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國電影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4月1日) 叢書名: 影視大講堂 平裝: 18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106029357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歐美電影與中國早期電影(1920-1930)》:影視大講堂。作者提出了“民族認同”這一概念,並把它作為貫穿1920年代中國電影的一個重要主題,認為它既是促動中國電影發生的重要動力,同時又與中國電影的發展生長相伴始終,左右著中國影人在中西碰撞中的文化選擇。她從這個角度重新思考和評價了“商務”、“明星”、“上海影戲”、“神州”、“大中華百合”、“天一”等中國早期製片公司的製片方針和作品風格,提出了不少新的見解。
目錄序
緒論 對象與方法
第一章 歐美電影的放映與中國觀眾的民族認同焦慮
一、歐美電影的放映
二、認同焦慮:美國影片中的華人形象
三、國體觀念與電影的中國身份
第二章 初始的模仿與選擇
一、偵探—愛情—喜劇:三個片種的試製
1.偵探片
2.愛情片
3.喜劇片
二、“商務”、“上海影戲”與“明星”:鼎足之勢與中西選擇
1.“商務”早期影片的風格
2.“上海影戲”的“童星”影片
3.“明星”的“華式”風格
第三章 “明星”個案:民族意識與融冶中西文化
一、鄭正秋——平民立場與民族意識的自覺
二、包天笑——通俗小說與外國文學的本土化
三、洪深——雋永的風格與中西交融的審美趣味
第四章 “歐化”:民族認同的缺失
一、“問題劇”與知識分子電影
二、“拿來主義”:備受詬病的“大中華百合”
第五章 古裝—神怪—武俠片:傳統敘事與民族認同
一、古裝—神怪片
二、武俠—神怪片
結語 全球化語境與中國電影的民族認同
參考文獻
附錄 在中西文化比較視野下——《一串珍珠》解讀
後記
秦喜清同志撰寫的《歐美電影與中國早期電影(1920-1930)》以史論結合的方法考察了中國早期電影的發生、發展過程,從新的角度出發,拓展了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可喜。
喜清是我的學生,也是我的同事。記得上世紀80年代末,喜清從北大畢業分配來中國藝術研究院,被安排在研究生部工作。那時恰值我主持電影系;在招生考試,或論文答辯時,與她常有接觸。她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對同事的謙虛友善,以及分析問題、處理事務的清晰明辨,都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這期間,她曾不止一次地同我說,想跟我學電影。我以為那是禮貌言辭,沒有當真,沒想到若干年後這竟然成了現實。
喜清做學問特別認真,又懂得方法。所以她的學習成績始終優異。讀電影學博士,她也十分上心,用功。針對她的具體情況,我同她說:對於科研方法你已有規有矩,行文層次也不成問題,你要做的是補補電影專業知識,尤其是要會分析影片作品,它的構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及其相互關係等等,都要能搞得很清楚。其次,也是最為重要的,是要熟悉材料,尤其是搞歷史科研。如不熟悉史料就會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是做不下去的。可稱道的,喜清在這兩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喜清把自己論文的範圍劃定在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早期電影,提出了“民族認同”這一概念,並把它作為貫穿1920年代中國電影的一個重要主題,認為它既是促動中國電影發生的重要動力,同時又與中國電影的發展生長相伴始終,左右著中國影人在中西碰撞中的文化選擇。她從這個角度重新思考和評價了“商務”、“明星”、“上海影戲”、“神州”、“大中華百合”、“天一”等中國早期製片公司的製片方針和作品風格,提出了不少新的見解。
此書由我的博士論文《1920年代:民族認同與中國早期電影的確立》修改而成。自2003年起,我正式拜師中國電影史專家李少白先生,開始從事中國電影史論的研究工作。中國早期電影的生成過程像未解之謎一直吸引著我的興味,特別是,在當時歐美影片獨霸市場的環境下,中國電影的生成與外片之間發生了怎樣的影響關係?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鑽人故紙堆,翻閱《申報》和其他早期電影專刊,在字裡行間搜尋問題的答案。
好萊塢電影在中國早期電影的生成過程中扮演過重要的角色,這一點不容置疑。可惜的是,當時只有極個別中國導演公開承認和談論自己的創作與美國影片之間的影響關係,比如像顧肯夫,他在談論《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創作體會時曾明確表示自己的創作靈感來自於美國片《萱幃驚夢》。這樣一來,此書進行的影響研究極少有第一手資料的支持,更多時候我只能根據當時的影評揣測,在資料和論述上加之早期影像資料匱乏,這樣的研究愈加困難。因此,本書難免有疏漏之處,還望同行予以誠懇的批評指正。
在緊張的思考、準備和寫作過程中,我有幸得到師長、學友和同事的悉心指導和幫助,他們為我提供了很多資料線索,針對論文的觀點提出很多有益見解,使我受益匪淺。沒有他們的惠助,我的論文不可能順利完成,更不會在今天有這樣一本小書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