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武都紅芪根呈長圓柱形,少分枝(成品無分枝),頭粗尾細,長25—50厘米,頭直徑0.8—4厘米;表皮棕紅色,有縱皺紋及少數支根痕,皮孔橫向略凸起,呈淺黃色;搓條時栓皮層易脫落,剝落處呈淡黃色,搓條後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橫斷面纖維性,並呈粉性,橫切麵皮部呈黃白色,髓部呈淡黃色,形成層呈淡黃色環,有細緻的放射狀紋理;味甘,具特異香味。藥用價值高。
內在品質
武都紅芪富含多種有益的微量元素和胺基酸。
微量元素含量分別為:鋅大於25毫克/千克、鐵大於190毫克/千克、鈣大於9毫克/千克、錳大於9毫克/千克、磷大於5毫克/千克,鎂大於9毫克/千克。
胺基酸胺基酸含量分別為:天門冬氨酸ASP≥3%,蘇氨酸THR≥0.2%,絲氨酸SER≥0.2%,谷氨酸GLU≥0.7%,甘氨酸GLY≥0.2%,丙氨酸ALA≥0.2%,纈氨酸VAL≥0.35%,蛋氨酸MET≥0.05%,異亮氨酸ILE≥0.2%,亮氨酸LEU≥0.3%,酪氨酸TYR≥0.15%,苯丙氨酸PHE≥0.15%,賴氨酸LYS≥0.3%,組氨酸HIS≥0.2%,精氨酸ARG≥1.2%,脯氨酸PRO≥0.5%,胱氨酸GYS≥0.08%,色氨酸TRP≥0.05%。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要求總灰分不高於6%,浸出物不低於25%。檢測結果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的規定。
分類等級
武都紅芪分為三個等級:
一等:圓柱形,單條,斬去疙瘩頭,表面紅褐色,斷面外層白色。質堅,粉性足,味甜。中上部直徑1.3厘米以上,長33厘米以上。無蟲蛀、鬚根、霉變。
二等:圓柱形,單條,斬去疙瘩頭,表面紅褐色,斷面外層白色。質堅,粉性足,味甜。中上部直徑1厘米以上,長23厘米以上。無蟲蛀、鬚根、霉變。
三等:圓柱形,單條,斬去疙瘩頭,表面紅褐色,斷面外層白色。質堅,粉性足,味甜。中上部直徑0.7厘米以上,長短不分,間有破短節子。無蟲蛀、鬚根、霉變。
產地環境
地形地貌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地處隴南市東南部,地形複雜,屬西秦嶺西段,境內山勢陡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西北—東南走向。海拔從東南的660米,上升到西北部的3600米,相對高差2940米。區內大部分地區在1000—2000米之間。
土壤成分
武都區的土以蝕性褐土、黃綿土、紅壤土為主,pH為7.6—8.2,屬中性或微鹼性土壤。土層厚度在45—120厘米之間。土壤有機質含量2—4%,速效氮含量2—3%,速效磷含量0.5—2%,速效鉀2—4%。土壤紋理結構垂直,具有多孔性,質地疏鬆。
氣候情況
武都區域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由於地形複雜,遍布高山峽谷,具有亞熱、溫暖、溫和、溫寒五種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溫15.3℃,年降雨量474毫米,相對濕度63%,年日照時數2100小時,無霜期230天左右。一年中最熱在每年七月份,最冷在年底12月份,平均相差溫度28攝氏度,晝夜溫差較大。
武都區日照時數平均為19.11小時,從年內各月分配看,8月份最高,9、10月份多陰雨,光照大減,全年最少,日均為4.3小時,太陽年輻射總量為109千卡/厘米.年。
水利資源
武都區境內水利資源十分豐富,白龍江貫穿境內,另有西漢水、福津河、北峪河、角弓河、苟壩河、姚寨河、洛塘河、三倉河等小河流,水利資源充足,分布均用。
武都區年內降雨量474.6毫米,其中中東部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裕河等地降雨量大於900毫米,為全區之冠。北部高山地區雨量也較多,年降水量在650毫米以上,白龍江、北裕河。三河流域等中部低半山河谷一帶為少雨區,大部分地區隨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
歷史淵源
紅芪在中藥套用史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遠在南北朝時期就有紅芪。
明代,據《本草綱目》記載,“黃芪出黑水宕昌者,色白,新者亦甘而溫補”。《階州志》云:“白龍江,自階州以下謂之黑水”,可見武都是甘肅省紅芪最早的產地。
《甘肅省志》記載,“武都紅芪家種始於1956年,面積達3萬畝以上。根據記載,800年前,紅芪就暢銷全國各地,每年晉商聚集在文縣碧口,收購從武都騾馬運來的紅芪,再從水路銷往全國各地。同時,山西晉商從我區引種種植,因產地環境因素,所產的紅芪質量性狀發生了部分變異,藥用效果和有效成分不及我區生長的,為了區分,稱山西引種種植的紅芪為‘晉芪’。”
20世紀80年代初,武都紅芪達到了高峰時期。
1985年,武都紅芪在上海農產品展銷會上榮獲國家外貿部頒發的《出口商品榮譽證書》。
生產情況
2009年,武都紅芪種植面積1.02萬公頃,年產量3250噸。
2011年,武都區中藥材種植面積19.8萬畝,其中紅芪種植面積8萬多畝。
2015年,武都紅芪採挖面積4.2萬畝,產量1092萬千克。
產品榮譽
2007年,“亮陞”牌紅芪在第十屆楊凌農高會上榮獲“后稷獎”。
2010年,武都紅芪通過了甘肅省農牧廳無公害認證。
2011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武都紅芪”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武都紅芪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包括武都區安化鎮、馬街鎮、隆興鄉、龍壩鄉、魚龍鎮、甘泉鎮、佛崖鄉、漢王鎮、柏林鄉、漢林鄉、角弓鎮、石門鄉、兩水鎮、三河鎮、桔柑鄉、外納鄉、玉皇鄉、郭河鄉、五庫鄉、月照鄉、黃坪鄉、磨壩鄉、三倉鄉、蒲池鄉、龍鳳鄉等25個鄉鎮376個村,北到龍壩鄉馮坪村,南到楓相鄉劉家坪村,西到坪埡鄉六村,東到佛崖鄉分水嶺,地理坐標為東徑104°34′30″—105°38′45″,北緯32°47′55″—33°42′30″。
質量技術要求
1、內容和範圍
1.1內容本規程規定了紅芪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所需生產產地的選擇,環境條件及污染物指標植、紅芪栽培品種、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採收加工及藥材商品質量控制。
1.2範圍適用於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及其毗鄰地區紅芪生產區,按本規和實施,在正常年份每公頃可生產優質紅芪3600千克。
2、引用標準
2.1GB4285—1989國家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2.2GB3095—1996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
2.3GB5084—1992國家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
2.4GB5618—1995國家土壤質量標準;
2.5GB/T5009.11—1996食品中總砷的測定方法;
2.6GB/T5009.12—1996食品中鉛的測定方法;
2.7GB/T5009.15食品中鎘的測定方法;
2.8GB/T5009.17—1996食品中貢的測定方法;
2.9GB/5009.20—1996食品中有機磷農藥殘留量的測定方法;
2.10GB/T17332食品中有機氯和擬除蟲菊脂類農藥多種殘留的測定;
2.11NY/T394—2000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
2.12《藥用植物及製劑進出口綠色行業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外經貿部行業標準(2001);
2.13《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試行)》(簡稱中藥材GAP)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6月1日);
2.14《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
3、適宜條件
3.1紅芪的生長條件
紅芪喜涼爽氣候,有較強的耐寒性,怕水澇,忌高溫。幼苗期要求土壤濕潤,成株後較耐旱,在隴南市武都區分布在海拔1100—1900米,降水量從480—903毫米,>=10℃積溫從2460—3870℃的區域內,主要產區為馬街、安化、佛崖、甘泉、三河、漢王、柏林、魚龍、龍風、隆興等鄉鎮.紅芪系深根植物,要求土壤深厚,土質疏鬆,透水,透氣性良好的砂壤土,土壤以微鹼為好,凡粘重板結、含水量高的粘土以及瘠薄地、地下水位高、底、窪易積水的地均不易種植,忌連作。
3.2環境質量
3..2.1環境空氣達到國家大氣環境質量GB3095—1996二級以上標準。
3.2.2灌溉水達到國家農田灌溉水標準GB5084—1992二級以上標準。
3.2.3土壤環境達到國家土壤質量GB5618—1995二級以上標準。
4、種苗繁殖
紅芪在隴南市武都區種植主要分育苗、良種繁殖、大田生產3個階段。隴南紅芪種植多採取當年春季育苗,來年秋季移栽,來年秋季採挖,或第三年夏季採收種子的方法。
4.1繁殖方法紅芪為多年生豆科植物,傳統育苗方法以種子繁殖為主,種子繁殖雖能繁育大量種苗,但易產生變異。因此多採用提純復壯的紅芪優質種子。
4.2種子採集
指良種繁育田種子採收。
4.1.1.分期採收
當果莢變黃色,種子呈淺褐色時分期分批採收,隨熟隨采,統一打碾,時間一般在8月下旬左右。
4.1.2.集中採收
採收時期觀察種子在即將完全成熟(7—8)時收割,置放數日觀察種子全部成熟後打碾。
注意事項:打碾後的種子必須在乾燥通風處陰乾,切忌在太陽下尤其在水泥地上暴曬。
5、育苗
5.1場地準備
選擇地勢高,土層深厚、疏鬆、排水良好、中性或鹼性沙質土壤或綿沙土地塊,將土壤耙細整平,多雨易澇地應做高窪。避免與豆科作物輪作,忌連茬重作。
5.2整地施肥
耕翻整地時每畝施充分腐熟細碎的圈肥5000千克以上,餅肥50千克(按照中藥材GAP標準少用或不用農藥與化肥,地塊規模區域應選擇沒有污染源的地區)。
5.3選種
選擇“米倉1號”優良種子,並加以精選。採用風選法,選擇無雜質、子粒飽滿、無霉變、無蟲蛀和未經農藥處理的新種子。
5.4種子處理
紅芪種子外皮有果膠質層,種皮極硬,吸水力差,出苗率低。播前必須對種子進行處理,下列方法根據具體條件可任選其中之一。
5.4.1沸水催芽
先將種子放入沸水中急速攪拌1分鐘,立即加入冷水將溫度降至40℃,在浸泡2小時,然後把水倒出,種子蓋上麻袋等物燜12小時,待種子膨脹或外皮破裂時播種。
5.4.2硫酸處理
對晚熟硬實的種子,可用濃度為70%—80%的硫酸浸泡3—5分鐘,取出迅速置於流水中沖洗30分鐘後播種。
5.4.3機械擦傷
用碾米機在大開孔的條件下快速打一遍,一般以起毛為度,或者將種子與直徑為1—3毫米的粗砂按1:1的比例混為用碾子壓至劃破種子皮為好。此方法為本規程推薦方法。
5.5育苗時間及方式
3月下旬—4月中旬,播種方式是撒播,即將種子撒在耙耱平的地表,在耙耱一次,使種子入土1—2厘米,再鎮壓一遍,然後立即覆蓋1厘米厚細砂或麥草保持墒情.播種量112.5—150千克/公頃。
5.6苗子採挖
苗子採挖和移栽是紅芪栽培的兩個環節。採挖時期也就是移栽的最佳時期,一般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
6、移栽
6.1選地
紅芪是深根系植物,在隴南種植應選擇土層深厚、地勢較為平坦、土質疏鬆、透水、透氣性良好的黃綿土、黑壚土、黑麻壚土,土壤pH在6.8—7.4。大田生產可在川水地、旱台地、坡旱地種植。紅芪最佳茬為小麥,忌連作。不易在土壤粘重板結、含水量大的粘土以及瘠薄、地下水位高、低洼易積水之地種植。同時周圍無污染源。
6.2整地
前茬作物收穫後進行整地,旱地一般翻兩次,最後一次以秋季為好,一般耕深30厘米以上,結合翻地施基肥,每公頃施農家肥75000千克,磷酸二銨750千克,硫酸鉀60—90千克,辛硫磷毒砂土100千克(育苗地酌減),然後耙細整平。春季翻地要注意土壤保墒。
6.3挖苗
挖苗時苗地要潮濕鬆軟,以確保苗體完整。採挖先叢地邊開始,然後逐漸向里挖。挖出的種苗要及時覆蓋,以防失水。最後將苗分級紮成10厘米的帶土小把,運往異地定植。
6.4選苗
分3級標準:1級根長30厘米以上,中上部直徑在5毫米以上;2級根長25—30厘米,中上部直徑在3—5毫米;3級根長25厘米以下,中上部直徑在3毫米以下。定植時應選擇健壯,頭稍完整,根條均勻的優質芪苗,然後分級定植。
6.5移栽適用於良種繁育和大田生產
移栽適期為10月下旬—11月上旬或3月中旬—4月上旬,在適宜栽植期內應適當早栽。
合理密植:良種繁育株距20厘米,行距35厘米,栽植量需中等幼苗600千克/公頃,保苗數14萬株/公頃;大田生產株距20厘米,行距30厘米,栽植量需中等幼苗700千克/公頃,保苗數17萬株/公頃。定植方法:用杴開溝,溝深10厘米左右,然後將苗按株距斜擺在溝壁上,傾斜度為45度,接著按行距重複開溝擺苗,並用後排開溝土壤覆蓋前排芪苗,苗頭覆土厚度2—3厘米。為了保墒,要求邊開溝、邊擺苗、邊覆土、邊耙磨。
7、田間管理
7.1中耕除草
紅芪種植一般都是在苗出齊後即可除草鬆土。紅芪育苗一般除草不少於4次,良種繁育和大田生產一般除草不少於3次。
7.2追肥
一般結合灌溉或降雨進行。主要追施無機肥,一般追肥兩次,時間6—8月,每次追尿素75千克/公頃,並在移栽定植時根施鉬、鋅等微肥,施鉬酸銨2.25千克/公頃或硫酸鋅15千克/公頃,在開花期噴灑1000×10的乙烯利,收穫前30天內不得追施無機肥。育苗田一般追施1次或不施;良種繁育和大田一般追施2次或3次,尤其要重視開花結果期追肥。
7.3摘蕾、去雜去劣
摘蕾是紅芪大田生產一個重要的栽培技術,摘蕾可防止地上部分徒長,節約營養以促進根系的生長發育提高產量,可隨田間長勢隨時進行;在6月份紅芪現蕾初期將花蕾摘除。
去雜去劣是良種繁育田在定植後1—2年的生育期間,通過莖、葉、花區別去除雜株,以保證種子純度。通過植株長勢觀察去除弱病株,以確保種子質量。
7.4灌溉
有灌溉條件的紅芪育苗、良種繁育以及川水地大田生產,在灌足底墒的前提下,紅芪苗生長受濕度影響最大,土壤濕度不足會影響紅芪發芽、出苗和長勢。為了確保出苗,要隨時觀察土壤墒情,隨旱隨澆,有條件的地方可採用滴灌或噴灌最好,一般情況下澆水3次。良種繁育和大田生產比較耐旱,一般情況下澆水2次,尤其是紅芪良種繁育田在開花、結果期對水肥條件十分敏感,特別要留心觀察按時澆灌。如遇降水,均可減少澆灌次數或不澆灌。
8、病蟲害的防治
8.1蟲害
危害紅芪的蟲害主要有豆蚜、小地老虎、溝金針蟲、蠐螬、豆莢螟、豆芫菁等。
8.1.1豆蚜
為害症狀:成蟲和若蟲刺吸嫩葉、嫩莖、花及豆莢的汁液,使葉片捲縮發黃,嫩莢變黃,嚴重時影響生長,造成減產。
防治方法:可噴灑20%氰氫菊酯2000—3000倍液或畝施用10%大功臣可濕性粉劑10—15克。
8.1.2小地老虎
為害症狀:初孵幼蟲取食寄主幼苗的嫩葉和生長點,1—2齡幼蟲取食呈現小孔工缺刻有的咬穿心葉形成不排孔,3齡以後多在表土層取食莖基部咬成殘缺,為害嚴懲嚴重時大量幼苗莖部被咬斷或莖基殘缺,以至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防治小地老虎,應採取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的防治措施。根本的方法是改善農田管理條件,清除田間雜草,減少小地老虎的過渡寄主,同時還能直接消滅初孵幼蟲。利用地老虎習性對成蟲誘殺也有一定效果,可利用黑光燈、糖、醋液、酒誘蛾液。藥劑防治:用50%辛硫磷製成5%毒土或顆粒劑,順壟底撒施在苗根附近,形成7厘米寬的藥帶,每公頃撒毒土300千克。
8.1.3溝金針蟲
為害症狀:金針蟲喜鑽入幼苗枯死,受害之苗很少主要被咬斷,被害部不整齊.
防治方法:改善農田管理制度,精耕細作,除草滅蟲.另外可用鍋炒香後添加適量水分,待充分吸水後,按50:1的比例拌入50%的辛硫磷,製成毒餌,於傍晚在害蟲活動區誘殺.
8.1.4蠐螬
危害症狀:蠐螬在地下直接咬斷紅芪幼苗茛部,地上部分葉片枯萎,最後致使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蠐螬的防治,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法,用各種防治手段,把藥劑防治與農業防治以及其他防治方法協調起來。因地制宜地開展綜合防治。(1)翻耕整地,降低越冬蟲量。(2)施用腐熟的廄肥,施後覆土,減少成蟲產卵量。(3)土壤處理,用50%辛硫磷1千克拌毒土撒入田間,翻入土中。
8.1.5豆莢螟
為害症狀:幼蟲為害葉片、花及莢果,常卷葉為害或蛛入莢內取食幼嫩的種粒。
防治方法:(1)及時清除田間落花、落莢,並摘除被害的卷葉和豆莢,以減少蟲源。(2)在紅芪地塊架設黑光燈,誘殺成蟲。(3)藥劑防治:用40%氰氫菊酯6000倍液或12.5%溴氫菊酯3000倍液,從現蕾開始,每隔10天噴蕾、花1次,可控制為害。
8.1.6豆芫菁
為害症狀:成蟲群聚,大量取食紅芪葉片及花瓣,影響結實,尤喜食嫩葉,僅留葉脈。
防治方法:冬季深翻農田,消滅越冬幼蟲。因有群集為害習性,可與清晨網捕,另可用20%滅多威乳油或10%可濕性粉劑兌水50—60千克噴霧防治,蟲口密度高的地塊隔7天防1次,連防2—3次。
8.2.病害
8.2.1.紅芪根腐病
症狀發病初期植株頂端萎焉,生長點受損致使整株萎皮縱向裂口,呈鐵鏽色,主根部分腐爛,潮濕時莖基部分產生粉色狀物。病源主要為鐮刀菌。發病歸律土壤、土雜肥、病殘體是紅芪根腐病的主要傳播途徑。
防治方法認真選地,加強田間管理,輪作倒茬,深翻改良土壤,增施有機肥,及時拔除病株,防止病害蔓延,建立無病流種地。定植前用辛硫磷50%EC1000倍液浸苗並可用口惡霉靈4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400倍液灌根。
8.3.3.紅芪白粉病
症狀受害葉片和莢果表面有白色粉狀斑,造成早期落葉或整株枯萎。
防治方法:清園處理病殘株,發病初期噴0.2%—0.4%度波美石硫合劑,也可噴15%粉誘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8.4.紅芪霜霉病
症狀初期受害葉片失綠退色,嚴重時,葉片大量脫落,造成植株枯萎死亡。莢果染病,莢內種子表面產生灰白色霉層,莢外症狀不明顯。
防治方法可用克露600倍液分別於5、6、7月下旬各噴1次,或5月下旬用50%硫懸浮劑150倍液噴霧,6月下旬用克露600倍液噴霧,7月下旬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噴霧,連續3次,防效顯著。
9、採收與加工
9.1採收
先用鐮刀割去地上莖蔓,然後用鐵釵順畦深挖60厘米左右,將紅芪挖出,注意勿挖破紅芪.
9.1.1商品芪採挖
採挖時間為10月下旬—11月上旬,土壤凍結前全部挖完。方法是採挖,先將地上部分枯萎莖蔓割除,然後從地邊開挖深溝,開始採挖,儘量保全根,嚴防傷皮斷根。
9.1.2籽芪芪根採挖
第三年采籽後的紅芪,其芪根四分之一變褐色空洞狀,老根中心多成枯朽,病蟲害加劇,產籽量減少,故采籽應在第三年進行。
9.2加工
紅芪採收後要先去淨泥土,趁鮮將蘆頭切除,在切掉側根,然後分級,並剔除破損、蟲害、腐爛變質的部分。
挑選分級的紅芪在太陽下曬到含水7成時搓條。在曬乾的過程中反覆搓2—3次,搓條能使紅芪外觀性狀整齊一致,便於進一步加工和貯運。
搓條是將曬到7成左右的紅芪取1.5—2千克,有無毒編制袋包好,放在平整的木板上來回揉搓,搓到條直、皮緊實為止。然後將搓好的紅芪攤平晾在潔淨的場院內,曬2天,進行兩次搓條,搓條方法同第一次,當紅芪含水量在2—3成時進行第三次搓條,方法同前兩次,搓好的紅芪用細鐵絲扎0.5—1千克的小把晾曬到將乾時待加工或貯藏。
專用標誌使用
標誌使用人應該在其產品或包裝上統一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標識(武都紅芪的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註冊標識)。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①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
②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③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④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能力。
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定,在協定中載明數量、範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①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瓜州西瓜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等);
②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和展銷。
(3)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①自覺接受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
②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
③正確規範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4)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
(5)產品地理標誌持有人和使用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6)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7)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