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郭沫若散文集]

《歸去來》郭沫若散文集,北新書局1946年出版。收錄了很多郭沫若的散文。

概述

正大夫去楚,香草美人。公子囚秦,《說難》《孤憤》。我遘其厄,愧無其文。爰將金玉,自勵堅貞。(《金文叢考》扉頁)《歸去來》是郭沫若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七年寫的回憶錄,其中包括十四篇(第十四篇是話劇本《甘願做炮灰》)作品,總共不到十萬字。它歷來不被人們重視,幾本現代文學史皆未提到此書。郭沫若的選集也多不收此書。如一九八零年四川出版的三卷本《郭沫若選集》是比較重視郭沫若自傳文學的。其第一卷分上下兩冊,收了八部自傳著作,但未收此書。

圖書信息

作者 郭沫若

出版社 北新書局

出版時間 1946年

頁數 256頁

開本 32開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1978),漢族,原名郭開貞,字鼎堂,乳名文豹,號尚武,筆名沫若。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無產階級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 字學家、歷史學家、書法家和著名的革命家、社會活動家,他是我國現代文學的三大奠基人之一,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後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清光緒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1892年11月16日)生於四川樂山沙灣鎮。幼年入家塾讀書,1906年入嘉定高等學堂學習,1914年春赴日本留學,先學醫,後從文。這個時期接觸了泰戈爾、歌德、莎士比亞、惠特曼等外國作家的作品。1919年9月開始發表新詩。1921年,與郁達夫、成仿吾等組織“創造社”。同年8月,第一部詩集《女神》出版。“皖南事變”後,他寫了《屈原》《虎符》等六部歷史劇。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多種國家行政、科學文化方面的領導工作,同時堅持文學創作,出版了歷史劇《蔡文姬》《武則天》等多部詩集等作品。

1918年春寫的《牧羊哀話》是他的第一篇小說。1918年初夏寫的《死的誘惑》是他最早的新詩。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他在日本福岡發起組織救國團體夏社,投身於新文化運動,寫出了《鳳凰涅槃》、《地球,我的母親》、《爐中煤》等詩篇。 代表作詩集《女神》擺脫了中國傳統詩歌的束縛,反映了“五四”時代精神,在中國文學史上開拓了新一代詩風。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達夫等人組織創造社,編輯《創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國大學畢業、回國後繼續編輯《創造周報》和《創造日》。1923年後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倡無產階級文學。1926年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副主任。1924年到1927年間,他創作了歷史劇《王昭君》、《聶瑩》、《卓文君》。1944年,郭沫若歌頌明末女軍事家秦良玉《詠秦良玉》。

郭沫若的重要著作還有《兩周金文辭圖錄考釋》、《金文叢考》、《卜辭通纂》等,曾在學術界引起轟動;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一生主要文學著作有:詩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復》《蜩螗集》《戰聲集》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後》《創造十年》《北伐途次》《沸羹集》等;戲劇《三個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漸離》《蔡文姬》《武則天》等;另有《沫若詩詞選》及翻譯歌德的《浮士德》等。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有《郭沫若全集》。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