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少年
武克·卡拉季奇Andrija Kačić Miošić (1787-1864), 塞爾維亞民族復興運動活動家,文字改革家和文學家。1787年11月16日生於南斯拉夫群山起伏的特爾什契地區一個農民家庭。從8歲開始,生來體弱的小武克與當地同齡人一樣,夏天放牧,冬天偎在火爐旁傾聽民間歌手的哀綿之歌。不同的是他特別喜愛讀書。他先向自己的一個親戚學習認字和寫字。當他得到了一本識字課本後,天天帶它去放牧,經常攔住那些他認為識字熟文的過路人,特別是神甫和商人問字。他曾去鄰近村子裡的國小讀書,但是不久鼠疫橫行,國小解散了,武克就這樣在一生中只上了不到一年的國小,他的知識都是通過刻苦自學,在生活和鬥爭的實踐中獲得的。
反暴志士
1804年在塞爾維亞爆發了第一次農民大起義,在卡拉焦爾傑領導的英雄隊伍中很快就出現了年僅16的武克。他同士兵一起巡邏在德納河前哨陣地上,監視對岸土耳其侵略軍的動向。不久他當了卡拉焦爾傑的書記員,經常向許多起義領袖介紹和通報重要情況。這次起義曾一度取得很大勝利,收復了貝爾格勒、斯梅德雷沃和沙巴等重要城鎮。艱苦的戰地生活使武克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病,治療無效,不得不鋸去佝僂的左腿。當時武克只有22歲。從此以後,那根粗拙的木棍成為他不能分離的侶伴。武克曾這樣說過:“如果沒有拐棍,我有可能如同我的許多同齡人那樣死於土耳其人手中。而我的拐棍迫使我尋找寧靜,安閒地讀一些書,從容地把我耳聞目睹的事情一一記錄下來”。起義失敗後,他不得不離開祖國來到奧地利的都城維也納,後來又週遊歐洲列國。這時他已致力於發展和傳播祖國文化的事業了。
語言大師
武克首先從目不識丁的民間詩人、盲人歌手、說書人和廣大人民民眾中收集整理民間抒情詩歌、民間史詩、民間故事、趣味遊戲、諺語、童話、傳說,並在畢生之中出版了許多民間藝術小冊子,使民間創作文學化,得到記錄、提高和傳播。另一方面在深入社會實際和民間的過程中,收集、整理各地人民民眾共同使用的詞語和語法,改革、創造和統一構成詞語的字母,加以推廣。經過一段時間嘔心瀝血的努力後,1814年武克在維也納出版了第一部民間詩集和第一部塞爾維亞語語法書,印刷了第一批經過改革後的字母表。1818年出版了第一部《塞爾維亞語字典》。武克在這些書籍里,對塞爾維亞語的讀法和書寫法作了重大的改革。他採用了表音文字書寫的原則(一般稱為正字法),即怎么念就怎么寫,怎么寫就怎么念,每一個音都有自己的符號即一個字母,每一個字母都有也只有一個發音。他去掉了18個沒有發音或多餘的字母,根據需要又創造了6個字母。這樣,南斯拉夫至今仍在使用的字母表共有30個字母組成,表達了他們講話中的所有發音。這個簡單而完善的字母表,使每個普通的南斯拉夫人只要用上幾天時間就能學會讀和寫。南斯拉夫認為,這個聰明而正確的書寫方法,是他們可以在世界上引以為自豪的,因為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至今仍在艱巨地進行著這項文字改革。
武克不只是以文字改革的功勳彪炳南斯拉夫史冊,他的偉大建樹是多方面的。一位英國評論家認為,武克作了大量的收集、加工、出版工作,“使塞爾維亞的民間詩歌以最吸引人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風貌”,為整個歐洲所了解。連著名的歐洲文豪歌德等人也為武克整理的民間詩歌優美動聽而興奮,俄羅斯 詩人普希金也是塞爾維亞民歌的崇拜者和翻譯者。
武克直接來自農村,他很早就開始注意收集並整理民族習慣、信仰、傳說故事和所有其它屬於民俗的東西。他出版的《塞爾維亞人民的生活和習慣》一書中,包含近二百種風俗習慣和信仰,描述了與南斯拉夫民族有關的傳統,南斯拉夫人民的舞蹈及其生活、社會關係和一般機構、各種社會現象、衣食住行 等生活方式……為以後的學者進一步研究南斯拉夫的民俗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
他還用改革後的文字翻譯了《聖經》,撰寫了歷史著作和其他作品。1828年他返回塞爾維亞,任立法會議委員和貝爾格勒法院主席。他的正字法於1868年在塞爾維亞得到確認,沿用至今。卡拉季奇的事業對於喚起民族意識和開展反對異族統治的鬥爭起了積極的作用。卒於1864年2月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1787年為武科·卡拉季奇年。1964年,在武科·卡拉季奇逝世100周年時,塞爾維亞成立了“武科·卡拉季奇文學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