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煊餅

武城煊餅

武城煊餅是山東省武城縣的特色傳統名吃,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武城鏇餅,大如盤,厚如指,色澤黃亮,皮酥餡嫩,香味四溢,使人回味無窮。餅大20厘米左右,厚2厘米左右,皮薄肉嫩,香脆可口,風味獨特。起始無考,有數百年歷史。 鏇餅的起源地是郭莊(郭莊過去屬於山東武城,1964年劃給了河北省,但是鏇餅的余香卻留在了山東武城)。2004年被授予“山東名小吃”稱號。

名字由來

美食 美食

鏇餅的“鏇”字有幾種不同的寫法。有的為“懸”,有的是“鏇”,還有的則在“宣”旁加一個“火”字,這幾種寫法都各有依據。“懸”字指鏇餅在烤制當中以瓦礫支架,懸空熾烤得名。““煊”用在食品上則是在武城所獨有。其實,鏇餅如何起源和命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武城鏇餅經過代代相傳,製作工藝日臻完善,逐漸總結出一套完整的手工製作工藝流程,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煊餅做法

武城名吃 武城名吃

武城鏇餅製作過程特殊。造就了其獨特的酥、香、焦等口味。武城鏇餅選項料精良,面要上等、肉要精選。其製作更加講究,和面要根據四季溫度的不同掌握軟硬,並反覆的揉捏。餡有豬、牛、羊肉和雞蛋的。其成品厚如指大如盤、色為金黃、入口外酥里嫩、肥而不膩、清香可口、愈吃愈香,回味無窮。武城三回頭大酒店製作的鏇餅在原來的基礎上又發掘出“風加雪”、“三鮮”、“蝦仁”等多種新品種。

鏇餅的製作方法獨特:將麵皮包肉香菜餡、壓擀成餅狀,放前鍋烙,再移後鍋內石子上烘烤。

鏇餅的製作十分講究,選料精良,面要上等,肉要精肉,和面要根據四季溫度的不同掌握軟硬,依氣候定水溫,現在這個季節的水溫要40度,冬天要60度。面要反覆揉揣,要求面軟而有勁,這樣餅面才會上花、色艷。餡有豬肉的、羊肉的,也有雞蛋的,肉要切成玉米粒大小的細塊,並配以蔬菜,一般牛肉配大蔥,豬肉配韭菜,羊肉配香菜,再加花椒麵、味素、精鹽、生薑、香油等作料調和。武城鏇餅採用手工烙制,用豆秸作燃料,火要不弱、不爆、不間斷,所用鍋灶一般採用一洞兩灶,生餅先放在前灶的鏊子裡烙成型後,再移入後灶的鐺子裡,鐺子裡放著一層瓦礫作支架,鏇餅就懸空在瓦礫上熾烤而成。熾烤的時候要反覆刷油翻個,刷7遍後,餅面呈黃褐色,就可以出鍋盛入盤中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