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武安州是耶律阿保機最早建置的頭下州之一,並由此開創了頭下軍州制。《遼史》載“武安州,觀察。唐沃州之地,太祖俘漢民居本葉山上,因建城以遷之,號杏堝新城。復以遼西戶益之,更日新州。統和八年改今名。初刺史,後升。有黃柏嶺,裊羅水、個沒里水。”這一記載說明了武安州的形成過程和在遼朝建國前的重要位置。專家們在評價該城時說:“阿保機的龍化州、杏堝新城,都在城西樓為皇都之前,這說明頭下城的初起――是草原建城或建立據點的先驅,也就是縮小遊牧移動的開始”所謂“杏堝”,即“新的斡魯朵”,阿保機在幽燕一帶掠搶大批漢人,先在木葉山那裡建宗廟,即最初的“斡魯朵”,建完後把這批漢人又移至這裡建他的又一個“斡魯朵”,故傳音為“杏堝”。
在阿保機建國之後,仿唐制把這裡改制為“新州”,並“以遼西戶益之”,在遼統和八年(990)由新州更名為武安州,在這一年的三月,又一次建城,並“以宋俘實之”,第三次遷入漢民。這裡說的“宋俘”即當時著名的遼宋高梁河之役所獲,把新州改為武安州似乎也與此有關,也就是對高梁河之役所獲勝利的一種紀念,體觀了契丹族的尚武精神即取“以武安天下”之意。金、元兩代設縣,由武安州改為武平縣。
文物遺存
武安州遺址由於河水沖刷和耕種所致,城垣保存較差,多已不存,只有北城牆尚依稀可辨,其餘為斷斷續續的灰土帶。可見有三重城垣,最外一重保存最差,略呈方形,邊長近800米;第二重城垣呈方形,邊長約650米;第三重城垣保存稍好,向北回收,略呈方形,邊長約270米。
城門遺蹟已辨別不清。現地表可見的建築基址多在第二、第三重城址內。城址南面則均為開整後出現的成片分布的瓦礫,每一片當為一座建築址。未被平整的高大建築基址幾乎南北成片,有十處呈圓丘狀建築基址高於地面3米多。從斷崖觀察,城內的文化堆積一般在2-3米,最深可達7米。
在武安城址周圍有三處寺院遺址。
吳家墩遺址
該遺址位於與城址相鄰的西側,地表可見九處高大的建築台基,其中村前四處已於1992年被闢為平地,村後五處建築台基尚存,西北角一處高達14米。地表採集的遺物多為綠琉璃建築構件、建築裝飾品,如貼面磚、龍鳳雕塑、半浮雕風景等,還出土了陶、泥塑的佛像。從遺蹟和出土的標本看,是遼代早期規格較高的寺院建築址。
台地寺院遣址
該遺址規模不大,地面公見有磚瓦殘片。
高崗寺院遺址
該遺址位於與城址相對的駿馬河北岸,地表公見有遼代遺物,均為遼早期建築,至金、元已廢棄。觀僅存遼塔1座。塔為八角形密檐空心磚塔,塔剎部分已倒塌,現塔檐殘存十一級,殘高36米。塔座每邊長6.2米,塔身南、北、柬、西四面為佛龕。正南面佛龕已殘破無存,露出圓形空腹,其頂部至第一層塔檐處,為尖穹頂,腹壁抹白灰。第一層檐和第二層檐均為仿木結構的門拱承檐,第三層以上各檐為疊溜式承檐。塔檐向上斜收較大,為早期遼塔形制。塔外壁抹白灰,俗稱“白塔”。近年,在距城址附近的下灣子、西南荒均發現一批火葬墓,說明這些墓的主人崇信佛教,如下灣子遼墓群有百餘座火葬墓,是與寺院有關的僧人墓葬,反映了當時崇信佛教之盛。
遼塔遺址
公元十世紀,契丹族建立了大遼帝國,定都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郊,名上京,曰臨潢府。在219年的國運長河中,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諸多方面多有建樹。遼文化即以根植本土的土著文化為主體、以中原唐文化為依託,吸收西域、東北等各民族先進文化的內容,構成了博大精深、恢宏壯觀的契丹文化,開闢了中國北方草原民族歷史文化的第三次高峰。
遼塔是遼代建築藝術的典範之作。保存在內蒙古赤峰境內的遼代佛塔共有9座,其中遼上京南塔、北塔,遼中京大塔、小塔、半截塔,遼慶州白塔,武安州白塔,降聖州白塔,最具有代表性。這些佛塔造型各異,雕刻精細,裝飾華美,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在赤峰境內現存的這些佛塔中遼中京大明塔和慶州白塔尤為塔中之首。
經考古發掘內近年出土了一批遼、金、元的遺物,多為生活用具。刻有“至正三年五月”紀年的元代瓦當陶節十分珍貴,還出土了圍棋子、象棋子。
遺址保護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