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黃花店

武清黃花店

黃花店位於舊縣城之南三十五里,永定河及龍河繞村而過,日久淤填,形成沃野一片地平如境。肥美的水土,養育了這裡的鄉民,也豐富了這裡的文化底蘊。

由來

遼太宗耶律德光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能征善戰的皇帝。他奪取幽州後,穩住陣腳。將幽州升為南京,屯兵武清一帶。待機南進。他在狩獵時發現渾河套中有一片高地春為遍地黃花,秋冬一片荒草,四面水圍,是一塊囚禁有犯者的絕好地方。便於會同六年(943)在黃花店建了一座“省抑宮”,在省抑宮巨大建築群的南面,還建了一座玉皇閣(即無梁閣),這是為被囚禁的嬪妃洗心革面、禱告、祝願、懺悔的場所。玉皇閣為四層建築,閣後牆刻有福、壽、康、寧四字,每層一字。玉皇閣平面為正方形。高十六米,四重出檐,歇山瓦頂,每層正面各開一個券門。閣內,有磨盤式的暗道直達穹窿頂;閣外,檐脊上蹲著栩栩如生的坐獸,檐兒下,排列整齊的洞窖里,數位神仙合十端坐,正中端坐玉皇大帝。檐角上,吊著十六個銅鈴,風吹叮咚,數里相聞。太宗崩後,世宗耶律阮繼承皇位。他便將政治上一貫與他有分歧並策劃與他爭皇位的述律太后,終身囚於省抑宮。後人便稱黃花店為“皇后店”。

元元統三年即至元元年(1335)順帝妥懽貼木耳即位後,其嬸母不答失里參與動搖皇位的宮廷鬥爭。“陰構奸臣,弗體朕意,儹太皇太后之號,跡其閨門之禍。離間骨肉,罪惡尤重,揆之大義,削去鴻名。”囚於皇后店“省抑宮”,不答失里於此壽終。

省抑宮歷經兵燹、水患、地震等災害早已無存。清光緒二十年(1894)七月二日,玉皇閣遭雷擊幾乎盡圮。用四年時間修葺至頂。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毀折平。1993年鄉政府在民眾的呼籲下,經鄉人民代表大會議決,原樣重修。

古塔凌雲

據清乾隆七年《武清縣誌》載,黃花店鎮西八里,解口村有一座寶塔,為武清六景之一。此塔不但高大雄偉,而且塔頂也不似一般塔頂下闊而上瘦;它是在雄渾的塔身上,形似扣著一口大鍋,實屬全國罕見。志載:解口村中,有塔高聳入雲每逢陰雨,氣象茫茫,僅見數級,甚為壯觀。此塔建築年代不詳,1939年傾圮。

舊時有官馬大道通此,州縣官吏,遊春、私訪、舉子進京趕考都曾登臨此塔,留下了一些美好詩作,可證此塔規模之壯觀,請看清吳合綸誦塔詩:

古 塔 凌 雲

十丈浮屠聳碧空,金蓮拔地倚洪蒙。

夕陽影送長堤外,朝霧光攢曉月中。

千里桑乾斜映戶,萬重褐石遠臨風。

鳳城何處蒼煙里,指點飛鴻去路通。

清,鄧欽楨,廣西全州人,康熙十年任知縣,登解口寶塔後,頗為感慨。吟道:

古 塔 凌 雲

縹緲浮圖接峻碑,誰人飛錫卓於斯。

千年梵語豁塵夢,一縷清風沁酒脾。

高險諸天獅吼窟,朗吟幾曲杜陵詩。

倏然身在雲霞外,閱寂易勝弔古思。

韓寡婦墓

在縣內眷茲村東口,京津鐵路西側一片蒼松翠柏之中,曾掩映著一座漢白玉的貞節牌坊,牌坊後有一座大墳,名曰:韓寡婦墳。韓寡婦者為地方豪紳周友德之小女。周家有地近千畝,騾馬成群。一讀書侍童韓俊卿,少年英俊,與小姐青梅竹馬十分要好。小姐長大成人後,非韓不嫁。周老爺將小姐和俊卿趕出大門,小兩口就住在周家場房裡,兩人雖粗食布衣,生活倒也美滿。

嗣後,俊卿闖關東出塞做生意,發了大財還鄉。周老爺將俊卿和小姐,請回家中赴宴。原來老爺見財起意,頓生歹心,在食物中加入砒霜,食後俊卿殞命。老爺又結交官府杵作,將俊卿草草埋葬,使案件不了了之。

韓妻心中不服,決意為夫報仇,州縣均未告準,又輾轉來到京城恭王府當了奶母。稟性溫柔的韓氏,手腳特別勤快,很受王爺賞識。翌年春節,韓氏悶悶不快,面帶愁容。經福晉再三詢問,方知其丈夫遇害而亡,不得申冤。王爺遂令府縣官吏重審此案。經開棺驗屍蒸骨,確係砒霜中毒身亡。枉法官吏受到懲處,俊卿冤屈得到昭雪。

一日,王爺派人接韓氏回宮,韓氏說,要到丈夫墳前祭奠辭行。當官差與韓氏到墓地祭祀以後,韓氏一手持畫卷,一手持剪刀說:“我的事情已經辦完,請回稟我對王爺感激之情,將此畫卷敬奉給王爺。”說著刺破喉嚨,一命嗚呼!差役對著畫卷中的韓氏圖像沉思許久,那畫卷炯炯有神的兩眼,面帶微笑,好似在說什麼……

鑒於韓氏的忠耿節烈,朝廷撥帑銀修建墓地,立了貞節牌坊。牌坊的正門楹聯為:陶嬰割股,謝娥斬蘭,千秋女史參貞烈;歐母畫狄,竹林泣筍,一片婆心篤孝慈。

右門櫥聯是:往事可嘉,乾古頌揚千古痛;於人何與,一番傷嘆一番悲。

左門楹聯是:欲殞難拋孤子女;偷生勉侍老翁姑。

這座牌坊,直到解放後還矗立在眷茲村口京津鐵路右側。1958年平整土地被拆除。

相關傳說

玉皇閣:很久以前,有兩位仙女為姑嫂,東去雲遊蓬萊仙境,曾在此經過。當她們在祥雲端遙見下面遍地盛開金燦燦的黃花時,便降下雲頭,在廣袤的原野上追逐嬉戲起來。面對良辰美景的觸動,姑嫂就想在此地錦上添花留點仙跡。於是各施法術,嫂子建起了一座巍峨壯觀的無梁大閣;而小姑貪耍,三更天后躺臥在黃花叢中睡熟,九級寶塔只建半截,金雞已經報曉,無奈只得從空中招來一口厚厚的大鐵鍋,扣在上邊當塔頂。黎民百姓為姑嫂仙賜閣塔,也為小姑仙女曾宿臥黃花叢中若店,遂取名為黃花店。 玉皇閣和凌雲塔:相傳在很久以前,黃花店鎮解口村住著姑嫂二人,嫂子勤勞、賢惠,而小姑子呢,既聰明又調皮。有一天姑嫂二人商量,要在黃花店修一座無梁閣,在解口村修一座凌雲塔。當時小姑子覺得凌雲塔距解口村近,搶先要修凌雲塔。嫂子憨厚,吃罷晚飯後,立即動手去修無梁閣,待雞叫前修完,可小姑子覺得自己受快,離著又近,動手晚,待雞叫了塔還未修完,就急忙搬來一口鍋,放在塔尖上,便草草收工。 民國年春,萬里無雲,突然烏雲密布,雷擊玉皇閣,擊中一丈多長大蠍子精,掉在地上,閣上層被擊成裂縫,正發愁如何修復,便來了一位小爐匠,說能局大傢伙,有人讓他局大鍋,局大缸,他都說小。有人說:"玉皇閣大,你能局嗎?"小爐匠看了看,二話沒說,蹬著牆面上去就局,局好後,玉皇閣雖修好了,但小爐匠也就不見了。 "羅古判"村名的來歷:武清區黃花店鄉有"羅古判"村,傳說明朝初年一潘姓駝背人在此定居,後漸成聚落,稱"羅鍋潘"村,後諧音雅化為今名。(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