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武隆豬腰棗是中國珍貴的地方棗樹優良種質資源,是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和勞動人民長期優選培育形成的一個早熟鮮食棗地方優良品種,因其果實呈圓柱形,果肩較寬,腰部稍瘦,略微凹陷,形似豬腎(當地人稱“腎”為“腰子”),因此得名豬腰棗。該品種樹勢生長健壯,適應性強,自然座果率高,豐產,果實品質優良,頂點凸起,果皮褐紅色,光亮。
內在品質
武隆豬腰棗皮薄肉厚,果肉綠白色,脆,蜜甜,風味濃郁;果核長紡錘形,兩頭銳尖。水分含量≥68%,可溶性固形物≥22%,可食率達≥93%。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重慶市武隆區豬腰棗種植於烏江流域沿線,區域內地層主要為石灰岩,土壤主要為黃壤,pH值5.6—7.6,有機質含量平均為2.5—3%。土壤較肥沃,土層厚度≥40厘米。分布區域內地貌較複雜,有河谷、台地、山地等,地勢中間低,兩邊高。
水文情況
烏江由東南方彭水縣流入武隆區,向西北貫穿縣境,在涪陵區匯入長江,以其為主幹呈樹狀排列的大溪河、石樑河、長途河、老盤河、木棕河及其支流構成了武隆縣流域水系。武隆豬腰棗分布區域為烏江流域沿線的羊角鎮、土坎鎮境內,位於支流石樑河和長途河之間,縱向有馬溪河、貓兒溝、糯米溪溝等小溪溝,分布區域內無大型工礦企業,水質優良,無污染。
氣候情況
武隆區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因海拔高差大,呈明顯的立體氣候。低壩河谷地區熱量資源十分豐富,日照充足、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8.5℃,無霜期300天,年均降雨量1000—1200毫米,年均相對濕度為78%,年平均日照時數1210.3小時。適宜的地理氣候條件,廣闊的山地面積,豐沛的優質水資源,為武隆豬腰棗提供了生長的理想環境。
歷史淵源
武隆豬腰棗栽培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唐太尉長孫無忌因反對武則天為後,被流放到黔州(今彭水縣),其食譜里就有每月食棗1升的記載(見《武隆縣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民族宗教志》),由此可見在上千年前當地農民就有栽種棗樹的習慣。據居住在長孫無忌墓(今武隆縣江口鎮境內)旁的老者回憶:以前在墓地旁有許多二個人合抱都抱不完的老棗樹。
據林業部門調查,武隆縣有武隆豬腰棗原生資源約4萬株,其中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成年大樹1千餘株,僅羊角鎮鵝嶺村乾周1.5米以上的棗樹就有82株。其中最大的1株棗樹樹齡在1000年以上,乾周2.33米,樹高25米,東西冠徑10.2米,南北冠徑10.5米,年產量達150千克以上,當地民眾稱為“千年棗王”。
2000年開始,羊角鎮利用退耕還林的政策,大力發展武隆豬腰棗,實現棗子再地面積1萬畝,年產棗子60萬斤,市場均價在每斤30元左右,其中,精品棗最高可賣到100元左右,成為該鎮農民增收的骨幹產品。
2006年9月26日,武隆豬腰棗被重慶市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為林木良種(重慶市林業局公告2006年第2號,編號:渝S-SV-ZJ-008-2006)。
生產情況
2017年,武隆豬腰棗種植面積達1.2萬畝,豬腰棗產量150萬斤,產值4500萬元,新增收入3195萬元。
2018年,武隆豬腰棗主產區羊角鎮已實現豬腰棗種植全鎮全覆蓋,培育鄉村旅遊豬腰棗園藝栽培採摘體驗示範園10個,面積5000餘畝。
產品榮譽
2006年,羊角鎮被重慶市林業局命名為重慶市唯一的“重慶市棗子之鄉”。
2010年12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武隆豬腰棗”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武隆豬腰棗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包括武隆縣羊角鎮、土坎鎮、巷口鎮、江口鎮、白馬鎮、長壩鎮、火爐鎮、石橋鄉、白雲鄉、平橋鎮、鴨江鎮、滄溝鄉、鳳來鄉、廟埡鄉、黃鶯鄉等15個鄉鎮,東至滄溝鄉大田村,西至鳳來鄉送坪村,南至石橋鄉八角村,北至鴨江鎮雙河園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7°34′40″—107°38′45″,北緯29°21′05″—29°25′00″,海拔200—1000米範圍。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武隆豬腰棗產地環境條件應符合《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果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2)的要求。種植基地要求集中連片,海拔≤1000米,地形開闊,光照好,坡度≤25°,土層厚度≥40厘米,pH5.6—7.6的沙壤、黃壤和紫色土。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選用優質武隆豬腰棗壯苗。培育優質壯苗要求:苗圃地地勢平坦,灌溉方便,交通便利,海拔≤500米,坡度≤10°,背風向陽,土層≥60厘米,土壤肥沃的沙壤、黃壤和紫色土。選用酸棗種子培育優良砧木,種子質量檢驗按《林木種子檢驗規程》(GB2772)執行。種子質量分級按《林木種子質量分級》(GB7908)執行。接穗採集與冬季修剪結合進行,選用從無性良種采穗圃中的母本樹或健壯原生母樹上採集優質穗條,每個接穗保留2—4個芽,蠟封處理後進行冷藏或沙藏,於翌年3月底—4月初進行嫁接,嫁接方法常用劈接。
(3)生產過程管理,包括農業投入等方面的特殊使用規定。
①改土建園:按照土壤要求進行土壤改良,沿等高線開梯栽種,挖定植穴,定植穴規格:長×寬×深=100×100×80厘米。底肥以農家肥為主,適量加入複合肥。每穴施用農家肥≥5千克,果樹專用複合肥≥0.25千克,底肥混合表土施入穴底約40厘米,回填表土5—10厘米,以免燒根。
栽植密度以建園方式而定,為提高建園初期產量,可適當密植。一般栽植密度74株/畝,株行距3米×3米。栽植時間11月下旬—翌年4月。苗木選用植株健壯,主幹直立,分枝均勻,根系完整,有較多的側根和鬚根,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的嫁接苗,要求苗木地徑≥0.8厘米、苗高≥80厘米、主根長≥20厘米、≥5厘米側根數≥5根。
定植時要求先將嫁接口捆綁的塑膠布解開,將苗木直立放在定植穴中心,理順根系,根頸與地面平齊,根系周圍填滿肥土,並壓實。築四周高,中間平,直徑80厘米,高出地面30厘米的樹盤,及時灌透定根水。
②整形修剪:一般培育成多主枝自然圓頭形,栽植後距地面0.8—1.0米處定乾,並培育3—4個不同方向的主枝,主枝長到一定長度時,在保留2—3個二次枝的基礎上進行短截,使其形成骨幹枝;疏枝主要剪去過密棗頭、交叉枝、細弱枝、病蟲枝等;短剪主要是把一年生的枝條剪一部分,增強留下部分的長勢;回縮主要是剪去多年生延長枝、結果枝的一部分,將老樹更新和結果枝組復壯。
③土肥水管理:深翻改土在秋冬季結合施基肥進行,棗樹生長期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基肥在採收後至落葉前進行,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幼樹常採用環狀溝施法;成年樹常採用多穴施肥法,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80%,具體施用量按每生產1千克鮮棗施用2千克有機肥計算;追肥每年4次,分別在萌芽前、花前、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施用。施肥應採用測土配方施肥,並維護和改善棗園生態環境條件,不斷提高土壤肥力水平,避免施肥不當引起的土壤重金屬積累等,允許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按《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394)執行;乾旱時應及時進行灌溉,暴雨時注意排水,灌溉用水應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的要求。
④保花保甲:環割,3—5年生幼樹在盛花期環割,每7天1次,連續3次。開甲,5年生以上棗樹在盛花期可進行開甲,開甲時期一般在棗花開花量達到30—50%時進行,首次開甲應在主幹離地面30—50厘米處進行,甲口寬度因樹而定,一般小樹、弱樹≤0.3厘米,壯樹≤0.8厘米。摘心主要是控制棗頭加長生長和提高座果率,在生長季節將新生棗頭頂芽摘除。摘心時間為5月下旬—6月上旬。武隆豬腰棗開花量大,花期可通過棗園放蜂、噴施赤黴素或吲哚乙酸來提高座果率,如果座果量過大,應在座果後到生理落果前進行人工疏果。
⑤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主要防治棗瘋病、桃小食心蟲等病蟲害。注意觀測,準確預報,及時防治。使用物理與生物防治相結合。使用農藥按《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3)執行。
⑥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的規定:武隆豬腰棗主要為鮮食棗,當棗果進入脆熟期後,進行手工分批採摘。低矮棗樹產品採收方法:一手抓住棗吊,一手抓住棗果,拇指掐住棗柄,向上用力,保證每棗帶柄,並輕拿輕放。不準用桿震落後撿拾。高大棗樹產品採收方法:用一個小布袋綁在長竹桿的一頭,袋口張開,並在袋口綁一個排梳。將竹桿伸到棗果處,並輕輕回拉,讓棗果掉進小口袋裡。產品收穫後及時進行分級包裝和保鮮冷藏處理。
⑦生產記錄:認真記錄武隆豬腰棗生產情況、病蟲害發生情況、技術措施、農藥化肥的使用情況,建立武隆豬腰棗生產過程記錄檔案,記載投入品的名稱、使用時間、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建立武隆豬腰棗銷售記錄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