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義公園是為紀念辛亥革命及兼顧首義傷殘軍人生活而修建的。1921年由首義人士夏道南等人倡議,1923年開始籌建。初建於武昌蛇山西端南麓,東起文廟(今第十中學,西至臬水巷,北止陳友諒墓,南臨大成路乃園遺址附近。1924年修復陳友諒墓及墓前“三楚雄風”牌坊、墓旁雙亭,墓東建中山紀念堂,在大成路文廟與武當宮之間修建公園大門,豎有“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紀念坊”。以後陸續建黃興銅像、孫中山紀念碑、共和舞台和遊藝社(今黃鶴劇場、漢興大戲院、茶亭等,並修通上山的石級道路,使與山上的奧略樓相連結。此公園為武漢最早不收門票的公園。
首義公園範圍不清,景觀簡陋,且由首義負傷軍人經營,管理不善。1932年,湖北省政府將蛇山全部闢為武昌公園,取消首義公園。武昌公園雖設有管理所,但管理仍無起色,致使公園荒廢。1935年,武昌公園又改稱首義公園(含整個蛇山範圍。抗日戰爭時改稱蛇山公園,並在蛇山橋兩旁刻有“蛇山公園”字樣。1938年武漢淪陷後,公園一度荒蕪。抗戰勝利後,1946年6月經湖北省參議會提議,將蛇山公園再度改稱首義公園,延用至今。
解放前,蛇山被用作軍事上據守的陣地,除奧略樓一角可供遊覽外,其他各處滿布碉堡與壕溝,景色淒涼。
解放後,該園由軍管會接管,進行全面整修,先填平壕溝築路,再進行植樹造林。1950年3月在華中大學、華中農學院、湖北省軍區等39個單位的大力協作下,種植5萬餘株側柏,現已繁茂成林。建設武漢長江大橋時,拆遷胖像宗塔、涌月台、禹碑、碑廊、黃興銅像等。該園轉移到武昌路以東的“抱冰堂”一帶,大門移到武珞路,與湖北省圖書館緊鄰。陳友諒墓、黃鶴樓茶社等仍由該園管理。園內有“梅廊”、“抱冰堂”、“岳飛亭”、“和平亭”、養魚池、小橋等景點。
1981年為紀念辛亥首義70周年,國家特撥出專款在蛇山南坡“抱冰堂”與“梅廊”之間,修建高達11米由花崗岩砌成的紀念碑,碑身正面鐫刻葉劍英題寫的“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紀念碑”,碑座上刻文表述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的經過及偉大功績。
全園面積為16.6公頃。1988年有各種樹木70種24732株。花卉以蘭花為主,還有多漿植物、杜鵑及樹樁盆景等,約3000餘盆。該園原屬市園林部門管轄,1958年冬下放至武昌區園林部門管轄。
相關詞條
-
首義公園
首義公園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蛇山上,隸屬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武昌首義文化旅遊區 ,始建於1923年。為16.6公頃。是目前武漢市唯一的以辛亥革命為主...
歷史沿革 首義文化 旅遊景點 旅遊信息 所獲榮譽 -
武漢首義
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首義、武漢首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黃花崗...
背景 起因 經過 結果 影響 -
如家快捷酒店(武漢中山路黃鶴樓首義公園店)
-
首義
首義,指首先起義。見《藝文類聚》卷十三引 南朝 宋 顏延之《武帝謚議》:“首馳風,一鼓靜亂。”
詞語解釋 概述 武昌首義遺蹟 首義十八景 -
首義文化廣場
江灘作為“江城武漢”的代表,在二十一世紀頭十年發揮了重要的城市名片作用。 而在未來,新首義廣場將作為“人文武漢”的代表,成為武漢城市“品牌”的全新代言,...
-
首義園
首義園位於武昌彭劉楊路,面積過3萬平方米,全部採用清未明初具有濃郁楚韻的特色仿古建築,是集娛樂、休閒於一體“都市廟會”。園內集中湖北特色小吃和全國較有影...
園區簡介 園區概況 園區景色 主要景點 歷史發展 -
首義十八景
13、孫中山先生紀念碑紀念碑位於武昌蛇山首義公園內。 16、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紀念碑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紀念碑,市級文保單位,位於蛇山中部首義公園內。 蛇山炮...
首義十八景 -
首義廣場
首義廣場是位於武昌閱馬場的一個廣場,總面積5.42萬平方米。該廣場地處武昌區黃鶴樓街辦事處轄域,東臨武昌路、楚善街,南至張之洞路,西接體育街,北至黃鶴樓東路。
交通信息 主要景點 廣場簡介 建造標準 歡樂城年底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