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群

武當山群位於陝西白河黃龍洞剖面(下部)和湖北房縣解家河剖面(上部),為複合層型。

地層名稱:武當山群

地層名稱(英文):Wudangshan Gr

階代碼:Pt2

地區代碼1:25

命名:

1930年李捷、朱森命名。命名地點為湖北西北部武當山區,參考剖面位於陝西白河黃龍洞剖面(下部)和湖北房縣解家河剖面(上部),為複合層型

沿革:

李捷、朱森1930年在武當山首次命名武當片岩後,地質部丹江口水文工程地質隊改稱武當系和鄖陽系;北京地質學院1962年改稱武當群,並劃分為上、下武當群,建立七個組;陝西區測隊(1959、1966)將北京地質學院劃分的上武當群改稱耀嶺河群,下武當群稱鄖西群;《湖北區域地層表》編寫組(1965)又改稱兩鄖群。至80年代後,郝用威等(1982)、劉興義等(1984)稱武當山群,在時代歸屬(古元古代、中元古代、震旦紀)、內部劃分、上下關係等方面,提出了不同意見及名稱;湖北區調所自下而上分為姚坪組、楊坪組、雙台組,時代歸於中元古代;王宗合(1989)自下而上劃分為樓台組、擋魚河組、楊坪組,並將後者歸於新元古代。90年代天津地礦所、湖北區調所、鄂西北地質隊等單位對構造-岩石地層的研究和剪下滑脫面的發現,深化了對該群的認識,湖北區調所重新厘定了該群,為耀嶺河組之下的一套中淺變質岩,共分兩套,下部為變沉積岩楊坪組,上部為變火山沉積岩雙台組;天津地礦所、鄂西北地質隊等提出上述變火山岩組、變沉積岩組的其它名稱,二岩組之上下關係亦與區測隊意見相反;陳公信等(1996)將上述層位關係不清的地層改稱武當岩群,內部劃分為兩個非正式地層單位,即變質火山岩岩組與變質沉積岩岩組,分別選定了其代表性剖面,作為複合層型並採用天津地礦所和鄂西北地質隊的意見,將變火山—沉積岩組暫置於下部,變沉積岩組置於其上,將其時代改歸中元古代。

特徵:

為武當山區伏於耀嶺河組之下的一套中淺變質岩系。主要岩性包括絹雲石英片岩、鈉長片岩、陽起片岩、綠泥石英片岩、變粒岩、石英岩、變長石石英砂岩、變粉砂岩及結晶灰岩、大理岩、含炭質片岩、磷灰石岩等,可分為變火山岩和變沉積岩兩個非正式組級單位。變火山岩組(暫置下部,以陝西白河等地區最為典型):其下部為含晶屑的變質凝灰岩與鈉長淺粒岩,多變為各種中淺變質片岩,夾少量凝灰砂岩、粉砂岩等夾層;中部以變沉積凝灰岩為主夾凝灰砂岩、粉砂岩、粘土岩等;上部以變火山熔岩為主夾變凝灰岩並夾有較多的凝灰砂岩、變粉砂岩、粘土岩,還有含炭、磷、鈣質的粘土岩、矽質岩及大理岩的不穩定夾層和透鏡體,在頂部常可見有一層變凝灰質礫岩或含礫火山凝灰岩(通常稱為界牌埡礫岩)。變沉積岩組:主要由厚層—塊狀的變質長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及粘土質砂岩等互層組成,中夾含炭質、磷質條帶狀粘土岩或粉砂岩,其上覆為耀嶺河組礫岩及火山岩,二者接觸面多為韌性剪下(滑脫)面,尚難見到清楚的不整合接觸面,下部未見底。武當山群厚度各地不一,武當山區出露最厚,可達8600m。該群變沉積岩組富含微古植物 Leiominuscula, Margominuscula, Quadratimorpha, Lophominuscula, Trematosphaeridium, Lignum, Macroptycha, Nucellospaeridium, Archaeodiscina, Synsphaeridium, Taeniatum, Protonucellosphaera, Asperatopsophosphera等屬。其同位素年齡據天津地礦所與鄂西北隊(1993)研究,認為變火山岩組成岩年齡為(1935±71)Ma、(1967±3)Ma;變沉積岩年齡採用1090~1252Ma,故其時代歸屬古元古—中元古代。湖北地礦局陳公信等(1996)根據鄖西茶店地區變火山岩的Sm-Nd法測年,測定為(1341±20)Ma至(1488±19)Ma及(1±65)Ma以及竹山區的變火山岩全岩Pb-Pb樣品數據為1235~1275Ma,認為武當山群的形成時代為中元古代。變沉積岩介於1400~800Ma之間,歸屬中—新元古代。廣布於武當山地區,構成武當山的主體,並出露於桐柏山南坡、南秦嶺鄖西一帶及隨州、棗陽、廣水等地。

備考:

武當山群的時限及變火山岩、變沉積岩等內部劃分和上下層位關係仍有待於今後進一步研究,本典暫按變火山岩組在下,變沉積岩組在上,時代為中元古代的意見處理。除武當山地區外,大洪山、隨縣、鄖西等地先後多次調查,意見和命名各有不同,均屬同物異名(或層位大致相當),如:鄖西群、隨縣群、鄖陽群、紅安群應山群、兩鄖群、打鼓石群、京山群、大狼山群等。

編撰者:高振家、陳晉鑣

作者1:陳公信

年份1:1996

系名:中元古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