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

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位於湖北、湖南、貴州、重慶三省一市邊境交匯處,是我國土家族的最大聚居地,土地總面積約為1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3000萬人。

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基本情況簡介

湖北、湖南、貴州、重慶三省一市邊境交匯之處,是我國土家族的最大聚居地,俗稱“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該地區含蓋50餘縣(市、區),土地總面積約為1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3000萬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多個少數民族人口占地區總人口的48.9%,是我國內陸跨省交界地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交匯地帶。
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為喀斯特地貌,峰巒疊嶂,山高谷深,是全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資源富集區。該地區具有豐富的生態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旅遊資源和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近年來,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之下,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人民民眾勵精圖治、務實奮進,發展步伐明顯加快,經濟總量大幅增長,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民生活逐年改善,區域影響日益擴大,正由過去的蠻夷之地、貧窮之鄉成長為中國極具發展潛力的希望之地。然而,由於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狀況,經濟社會發展一直處於低位運行階段,與其他地區的差距正呈現越來越大的發展趨勢,是我國當前重點扶持的18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和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
為加快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步伐,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和共同繁榮發展的統一、穩定、和諧局面的形成,根據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要領導的指示,由湖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牽頭,聯合中南民族大學、湖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貴州省民族事務委員會、重慶市民族事務委員會五家單位,並由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負責具體調研工作,專程赴湘、鄂、渝、黔三省一市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學習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狀況

(一)貧困面廣

1.總體狀況
近年來,尤其是實施新一輪扶貧攻堅以來,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黨委、政府不懈努力,各族人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然而,由於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狀況仍然不容樂觀。2008年,恩施州、湘西州、張家界市、懷化市、銅仁地區、黔江區人均GDP為8020元,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22856元)的35.0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911元,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12973元)的76.4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2586元,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4761元)的54.32%(詳見表1)。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界定,恩格爾係數在59%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於30%為最富裕,2007年,恩施州、湘西州、張家界市、銅仁地區、黔江區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分別為51.9、48.3、51.9、49.2、51.5,由此可見,整個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尚處於溫飽的邊緣。調研表明,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人口多分布在自然條件惡劣地區,其中一少部分還處於赤貧狀態,是扶貧攻堅的硬骨頭。
2.分省來看
湖北省恩施州絕對貧困人口居高不下,截至2008年底,該州農村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仍有136.76萬人(其中應納入低保人口35萬人),占全州總人口的35.2%,占全州鄉村人口的39.9%。這些貧困人口大多集中在深山區、高寒區、地方病高發區。全州納入“整村推進”範圍的重點貧困村1966個,占總數的67.8%;目前僅實施了826個,占總數的42%,還有1140個難度更大的貧困村尚待扶持,占總數的58%。
根據湖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2006年貧困監測,湖南省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的其中17縣市區尚有貧困人口71.18萬人、低收入人口79.39萬人,分別占該地區總人口的12.2%和13.6%。並且,近年來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湖南省以及全國的平均水平相比較,其差距呈逐年擴大趨勢。
重慶市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貧困面較廣。截止到2007年底,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有貧困人口14.78萬人、低收入人口28.22萬人,分別占該地區總人口的4.7%和8.9%。並且,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三次產業的比例為25.0:38.7:36.3,而重慶市三次產業的比例為11.7:45.9:42.4,說明渝東南地區中農業還是占了較大比重,工業化程度和第三產業的發展還比較落後。從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來看,2007年,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人均純收入為2665元,僅相當於重慶市農民人均純收入3509元的76%。
貴州省銅仁地區有國家級貧困縣1個,即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省級貧困縣6個,即松桃、印江、思南、江口、石阡、德江。2008年,全區財政總收入23.1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0.9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57元。其中,人均純收入1196元以下的貧困人口72.65萬人,貧困發生率為20.1%。

(二)貧困程度深

貧困是一種多維現象,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定義貧困。本文對貧困的研究主要是收入研究。從2004年中國政府政策聲明中我們發現,中國政府正在改變緊盯經濟成長率的做法,傾向於維持一個溫和的GDP增速,而把更多的關注投向提高貧困人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1.用貧困發生率、貧困深度指數和貧困強度指數三個指標定義貧困
本文使用三個不同的貧困線和三個國際流行的貧困指標:貧困發生率、貧困深度指數、貧困強度指數,以湖南省桑植縣為例,利用桑植縣2006~2008年3年10村的農戶貧困監測數據,對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狀況進行描述和分析。
分析結果顯示(具體數據詳見表2),進入扶貧開發新階段以來,桑植縣貧困發生率明顯下降,如果貧困線按年人均958元計,貧困發生率從2006年的23.93%下降到2007年的5.78%,進一步下降到2008年的2.53%,三年時間下降了89.43%;同樣,貧困線按年人均1067元或1196元計,貧困發生率下降也是十分明顯的。然而,總體上看,貧困深度指數、貧困強度指數三年間的下降比例並沒有貧困發生率下降那么明顯,甚至在一些年份還出現了反彈。貧困線按年人均958元計,貧困深度指數、貧困強度指數2006~2008年三年間分別下降47.13%、63.89%,分別低於貧困發生率下降的42.30個百分點、25.54個百分點;並且,貧困深度指數、貧困強度指數在2006~2007年間出現反彈,其中,貧困深度指數由2006年的0.0314提高到2007年的0.0531,提高了69.11%,貧困強度指數由2006年的0.0072提高到2007年的0.0137,提高了90.28%。這就說明進入扶貧開發新階段以來,桑植縣貧困人口雖然下降了,但貧困人口的內部收入差距並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在一些年份加劇了,說明以桑植縣為代表的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貧困程度仍然較深。
2.按農戶人均純收入將農戶分組來定義貧困
按農戶人均純收入將農戶劃分為4個層次:人均純收入低於貧困線,人均純收入高於當年貧困線0~500元,人均純收入高於當年貧困線500~1000元,人均純收入高於當年貧困線1000元以上。同樣以桑植縣為例來考查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貧困程度(具體數據詳見表3、圖1)。
從選取的湖南省桑植縣10村100戶農村居民來看,貧困線以下的農戶由2006年的21戶下降到2008年的4戶,下降了80.95%;貧困人口由2006年的95人下降到2008年的22人,下降了76.84%。不管是從貧困戶的下降還是從貧困人口的下降看,桑植縣的總體貧困率下降十分明顯。但是,從不同收入分組來看,人均純收入高於當年貧困線0~500元,高於當年貧困線500~1000元,高於當年貧困線1000元以上三組的變化卻並不一致,其中,人均純收入高於當年貧困線0~500元、1000元以上兩組人數略有上升,分別由2006年的38人、131人增加到2008年的68人、188人,增加了78.94%、43.51%,而人均純收入高於當年貧困線500~1000元的人數出現了先明顯減少後略有增加的波浪型變化,由2006年的133人減少到2007年的105人,再略增加到2008年的117人,而總體上減少了16人,減少了12.03%。這就說明進入扶貧開發新階段以來,桑植縣農戶內部收入差距並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有所加劇,貧困農戶的貧困程度仍然較深。

(三)脫貧能力弱

1.經濟發展水平低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扶貧開發已經持續了近30年,但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仍然處於低水平狀況,不論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均值與全國比,差距都很大。2008年,恩施州、湘西州、張家界市、懷化市、銅仁地區、黔江區共實現經濟總值1438億元,人均GDP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4836元;實現財政總收入152億元,人均財政收入848元,比全國平均水平低3823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19億元,人均固定資產投資4010元,比全國平均水平低9113元;三次產業結構比恩施州為36 :25 :29,湘西州為19 :42 :41,張家界市為17 :25 :58,懷化市為22 :37 :41,銅仁地區為37 :28 :35,黔江區為15 :48 :37,而全國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1 :49 :40,與全國相比,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三次產業結構比存在著明顯的不合理性。
2.基礎設施條件差
國家和各省市加大對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的投入,使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於歷史欠帳過多,公共投入供給與投入需求之間嚴重不平衡,加之投入成本高,比較效益低,制約社會資本投入的增長,使得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很難得到根本改善。以交通為例,湖南省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與鄂渝黔三省市縣級及以上銜接公路中,路線未聯通、等級不配套或等級偏低(四級及以下),形成“斷頭”情況共20餘條(詳見表4)。
3.社會事業發展滯後
近些年來,國家和省加大了對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各方面的投入,使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事業取得長足發展,但是由於歷史欠帳過多和現實投入不足,直接制約了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的快速進步。以貴州省松桃縣為例,在教育方面,目前全縣少數民族偏遠貧困村寨面臨諸多困難,具體表現為:一是基礎建設落後。123個貧困村中完小54所,初小和教學點38個,共92所(個)。92所村完小(教學點)有2所無校舍,41所沒有廁所,急需改擴建以適應教學需求的有55所;二是教學設施不足。一類貧困村完小或教學點普遍缺少黑板、課桌凳等教學設施;三是師資力量薄弱。92所村完小或教學點有教師469人,其中公辦教師只有220人,代課教師有249人。現有教師隊伍也還存在學歷不高,年齡偏大,綜合素質偏低等不足;四是貧困學生、留守兒童比例大。12116名在校生中,有貧困學生8338人,占68.8%,有留守兒童學生6122人,占比例50.5%。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導致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口素質低下,文盲率、半文盲率偏高。
值得注意的是,從本次調查所接觸的廣大幹部民眾來看,他們普遍反映出了強烈的脫貧願望。整個調查組,分別走訪了湘鄂渝黔四省市10縣20村,與當地幹部民眾座談30餘次,所到之處,幹部民眾都紛紛表示,這些貧困地區的人口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勞動能力,盼望政府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幫助他們解決緊缺的生產資料、生產資金、勞動力技能等方面的現實問題,繼續實施開發式扶貧,幫助他們走上脫貧致富之路。而所接觸到的省、州、縣、鄉、村各級領導,也都對當地的貧困狀況倍感焦慮,認為這些落後地區要想跟上全國小康的步伐,仍將面臨諸多難以克服的現實困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