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具有止咳化痰作用的藥物叫做止咳化痰藥。當呼吸系統疾病具有咳嗽、咳痰兩種症狀時就應該選用止咳化痰的中藥或中成藥來進行治療。中醫上咳嗽有痰常分為寒痰和熱痰。
“寒痰”是指因感受寒冷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清白而稀薄,痰量較多,就要採取溫化寒痰的治療原則,選用具有溫熱性質的中藥如半夏、天南星等或通宣理肺丸(口服液)、小青龍顆粒等中成藥進行治療。
“熱痰”是指因感受火熱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黃而黏稠,不易咳出,就要採取清化熱痰的治療原則,適用具有寒涼性質的中藥如貝母、苦杏仁等或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等中成藥進行治療。
中成藥
枇杷葉膏
【簡介】是一種黑褐色稠厚的膏劑;味甜,微澀。
【主要成分】是枇杷葉。
【功效】清肺潤燥,止咳化痰,
【適應症】適用於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肺陰已傷,痰少質粘,咯痰不爽,或乾咳,咽乾鼻燥,舌紅苔黃或稍乾,脈數者。專家提醒,風寒咳嗽者不宜使用。
咳喘口服液
【簡介】以古方麻杏石甘湯、白虎湯與現代經典方劑雙黃連、魚腥草、板藍根配伍,周密嚴謹。
【主要成分】麻黃、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銀花、黃芩、連翹、板藍根、魚腥草、知母、麥冬。
【功效】清熱、止咳、平喘、祛痰。麻杏石甘湯清泄肺熱,止咳平喘,藥效強勁,配以麥冬、知母、養護患兒肺陰,不傷孩子元氣,增強抗病力;石膏、知母清瀉胃火、增進食慾,針對兒童病理特徵,精微獨到,全面呵護。
【適應症】用於感冒、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清熱解毒、宣肺化痰,用於熱邪犯於肺衛所致咳、喘、痰、熱等症。適應治療兒童感冒、肺熱、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病症。
治咳枇杷露
【主要成分】是枇杷葉、百部、前胡、桔梗、桑白皮、薄荷腦。
【功效】清肺熱、止咳、祛痰,
【適應症】用於風熱侵肺引起的口乾作渴、咳逆痰多及支氣管炎咳嗽。
橘紅片
【簡介】處方來源於明代龔氏編纂的《古今醫鑒》清金降火湯方加減。
【主要成分】包括化橘紅、陳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蘇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蔞皮、浙貝母、地黃、麥冬、石膏等。
【功效】化痰,止咳。
【適應症】臨床用於痰熱壅肺之咳嗽痰多,痰不易咯出。亦常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哮喘、支氣管擴張、肺部感染(膿瘍)等屬痰熱壅肺者。
飲食療法
1.咳嗽痰多時,可研磨藕根,用紗布絞汁加適量蜂蜜飲用,每次1杯,連續3天。
2.新鮮白蘿蔔洗淨後,連皮切成塊狀,浸入麥芽糖內10-12小時,蘿蔔呈乾癟狀後,將麥芽糖及汁飲下,1-2次後,咳嗽即止,極為有效。
3.嫩豆腐500克,陳皮、橘梗各5克,一起放鍋內加水濃煎,待熟後把豆腐吃下。
家庭護理
1、拍背法———痰咳不出時的應急方法
在患兒咳嗽的間隙,讓患兒側臥或抱起側臥。家長一手五指稍屈,握成空手拳,輕輕地拍打患兒背部。拍左側向左側臥,兩側交替進行。拍擊的力量不宜過大,要從上而下,由外向內,依次進行。每側至少拍3-5分鐘,每日拍2-3次。拍背法不僅能促使患兒肺部和支氣管內的痰液鬆動,向大氣管引流並排出,而且可促進心臟和肺部的血液循環,有利於支氣管炎症的吸收,使疾病能早期痊癒。
2、飲水法———讓咽喉保持濕潤
咳嗽發作的患兒,常有不同程度的脫水,可加重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稠度,使之不易咳出。讓患兒多飲水,尤其是23℃左右的涼開水,對咽喉部有良好的濕潤和物理治療作用,有利於局部炎症的消除。多飲涼開水能使黏稠的分泌物得以稀釋,容易被咳出,利於止咳和祛痰。同時,涼開水還能改善血液循環,使機體代謝所產生的廢物或毒素迅速從尿中排出,從而減輕其對呼吸道的刺激。
3、蒸氣法———不錯的物理療法
將沸水倒入一大口罐或茶杯中,抱起孩子,使其口鼻對著升起的水蒸氣並吸放,可使痰液變稀利於咳出,還可減輕氣管與支氣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腫,減少咳嗽。但千萬要小心燙傷,避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