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武汝前,男,著名美籍華人、計算凝聚態物理專家、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Irvine分校)物理與天文系博師生導師、終身教授。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物理快報》主編、中科院物理所科學顧問。鹽城師範學院兼職教授。復旦大學物理系特聘教授、中組部千人計畫入選者。教育經歷
1981年 中國鹽城師範學院專科1989年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
1981年-1984年 中國鹽城師範學院物理系助教
1989年-1994年 美國西北大學物理系博士後
1994年-1997年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助教授,教授
1999年-至今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教授
2013年-至今 復旦大學物理系特聘教授、中組部千人計畫入選者
主要成就
曾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NO:96Z-2-003-03,1996),D.E. Bianchi Faculty Award for Outstanding Research (CSUN,1999), 基金委數理(傑青B,2005)。2001年獲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2002年起被聘為 Phys. Lett. A (IF=2.0,年總引用數在物理綜合類處於第四位) 在凝聚態物理、計算物理和納米物理方向的共同主編。2004-2007年被聘為Elsevier搜尋引擎(SCOPUS)的科學顧問。研究領域
1.率先研究表面界面磁性問題,系統闡述了各種元素在低維環境下磁化增強的機理。2.首次提出和發展了基於密度泛函計算磁晶各向異性能的方法和程式,並廣泛套用於解決複雜磁性材料的磁晶各向異性行為。
3.首次發展了基於密度泛函計算磁x光圓偏二向色性。檢驗了重要的求和規則的可靠性,為這一技術在磁性材料研究中的使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4.結合熱力學模型和密度泛函計算,研究各種雜質(B, P, C, S) 對 Fe 晶界的力學性能的影響。由此建立的物理圖像為高性能的鋼材設計提供了有效的思路。
5.首次提出和發展了基於密度泛函計算過渡金屬體系磁致伸縮係數的方案及程式,並套用於研究重要實用材料。
6.率先發展並完成表面非線性光學性質的第一原理研究方法和程式。
7. 研究發展FeS2 作為太陽能材料的前景,首次提出用增氧方法增加帶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