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文集中分量較重的是兩篇魯迅研究:《“世紀末”的魯迅》和《是否該被“吃”掉?——魯迅承擔政治的難局》。後者的前身是1985年在美國發表的一篇中文文章,副標題是“魯迅參與政治的難局”。前者則以中英文出現多次——1992、1994、1995、1996、1997,最近一次則是2002年那部著作中的第四章——每次都有不同,反映出筆者對“世紀末”的認識有一個發展過程,至今亦不得謂完成,說得上是路途坎坷。難怪從無人從這個角度研究魯迅。
作者簡介
孫隆基:祖籍浙江,1945年生於重慶,現為美國孟菲斯大學歷史系教授。在香港長大,在台灣受大學教育,後赴美國深造,獲博士學位。曾在美國,加拿大等多所大學任教。
目錄
序言
一 清季民族主義與黃帝崇拜之發明
孔教天下主義的終場曲
戊戌年代的種族思想
大亞洲主義與“黃禍論”
民族國家觀念的形成
民族始祖的發明:黃帝
結語
二 兩個革命的對話:1789 &1911
前言
“蓋大地萬千年之政變未有宏巨若茲者”
維新派與革命派爭奪的“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與國民性
中華民國與法蘭西共和國
法國劇本,中國演員
以法為師的中國啟蒙運動
“民眾心理”與“暴民政治”
法國革命史成為中國“反革命”的錄感
尾聲
三 南與北
四 歷史學家的經線:編織中國現代思想史的一些問題
五 “世紀末”的魯迅
六 是否該被“吃”掉?——魯迅承擔政治的難局
七 當代中國文化:結構與情感構造
八 飛蛾的沉默:美國大眾文化里的“第三性”與東方人
九 缺乏“性”與“暴力”:非美國式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