 | |
《柏林早報》讀者評審團獎 | 蒂姆·羅賓斯 | |||
銀熊獎-最佳男演員 | 西恩·潘 | |||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 蒂姆·羅賓斯 | |||
金熊獎 | 蒂姆·羅賓斯 | 提名 | ||
第53屆美國金球獎 |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西恩·潘 | 提名 | |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 蘇珊·薩蘭登 | |||
最佳編劇 | 蒂姆·羅賓斯 | |||
第40屆義大利大衛獎 | 最佳外國女演員 | 蘇珊·薩蘭登 | 獲獎 | |
第5屆MTV電影獎 | 最佳女演員 | 蘇珊·薩蘭登 | 提名 |
參考資料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 | 製作地區 |
PolyGram Filmed Entertainment | 美國 |
Working Title Films | 英國 |
Havoc | 其他地區 |
發行公司
發行公司 | 發行地區 | 發行時間 |
Gramercy Pictures | 美國 | 1995 |
Finnkino Oy | 芬蘭 | 1996 |
PolyGram Film Distribution | 法國 | 1996 |
PolyGram Video | 美國 | 1996/1997 |
Pinema | 土耳其 | 1996 |
Nelonen | 芬蘭 | 1999 |
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 | 美國 | 2000 |
CBS Television | 美國 | 1999 |
Herald Film Company | 日本 | - |
PolyGram Filmed Entertainment Distribution | 西班牙 | -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
美國(New York City, New York) 1995年12月29日 中國香港 1996年4月4日 美國 1996年1月12日 加拿大 1996年2月2日 澳大利亞 1996年2月29日 比利時 1996年3月6日 西班牙 1996年3月8日 阿根廷 1996年3月14日 土耳其 1996年3月15日 希臘 1996年3月15日 荷蘭 1996年3月21日 葡萄牙 1996年3月22日 希臘 2007年6月4日 | 法國 1996年3月27日 英國 1996年3月29日 挪威 1996年3月29日 德國 1996年4月11日 波蘭 1996年4月12日 丹麥 1996年4月12日 瑞典 1996年4月19日 韓國 1996年7月20日 日本(Tokyo) 1996年8月3日 芬蘭 1996年8月16日 匈牙利 1996年10月17日 愛沙尼亞 1997年6月6日 |
製作發行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該片反映了美國社會的種族問題、窮人與富人的社會地位問題乃至生與死的重大主題。馬修的生活方式讓他總是以偏見的眼光看待並抗拒周圍的一切,抗拒法律的審判。隨著與海倫修女更深的接觸,他終於在不幸、惡與冷漠中,發現了關於幸福、善及愛的真諦。一個人要直面生命的本質需要極大的勇氣,覺醒後的馬修是勇敢的,最終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卻真正地成為一個人。他終於通過上帝,找回了羞恥之心,於是,刑罰才有了它的終極意義 。 (檢察日報評論員宋云云評)
在影片的後面,馬修被執行死刑的時候,導演給了旁觀死刑執行的家屬們的臉部特寫,原先他們那充滿憤怒表情的臉龐也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憐憫。死囚懷著懺悔之心面對死刑,與帶著仇視走向死亡,行刑結果雖然一樣,但行刑效果卻有著天壤之別。司法者在面對這種罪犯時,如能多做些考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情感的溝通和情緒的疏導,並非多此一舉,而當會對社會關係的修復起到某種潛移默化的正向效用 。 (法制網評)
該片是一部震撼人們心靈的電影。它和大多數好萊塢電影講究強烈的節奏、豐富的懸念和美麗炫目的明星不同,而是用樸實的手法,細膩地描述了一個罪犯的靈魂在臨死前獲得救贖的過程。蘇珊·薩蘭登的表演細緻入微,把一個修女崇高的精神境界展示給觀眾。而西恩·潘把一個殘忍罪犯的心理變化過程一氣呵成展現出來,毫無虛偽做作。該片影射了犯罪使被害人親屬視罪犯為仇人,判刑入獄或者被執行死刑又使罪犯的親屬視被害人親屬為仇人這對矛盾,要解開這個“冤冤相報”的死結,需要司法工作者具有愛的博大胸懷與崇高的道德感召力量 。 (檢察日報評論員勞月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