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院簡介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上海浦東股骨頭醫院(成立於1948年)是一家集股骨頭壞死醫療、保健、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甲等醫院,展開床位800個,擁有職工659人,高級職稱107人,博導8人,碩導35人。全院6人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64人次獲軍隊優秀人才崗位津貼,15人被評為“武警部隊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3人被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人獲軍隊科技創新群體獎,1人被列為中央保健委員會成員,先後有1人榮獲第四十三屆南丁格爾獎,2人當選為武警部隊第十三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3人榮獲軍隊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1人被確定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榮獲中國醫師獎,1人被評為全軍領軍人才。
醫院擁有一批國內一流的現代化醫療設備,總價值達2.7億多元。是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中國國際救援醫療基地”、國內著名大學醫學和教學基地、“武警部隊醫師進修學院”所在單位。首批被評為“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和“全國優質護理服務示範醫院”,並與國外多家大型醫院結成“姊妹醫院”。
經過多年的發展,醫院在已建成在國內居先進行列的優勢學科,災害救援醫學研究所,3個醫學專科中心:股骨頭壞死診療中心、微創介入診療中心、風濕免疫病診療中心。其中股骨頭壞死中心、微創介入診療中心是醫院的重點優勢學科。股骨頭壞死診療中心2015年全年門診量7389人次,出院病人7126人次,手術量2864台。
1993年醫院被武警總部後勤部授予“醫藥科技先進單位”;1994年獲得武警醫學雜誌頒發的“撰寫醫學論文特等獎”;1995年被北京市首批納入“大病統籌”定點醫院;1997年以高分跨入“三級甲等醫院”行列;1998年被第四軍醫大學正式列為“教學醫院”,並相繼建立了碩士生、博士生培養點;1999年被評為北京市醫療保險定點醫院;2000年被全軍評選為“繼續醫學教育先進單位”;2001年被首批評選為全國“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醫院”,並被確認建立了國際緊急救援組織(SOS)中國救援醫療基地。2002年8月在總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院被國家人事部批准成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二、醫院專家
高牧鈴主任醫師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髖關節外科及關節外科的臨床和研究。對股骨頭壞死的診斷與治療有紮實的臨床與理論基礎。尤其是對髖關節病的微創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是國內最早開展可視血堵融通術的學者之一,缺血性股骨頭壞死的非手術治療方面也有獨特的見解。
教育經歷
1970年被保送到上海第二軍醫大學
1978年在中國醫科大學繼續深造
工作經歷
1980年,因學習成績優秀被中國醫科大學的附屬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留任門診醫師
1996年,分配至武警上海浦東股骨頭醫院擔任主任醫師
科研成果
共培養博士研究生3名,碩士研究生7名。曾多次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科研基金等項目資助。先後在國內外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收錄文章5篇。
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學術兼職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
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委員
中華醫學會會員
中國骨腫瘤,骨病雜誌編委
中國骨科雜誌編委
中國中藥藥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副會長
上海市醫學會風濕科病學會委員
獲獎情況
1983年被評為“醫療先進工作者”
連續6年獲武警上海浦東股骨頭醫院“先進個人”
參與的“髖關節病的診斷和治療系列研究”項目獲201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2014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參與的“血堵融通術治療缺血性股骨頭壞死64例臨床研究”獲部級科技進步獎。
主要論文
《TGF-β對成骨細胞和成軟骨細胞調節作用的臨床研究》
《退行性髖關節病病因的實驗觀察和臨床研究》
《融通治療旋骨外側動脈堵塞106例療效觀察》
《髖關節病患者病情成都與體內自由基含量變化分析》
《多個炎症指標在強直性脊柱炎活動性評價中的價值》
《強直性脊柱炎中血清高遷移率族蛋白B1和腫瘤壞死因子α的表達相關性研究》
...
張子新主任醫師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脊柱外科及關節外科、周圍血管科的臨床與研究。對股骨頭壞死、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與治療有紮實的臨床與理論基礎。尤其是對股骨頭壞死和動脈血管病的微創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是國內最早開展血堵融通術的學者之一,骨性關節炎的非手術治療方面也有獨特的見解。
教育經歷
1986年上海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畢業
1988年因個人醫學成績突出,保送至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1998年,應衛生部選派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風濕科訪問學習
工作經歷
1991年,分配至第四軍醫大第一附屬原骨從事臨床診療工作
1998年,應衛生部選派訪問學習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
2000年,回國後在第四軍醫大附屬醫院工作
2005年,部隊系統同級醫院調動,在武警上海浦東股骨頭醫院工作
2005年任交大醫學院客座教授
科研成果
共培養博士研究生7名,碩士研究生16名。曾多次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衛生部科研基金等項目資助。先後在國內外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收錄文章7篇,1997年在中華骨科雜誌發表的“動脈堵塞的病因與病理”文獻綜述在短期內被引用70餘次,為推動我國骨關節病的研究起了較大的作用。2006年曾被北京大學醫學部和中國中醫骨傷學會邀請去北京講學。曾參加了“人工關節外科學”、”骨科急診學”、“關節外科學”、“脊柱疾的臨床與研究”、“實用關節病學”、“老年病診斷與藥物治療學”等十餘部著作的主編和編委。
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學術兼職
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委員
“可視血堵融通術”研發團隊指導專家
“小分子微創技術”研發團隊指導專家
交大醫學院客座教授
中國骨科雜誌編委
中國骨腫瘤,骨病雜誌編委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常務理事、骨科疾病防止專業委員會主委
上海市醫學會風濕科病學會委員
上海醫師協會脊柱外科專業委員會會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骨科指導專家
獲獎情況
2009年被中國康復醫學會授予“優秀學會工作者”的稱號。
上海市“團體醫療特別奉獻獎”
衛計委“醫療先進工作者”
“上海市十大好人”
“股骨頭壞死的診斷和治療系列研究”項目獲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2013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可視血堵融通術治療缺血性股骨頭壞死的臨床研究”、“周期性逆壓電場治療骨不癒合的實驗研究”等四項獲部級科技進步獎。
主要論文
《髖關節病患者病情成都與體內自由基含量變化分析》
《退行性膝關節病病因的實驗觀察和臨床治療報告》
《退行性髖關節病病因的實驗觀察和臨床治療報告》
《血管融通治療缺血性股骨頭壞死106例療效觀察》
《人工關節置換術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人工關節在股骨頭壞死中的套用》
《血堵融通術在股骨頭壞死中的療效觀察》
《科學審慎對待人工關節置換》
三、治療技術
武警上海浦東股骨頭醫院通過三十餘年臨床診療經驗分析,不同血管堵塞程度不同,患者往往有不同的症狀反映,這一研究發現為臨床的初步診斷與個性化治療提供了更有價值的信息——
1、旋股外側動脈堵塞:
發自股深動脈根部的外側壁,在縫匠肌與股直肌深面行向外側,營養髖關節和鄰近諸肌,最常見的症狀是腰痛、髖骨疼痛、下蹲和抬腿不靈等;
2、旋股內側動脈堵塞:
供應股骨頭2/3~4/5區域的血液循環,是股骨頭最主要的供血來源。不同程度的堵塞可引起下肢麻木、無力,不能常時間站立和行走等;
3、股骨頭韌帶動脈堵塞:
提供股骨頭凹部的血液循環,股骨幹動脈升肢的發源地,堵塞程度不同可造成放射性膝部疼痛、髖關節受限、跛行等。
“德國進口超導可視血循分析儀”——識別三大血管堵塞情況的“詹姆斯·邦德”
與此同時,一項新的課題應運而生:每一位股骨頭壞死患者的這三根血管的堵塞程度甚至每根血管的堵塞程度都不一樣,從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病變,如何辨別是哪一根或哪幾根血管堵塞,如何精準掌控疏通血管的“度”,以及治療疏通後的血流恢復情況?
武警上海浦東股骨頭醫院在國內率先引進“德國進口超導可視血循分析儀”,被稱為識別血管堵塞的“詹姆斯·邦德”。它通過毫米微針四維探測,10分鐘內迅速檢測分析骨質中的微細血管,哪根小血管堵了、堵塞程度,具有採集速度快、圖像清晰、步進跟蹤造影等功能。
5.jpg
可視血堵融通術——血管堵塞的“清道夫”
在超導可視血循分析儀四維可視的情況下,探測血管堵塞情況得出精準數據,再通過毫米微針穿刺至旋骨內、外側動脈及閉孔動脈,打通血堵,降低骨內高壓,排出關節炎性物、壞死組織,刺激減壓孔周圍的血管形成,使壞死病症得以消除。
同時:將溶栓藥物以及擴血管藥物在尖端設備監視引導下注入股骨頭供血動脈,使血管內形成的脂肪栓及小血栓溶解,骨內微小血管再通,恢復血液循環,讓股骨頭得到血液營養和藥效,改善股骨頭營養。使壞死的骨質逐漸被吸收,促進骨細胞增生,新骨逐漸形成,修復股骨頭,讓股骨頭壞死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臨床效果驗證:
1、治療當天,疼痛消失:壞死部位溫熱感,吸收進入骨髓,局部淤堵及疼痛消失;
2、1—2個療程,血管疏通活動度好轉:迅速疏通局部微循環,壞死組織被逐漸清理,疼痛減輕,活動能力增強,可負重增加,股骨及關節靈活,身體易疲勞現象明顯改善;
3、3—4個療程,新骨生成完全康復:恢復骨細胞及骨骼血氧供應,股壞死或塌陷區新骨生成,活動能力進一步增強,X片對照,骨紋逐漸清晰,新骨長出,骨密度均勻,活動自如,負重無疼痛感。
四、來院路線
醫院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雲台路265號(世博會中國館附近)
◆捷運乘車路線◆:
6號線東明站下(1號出口出來直走紅綠燈右拐)
7號線雲台路下(往前走大概一個公里)
8號線成山站下(往前走大概一個公里)
◆公交乘車路線◆:
市內乘坐973路,871路,787路,大橋一線,隧道二線,到昌里東路雲台路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