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定義
簡介
![愛滋病病原體](/img/4/0d0/wZwpmL1ADM4cjN1QTOw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0k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愛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英文名稱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類因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後導致免疫缺陷,並發一系列機會性感染及腫瘤,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的綜合徵。目前,愛滋病已成為嚴重威脅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1983年,人類首次發現HIV。目前,愛滋病已經從一種致死性疾病變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病。
病原學
HIV在外界環境中的生存能力較弱,對物理因素和化學因素的抵抗力較低。對熱敏感,56℃處理30分鐘、100℃20分鐘可將HIV完全滅活。巴氏消毒及多數化學消毒劑的常用濃度均可滅活HIV。如75%的酒精、0.2%次氯酸鈉、1%戊二醛、20%的乙醛及丙酮、乙醚及漂白粉等均可滅活HIV。但紫外線或γ射線不能滅活HIV。
歷屆主題
1988年“全球共討,征服有期”
(Join the Worldwide Effort)。
主題目的是要求世界各國廣泛開展預防愛滋病的教育活動,使人人都了解愛滋病的嚴重危害和掌握預防愛滋病的知識。最大限度地動員社會公眾人人參與預防愛滋病活動,以爭取最後終止愛滋病流行。
1989年 “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世界——讓我們相互關照” (Our Lives,Our World----Let's Take Care of Each Other)。
![紅絲帶](/img/b/7cf/wZwpmL0ITO4kTM2cTO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k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1990年“婦女和愛滋病”
(Women and AIDS)。
這個主題要求從國家這個高度,引起全世界對婦女這些特殊問題的重視,同時也突出了婦女參與全球與愛滋病作斗活動的必要性。
1991年“共同迎接愛滋病的挑戰”
(Sharing the Challenge)。
這個主題的目的在於呼籲各國政府都要行動起來承擔預防和控制愛滋病的責任。
1992年“預防愛滋病,全社會的責任”
(A Community Commitment)。
這個主題要求以社區為中心做好預防和控制愛滋病的工作,人人都要參與預防愛滋病活動,而不應將此看作僅僅是衛生部門和醫務人員的任務。
1993年“時不我待,行動起”
(Time to Act)。
1989年以後,全世界愛滋病蔓延在加速。人類再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輕心了。特別是那些愛滋病疫情還不是很嚴重的國家更要分秒必爭,立即行動起來投入預防和控制愛滋病的工作。
1994年“家庭與愛滋病”
(AIDS and the Family)。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要是每個家庭都能做好預防工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愛滋病的流行。
1995年“共享權益,同擔責任”
(Shared Right, Shared Responsibilites)。
在防治愛滋病的鬥爭中,提出這個口號是為了要使每一個國家和每一個人都能分享防治愛滋病的物質和信息資源,有權獲取防治愛滋病的知識,有權得到物質幫助;同時,也有責任承擔相關的義務,把本國的、本機構的物資和信息資源提供給其它國家和機構分享。
1996年“同一世界,同一希望”
(One World, One Hope)。
這一主題的意思是共同努力防止愛滋病的傳播,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向所有其生命受到愛滋病流行侵害的人提供關懷和支持的社會。 為了更深入、更持久地在全球開展與愛滋病的鬥爭,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決定從1997年開始,將每年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改為世界愛滋病運動。此舉的目的在於,在推廣和規劃兩個方面取得更實際的成果,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資源,確保成本的效益,並擴大在全世界動員工作的範圍和影響。
1997年“愛滋病與兒童”
(Children Living in a World with AIDS)。
此主題的中心是,年齡在18歲以下的人正生活在一個有愛滋病存在的世界中,他們正在對付的不僅是一些長期存在的問題和正在暴露於愛滋病流行的問題,他們還要對付由這次流行所導致的問題和直到現在還是成人所面臨的問題。
1998年“青少年——迎戰愛滋病的生力軍”
(Force for Change: World AIDS Campaign with Young People)。
這次運動的目的是動員青少年努力減少愛滋病的傳播,並加強對那些受到愛滋病傳染和影響的青少年的支持,促進和保護他們的人權。
1999年“傾聽、學習、尊重”
(Listen, Learn, Live!)。
在愛滋病預防與控制活動中,應傾聽兒童和青少年的心聲並尊重他們的想法,共同討論涉及他們的各種問題,包括性與愛滋病。提倡相互學習,開展成人與兒童/青少年、青少年間、成人之間和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之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通過相互學習和交流,消除對愛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歧視,並懂得如何避免感染愛滋病毒和珍愛生命,動員青少年參與到支持愛滋病預防和控制的活動中去。
2000年“男士責無旁貸”
(Men Make a Difference)。
旨在動員男性在愛滋病防治運動中承擔更大的責任和發揮更大的作用,目的是提高男性的警醒意識和突出他們在控制愛滋病傳播中的作用,鼓勵男性與愛滋病作鬥爭將成為最可靠的控制愛滋病流行的方法之一.
2001年“你我同參與”
(I can, and You?)。
2002年“相互關愛,共享生命”
(Live, let Live)。
2003年“相互關愛,共享生命”
(Live, let Live)。
2004年“關注婦女,抗擊愛滋”
(Women, Girls, HIV and AIDS)。
2005 年“遏制愛滋 履行承諾”
![遏制愛滋,履行承諾](/img/9/e0c/wZwpmL2QTOxcjM4cTN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U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stop AIDS, keep the promise )。
世界愛滋病運動(WAC)選擇“遏制愛滋、信守承諾”為其2005到2010年的主題。
2006年“遏制愛滋,履行承諾”
(stop AIDS, keep the promise )。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確定今年世界愛滋病的宣傳主題仍然是“遏制愛滋,履行承諾”。主題強調了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承諾、共同參與,號召社會的各個方面都要行動起來,恪盡職守、履行承諾。
2007年“遏制愛滋,履行承諾”
(stop AIDS, keep the promise )。
宣傳主題仍然是遏制愛滋,履行承諾。愛滋病的英文全稱是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即“獲得性免疫系統缺乏綜合徵”,簡寫就是人們所熟悉的“Aids”。這個簡稱的字面意義就是“援助”的意思。
2008年“全民動員”
![歷屆愛滋病宣傳日主題](/img/5/09a/wZwpmL3EDO0IjM5cTO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k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這一主題將繼續通過世界愛滋病日運動的口號“遏制愛滋,履行承諾”加以推廣。
2009年“普遍可及和人權”
(Universal Access and Human Rights)。
2010年 “正視愛滋,點亮反歧視之光”
(Keep the light on HⅣ and human rights)。
2011年“行動起來,向‘零’愛滋邁進”
(Getting to Zero)。
2012年 “行動起來,向‘零’愛滋邁進”
與2011年相同,仍為“行動起來,向‘零’愛滋邁進”(英文主題Getting to Zero),副標題是“全民參與,全力投入,全面預防”。中國確定的副題是:全民參與,全力投入,全面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