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歷史
至上世紀30年代初,武泰閘閘身殘缺,滲漏嚴重,每至汛期關閘後,江水仍從閘縫流入,嘩嘩作響,因此稱其為“響水閘”。1934年雖由益善堂出面翻修,但漏水問題終未解決。
1954年特大洪水後,閘身殘損嚴重,已無法修復。1955年,市府對其進行了徹底改造。
1967年,武泰閘改名工農閘。1972年恢復原名至今。
武泰閘位於巡司河上。巡司河南連湯遜湖,北通長江,全長14公里,是湯遜湖水系及武昌城區山南漬水匯入長江的主要通道。巡司河古稱里河,因明代在此河北岸置鮎魚口巡檢司,故名。
武泰閘建成後,四鄉船民紛至,土特產品雲集,居民陡增,迅速成為連線城鄉的小鎮,興盛之狀,歷久不衰。
另據1989年12月出版《武昌縣誌》商業卷記載,清代,日用品與農產品仍以水運為主,主要集散地有武泰閘、鮎魚套、金口等。清末和民國初期,武昌縣大商家主要集中在城區,中心地點是十里長街(今武昌解放路),後逐漸向徐家棚、大東門、武泰閘和東、北、南鄉各集鎮擴展。
上世紀70年代,有關部門在武泰閘上游建了一道解放閘,武泰閘防洪蓄水的重要性被減輕。1990年代,巡司河上修建了通車橋樑,原先起橋樑作用的武泰閘結束了歷史使命。
2008年3月,湖北省政府正式將武泰閘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予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