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是一個在1996年成立的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是在1996年成立。

機構簡介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是在1996年成立的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的基礎上,於1999年組建而成。
2000年,被批准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普通高校)。
2005年,又被教育部批准為“985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型創新基地”。
中心是一個跨學科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學術機構,涵蓋文、史、哲三個一級學科,下設中國傳統文化綜合研究室、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究室、荊楚文化研究室和《人文論叢》編輯部,辦有《人文論叢》輯刊。中心現有專職研究人員22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人,講師1人;校內兼職教授8人;另外聘請5位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兼職教授,並聘請十餘位中外知名學者為顧問。
中心是國內外學者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平台,也是面向國內外招收中國傳統文化相關專業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培養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高級專門人才的基地。

研究中心概況

一、基本情況

該校文、史、哲、外語、圖書館學科長期以來在學術上相互滲透,形成了以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為中心的學術交流和協作關係,並且在楚文化研究和明清文化史研究方面形成一定的優勢。鑒於這種情況,學校於1996年4月成立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這就是本申報機構--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的前身。
本中心為跨學科研究中國文化的機構,涉及歷史、哲學、文學等學科,下設中國社會變遷與文化轉型研究室、中國思想文化研究室、楚文化與楚地出土文獻研究室等機構,辦有《人文論叢》輯刊。全中心現有專職科研教學人員1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5人,講師1人;校內兼職人員5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名。在校內專兼職人員中,共有16人分別從英國、德國、中國復旦、華中師大及武大獲得博士學位。科研隊伍年齡結構合理,以中青年為主,富有朝氣和敬業精神,高職稱和高學歷者較多,科研能力強。這支隊伍精明強幹,善於深入學術前沿,從事綜合性、創發性的研究。在人員配製上,我們注意突出中國文化研究的綜合、交叉、邊緣學科的優勢和互補。我們聘請了國內外的知名專家擔任我中心的兼職教授,如北京大學的陳來教授、復旦大學的王振忠教授、中山大學的李宗桂教授、荊州博物館的彭浩研究員和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工藤元男教授等。蕭 父教授為我中心顧問。我們還聘請了十數名中外知名學者為顧問。 經過四年的努力,本中心的硬體設施具有相當規模。此次重新組建本中心,學校在用房相當緊張的情況下,仍毅然騰出人文館(逸夫樓)東側五樓和七樓之全部及九樓之大部,專門供我中心做辦公用房和資料用房,面積已逾500平方米。中心現有電腦 台,科研人員人手一台(均在家使用),已出現了辦公自動化的趨勢,辦公室擁有電腦32台,傳真機2台,印表機4台,掃瞄器3台,複印機2 台,伺服器2部,網路交換器1部,UPS10個,各專兼職人員均已上網,人均終端數為1.2個。除了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和文、史、哲三個資料室的圖書資料外,本中心還購置了更加專業化的圖書資料6100冊,中文報刊71種,外文報刊34種,基本上能夠滿足需要。我中心在利用圖書資料方面得天獨厚。所在的人文館(逸夫樓)有四個相當豐富、實用且又集中的圖書資料庫,它們分別是:(一)學校圖書館的分館--國家教育部武漢大學文獻信息中心,其中有西文原版書近38000冊,現刊及報紙500餘種,文科工具書4000餘冊港台報刊40餘種;(二)哲學系資料室,其中有中文圖書54550冊,外文圖書7140冊;中文期刊677種;外文期刊224種;(三)歷史系資料室,中外圖書8.0000萬冊,中外港台期刊270種;(四)中文系資料室,中外圖書6萬冊,合訂本期刊1萬冊,港台書1000冊。此外,距離人文館不遠處,還有校圖書館特藏部,其中有線裝書 冊。所有這些,使我中心專兼研究人員在借閱圖書資料方面十分方便。如果本中心能夠被批准為國家重點科研基地,將能使我中心的研究設施上一個更高的台階,邁向世界一流水平。
我中心以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特別是其中的中國古代史博士點)、中國哲學博士點、中國語言與文字學和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點為依託,培養中國文化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我中心主辦的《人文論叢》輯刊(目前已出版四輯),以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成果為主,並在研究中國人文精神和中國文化轉型上獨具一格,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一定的聲望並具有一定的影響。

二、科研與獲獎

中心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為重心。全中心相繼承擔國家、國家教育部和省級重點項目、國際資助重大科研課題、企業委託課題等45項(其中專職人員29項,兼職人員16項),如國家社科項目“戰國時期楚系簡牘的綜合研究”、“近50 年出土之哲學文獻與中國哲學史”、“清代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研究”、“從國門打開到甲午戰爭前中日西學傳入之比較”、“20世紀中國哲學學派與思潮”、“中國20世紀文學與外國文學的相互關係研究”等;教育部社科及教學研究項目9項,如“中國古代哲學與日本現代化”、“清代鹽業管理與鹽業政策研究”、“傳統哲學的人文精神與人生智慧”等;省級重點項目4項,如“古今中西之間--中國文化及社會的近代轉型”、“楚國簡牘的綜合研究”、“英國近代文化中的清教精神與英國的近代化”等;外資項目3項,如“近代日本人的禹域踏查研究”、“丸山真男的近世日本思想史研究”等。專兼職科研人員總計獲得各項科研經費 萬元。自1996年以來,全中心已正式出版學術著作58部(含合作完成,其中專職38部,兼職20部),蕭 父的《明清啟蒙學術流變》、《吹沙二集》、馮天瑜的《明清文化史散論》(第2版)、《人文論衡》、陳偉的《包山楚簡初探》、郭齊勇與吳根友的《諸子學志》、陳鋒等的《中國俸祿制度研究》、楊華的《先秦禮樂文化》、昌切的《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脈》等專著出版後,引起了同行專家的稱讚和關注。其中馮天瑜的《東亞智慧與可持續發展》、李工真的《德意志道路--德國現代化研究》還受到了國家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本中心以第一署名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28篇,其中專職243篇,兼職85篇;其中國內刊物319篇,國外刊物9篇。蕭 父、馮天瑜、郭齊勇、龍泉明等論文多次為《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有影響的二次文獻轉載;徐少華、彭富春、李少軍等分別以英、德、日文在國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陳鋒、張建民、陳文新、李維武、吳根友等在國內專業刊物上發表的論文,深受同行專家的好評。
近四年來,專兼職人員共有17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其中專職人員獲獎9項(省部級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其他獎3項),兼職人員獲獎8項(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其他獎項1項),其學術成就,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三、教學與人才培養

中心以學術研究為主,同時也進行高級人才的培養。為研究生、本科生開設了有關中國文化的各門課程,如馮天瑜教授為博士生開設的“中國文化史”、“元典精神與文化”、“明清文化史”及“文化史研究方法論”,郭齊勇教授為碩士生和博士生開設的“儒家哲學”、“哲學史方法論”,陳偉教授為碩士生和博士生開設的“楚地出土文獻研讀”、“先秦歷史地理與文化研究專題”,徐少華教授為碩士生及博士生開設的“楚文化研究”,陳鋒教授為碩士生及博士生開設的“清代經濟史”、“清代財政史”,張建民教授開設的“中國經濟思想史專題”、“區域社會史研究”,陳文新教授開設的“明清文學專題研究”,李維武教授開設的“人文科學概論”,謝貴安開設的“中國文化史史料介紹”,楊華開設的“先秦文化史”,等等。自1996年以來,本中心的專兼職研究人員(註:是否不包括校外兼職人員?另還需要加入今年招收的研究生)招收碩士83名(其中專職人員招收46名,兼職人員招收37人),博士研究生64名(其中專職人員招收33人,兼職人員招收31人),其中33名碩士(專職招收的23名,兼職招收的10名)和19名博士(專職招收的13人,兼職招收的6人)已經畢業並獲學位,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如馮天瑜教授的博士生段超,已承擔了國家民委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少數民族傳統教育思想及其在當今的套用”,並已於2000年9月出版了《土家族文化史》專著,受到了同行學者的好評。郭齊勇教授的博士生丁為祥的博士論文《張載哲學研究》、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均得到學術界好評,並將於今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中心還接受了多名國內訪問學者。事實說明,本中心正逐步成為國內培養中國文化高級專門人才和國內同行研習中國文化的重要基地。

中心項目

項目名稱 主持人 研究狀況
2001 15至20世紀長江流域的經濟、社會與文化變遷 陳 鋒 完成
2001 戰國楚簡綜合整理與研究 陳 偉 完成
2002 明中葉以降中國文化內部現代性因素研究 馮天瑜 完成
2002 宋明時期長江中游的儒學研究 郭齊勇 完成
2003 16-19世紀的文學進程與中國思想文化變遷 陳文新 完成
2003 歷史時期長江中游地區人類活動與社會變遷 張建民 在研
2004 出土簡帛與中國古代禮制研究 楊 華 在研
2004 戴震與18世紀中國哲學的語言學轉向 吳根友 在研
2005 19-20世紀中國哲學由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的轉變 李維武 在研
2005 楚國歷史地理與文化研究 徐少華 在研
2006 實錄修撰與中國傳統史學流變 謝貴安 在研
2006 明清以來中國文學的現代性研究 昌 切 在研
2007 中國古代哲學在日本的傳播與影響 徐水生 在研
2007 清代以降長江中游農村社會及文化變遷 任放 在研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