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現有3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100餘人;全校在職教職工112人,含各級學科帶頭人23人,國家級學 會會員3人,數學奧賽國家一級教練員2人,省市師德先進教師9人,市區優秀(青年)教師10人,青年崗位能手9 人;中學高級教師42人,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其中研究生學歷教師4人。
目前,武漢市十一學校“更名”為十一初級中學。今後,這所學校將與省級示範高中———武漢十一高中“結親”,實現“抱團”式發展。 十一國中是武漢首批公辦民助的改制學校之一,成立於1997年。10年前,武漢市十一中初、高中剝離,該校國中部和凌雲中學整合,成立了武漢市十一學校。
學校重點級別:湖北省重點高中
武漢市第十一中學建校於1954年。是解放後黨和政府創辦的第一批中學中的一所,1982年定為武漢市重點中學。1994年被武漢市政府首批命名為綜合辦學水平先進學校。1999年被湖北省政府命名為省級示範學校。
學校占地面積32589平方米,建有12950平方米的教學綜合樓,2774平方米的實驗大樓,6400平方米的體育館和有綠草如茵田徑場及環形塑膠跑道。學校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布局合理,是武漢市花園式學校,武漢市校園文化建設十佳學校,湖北省園林式學校。現有30個教學班,1600名學生,140多名教職工,是一所全日制的單設高中。多年來,學校在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懷和支持下,有了長足的發展,建成了教學、教研、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教學區。教學區內設有教學、實驗、科技、電教、藝術、網路信息、圖書閱覽、體育訓練等八個中心。雙向閉路電視教學系統的設定和校內微機聯網使學校辦學條件基本上達到了素質教育的要求。
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在最佳化常規管理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發展性教育”的辦學特色,初步構建了教育、教學、管理的三個模式。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得到了和諧發展,學生主體作用得到了較充分地發揮。學校高考升學率年年保持在100%,上省線率穩定在90%以上,上重點大學的比例超過60%;民眾性體育活動開展良好,體育競賽團體總分進入全市前四名;一大批學生藝術作品在國際、國內獲獎,學生自編、自演的節目多次在中央電視台播出;有三項科技發明獲國家專利,一項獲全國銀牌,近千條發明建議得到專家好評。學校有十餘名教師獲全國優秀教師、省特級教師稱號、有30多名市、區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教師、教師隊伍結構合理、綜合素質較高。
十一中人正在以嶄新的教育觀念、積極的進取精神、強烈的創新意識闊步邁向21世紀。
武漢市第十一中學位於漢水之濱,是一所重點單設高中。1994年被武漢市政府首批命名為綜合辦學水平先進學校。1999年被湖北省政府命名為省級示範學校。湖北省文明單位,武漢市對外開放學校。
學校的辦學宗旨是: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為了一切學生髮展。學區內設有教學、實驗、科技電教、藝術、網路信息、圖書閱覽、體育訓練等八個中心。雙向閉路電視教學系統的設定和校內微機聯網提升了教學現代化的檔次。學校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布局合理,是武漢市校園文化建設十佳學校,湖北省園林式學校。現有1800名學生,150多名教職工,其中有9名特級教師,62名高級教師,6名市級教育專家和拔尖人才,45名市、區學科帶頭人, 16名教師受到國家和省級表彰,一大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教師隊伍結構合理,綜合素質高。
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在最佳化常規管理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發展性教育”的辦學模式。發展性教育是一種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終生髮展的教育模式。它突出了學生的自主發展,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學生潛能得到較好發展。學校高考升學率100%,上重點大學的比例超過70%,多名學生保送進入全國名校。教育質量在全省名列前茅;民眾性體育活動開展良好,體育競賽團體總分進入全市前四名,二名選手達運動健將水平,四名選手達國家一級運動員標準;一大批學生藝術作品在國際、國內獲獎,學生自編、自演的節目多次在中央電視台播出;至九十年代初期,民眾性科技活動普遍開展,數千條發明建議得到專家好評,在全國科技創新大賽,頭腦奧林匹克競賽,生物與環境科學實踐活動中已有十一項科技發明獲國家專利,其中獲兩項全國金牌,四項全國銀牌,五項獲全國銅牌,學科競賽成績優異,近百人獲國家和省級獎勵;十多名優秀學生在校加入中國共產黨。
學校教科教研的風氣濃厚,“九五”期間有一個國家課題、兩個市級課題結題,一百多篇論文在全國、省、市刊物上發表,十·五期間承擔科研課題及子課題五項,均已開題啟動,被評為武漢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定為武漢教育科研實驗基地,湖北省教育科研實驗基地,湖北省教育科研五十強單位。
學校辦有全省一流的學生食堂,衛生、合理的膳食,對學生全天供應。學校已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德國有互派學生,交流訪問的定向聯繫。每年舉辦國際夏令營,並向有關國家和地區輸送一批合格學生。
當前,十一中正以穩、實、活、新、高的面貌,逐步向全國名校邁進。
升學情況:07年高考,學校一本上線率60%。近4年,學校有4名同學高考成績位居湖北省和武漢市的前十名,有20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17名學生被中科大錄取,5名學生被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錄取。其中,高飛同學獲50萬港幣獎學金。有6名學生被國外名校錄取,其中張燦同學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錄取,獲2萬美元獎學金,崔小龍同學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錄取,獲8萬美金獎學金。
相關詞條
-
武漢十一學校
武漢市十一學校創建於1997年8月,是武漢市第一批經省市教委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改制初級中學。位於國家級優秀文明小區--營北社區,校園占地面積5400m2,...
-
十一學校
北京市十一學校是北京市市重點學校,原為中央軍委子弟學校,1952年在周恩來、羅榮桓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親切關懷下建立,聶榮臻元帥用新中國的誕生日為學校命名。...
學校簡介 歷史沿革 郵政地址 辦學思想 師資力量 -
劉謙初[山東平度烈士]
劉謙初(1897年至1931年4月5日),原名劉德元,出生於山東省平度縣。五四運動爆發後,因積極宣傳愛國思想被反動當局勒令退學。1922年考入北京燕京大...
人物經歷 個人事跡 人物故事 -
武漢市十一學校
武漢市十一學校創建於1997年,8月是武漢市第一批經省市教委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改制初級中學。
學校簡介 辦學特色 學區規模 -
武漢三中
武漢市第三中學,創建於1905年,解放前即是聞名全省的“湖北省立漢陽高中”,解放後為武漢市重點中學。武漢市第三中學系湖北省示範高中,武漢市十所市區共管...
百科名片 學校簡介 地理位置 教學成果 名師風采 -
劉謙初
劉謙初(1897----1931),男,原名劉德元,字乾初,化名黃伯襄。山東平度人。毛澤東的親家,毛岸英之妻劉思齊之生父。1918年夏,考入濟南齊魯大學...
人物經歷 個人事跡 人物故事 -
武漢城市建設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
歷史沿革 辦學規模 學術科研 文化傳統 學校領導 -
田俊[北京十一學校副校長]
田俊:北京十一學校副校長,兼任高二學部主任、人力資源部主任。男,漢族,湖北黃岡人,大學本科, 中學高級教師。 田俊老師的師傅是已故著名物理特級教師方習鵬。
個人簡介 80後老師“難不倒” -
武漢軌道交通3號線
武漢軌道交通3號線全線位於地下,起於沌陽大道,經過6個城區到達宏圖大道,是連線漢口、漢陽的骨幹線路,也是第一條下穿漢江的捷運線路,穿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站點介紹 概況 建設意義 特點 建設及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