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化石時期:上侏羅紀保護現狀:滅絕 (化石)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無層級:大鼻龍類 Macronaria
屬:歐羅巴龍屬 Europasaurus
種:豪氏歐羅巴龍 E. holgeri
簡介
歐羅巴龍(屬名:Europasaurus)是種基礎大鼻龍類恐龍,屬於蜥腳下目,是種四足草食性恐龍。它們生存於上侏羅紀啟莫里階的德國北部的下薩克森盆地,被認為是種因島嶼環境隔離而造成的侏儒物種。在海相的碳酸鹽地層中發現了成年與未成年個體的化石,這些化石代表超過11個個體,身長範圍從1.7米到6.3米。
歐羅巴龍的屬名意為“歐羅巴蜥蜴”,種名是以發現者Holger Lüdtke為名。原型標本由部分脫離的頭顱骨、頸椎、薦椎構成,這些原型標本來自於單一個體。歐羅巴龍的化石都發現於下薩克森州哥斯拉鎮附近的Langenberg採石場。
侏儒症與組織學
在2006年,Sander等人提出歐羅巴龍的祖先在遷徙到古代歐洲島嶼後,便快速侏儒化;因為即使是其中最大的島嶼(小於2000平方公里),也無法提供大型蜥腳類恐龍足夠的食物。其他因島嶼環境而造成的侏儒恐龍,包含蜥腳類的馬扎爾龍、鴨嘴龍類的沼澤龍,它們生存於白堊紀馬斯特里赫特階的哈提格島(Haţeg Island),位於現在的羅馬尼亞。古地理學與古生態學可用來解釋這三個屬如何從大型物種演化成新的小型物種。藉由研究骨頭的組織,歐羅巴龍的化石被認為來自於侏儒物種,而非大型大鼻龍類的未成年個體。藉由與圓頂龍(典型的大型蜥腳類恐龍)的長骨頭組織相比,古生物學家們發現歐羅巴龍的小型體型,是因為減少的生長速率。Sander等人認為,這個現象與其他蜥腳類恐龍的早熟性成長速率相反;而蜥腳類的早熟成長速率是導因於巨人症。大鼻龍類的巨人症現象在某個演化支中特別明顯,這個演化支包含某些已知最大的恐龍,例如腕龍與波塞東龍。
形態上的辨認與比較
同樣在Sander等人的2006年研究里,他們注意到豪氏歐羅巴龍擁有以下自新征(Autapomorphic):前上顎骨的前背側鼻突(Nasal process)、頸椎椎體的後背緣有中等大小凹口、胸肩峰(Scapular acromion)明顯地往後、以及距骨的橫寬是上下高度、前後長度的兩倍。Sander等人將歐羅巴龍與圓頂龍相比時,發現歐羅巴龍眼眶的翼狀後突比前突稍長、稍寬,而圓頂龍的後突比前突短許多。其他的差別包括:歐羅巴龍的鼻額較短、頂骨的後面呈長方形。不像圓頂龍,歐羅巴龍前薦椎的神經棘並未分叉。
而將歐羅巴龍與腕龍相比較時,Sander等人發現歐羅巴龍有較短的鼻口,方顴骨與鱗骨接觸,肱骨的前內側骨骺(Epiphyses)並未與內側、未端骨骺排列成一行。
而將歐羅巴龍與大鼻龍類的葡萄牙巨龍與畸形龍相比時,則發現歐羅巴龍與後兩屬有所區別。最後,歐羅巴龍可從它們非常小的成年體型,與大部分的新蜥腳類區別開來。
種系發生學
在2006年,Mateus等人對於豪氏歐羅巴龍的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顯示,豪氏歐羅巴龍的侏儒現象是個衍化的特徵;在大鼻龍類生物群中,它們比圓頂龍還衍化,並可能是腕龍科與巨龍形類的姐妹生物群。
其它相關
簡要介紹
大部分恐龍已經滅絕,還有一部分繼續繁衍至今(如龜鱉類,蜥蜴類,鱷類蛇類等等);還有一部分恐龍沿著不同的方向進化成了今天的鳥類和哺乳類。恐龍(英文:dinosaur)全稱:恐怖的蜥蜴,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億3500萬年至6500萬年前的動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樣化優勢脊椎動物,大多數屬於陸生。
滅亡時間
恐龍最早出現在約2億3500萬年的三疊紀晚期,滅亡於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發生的末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
名稱由來
實際上,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發現禽龍之前,歐洲人就已經知道地下埋藏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骨骼化石。直到古生物學家曼特爾發現了禽龍並與鬣蜥進行了對比,科學界才初步確定這是一群類似於蜥蜴的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查理德·歐文創建了“dinosaur”這一名詞。英文的dinosaur來自希臘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動物)。對於當時的歐文來說,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動物”是指大的滅絕的爬行動物(實則不是)。實際上,那個時候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後,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龍的遺蹟。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至800多個屬(古生物學上的種屬,不完全同於現代動物的分類方式)。 後來,中國、日本等國的學者把它譯為恐龍,原因是這些國家一向有關於龍的傳說,認為龍是鱗蟲之長,如蛇等就素有小龍的別稱。
與現今動物關係
在1862年發現的始祖鳥化石,與美頜龍化石極其相似,差別在於始祖鳥化石有明顯的羽毛痕跡(美頜龍雖然也有羽毛,但它們很原始),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食肉恐龍具有原始羽毛,這顯示恐龍與鳥類可能是近親。自從1970年以來,許多研究報告指出現代鳥類極可能是獸腳亞目恐龍的直系後代。鱷魚則是另一群恐龍的現代近親,但兩者關係較恐龍與鳥類遠。恐龍、鳥類、鱷魚都屬於爬行動物的初龍類演化支,該演化支首次出現於晚二疊紀,並在中三疊紀成為優勢動物群
哺乳動物起源於爬行動物,它的前身是“似哺乳類的爬行動物”,早期則是“似爬行類的哺乳動物”。
中生代的爬行動物,大部分 在中生代的末期滅絕了;一部分適應了變化的環境被保留下來即現存的爬行動物(如龜鱉類、蛇類、鱷類等);還有一部分沿著不同的進化方向,進化成了現今的鳥類和哺乳類。
多樣發展
從早侏羅紀到晚白堊紀,恐龍家族適應環境因而發展迅速,使得恐龍向著多樣性方向發展,恐龍的種群數目增加,使恐龍這一類具有優勢,恐龍由此得以支配地球生態系統。恐龍種類多,體形和習性相差也大。其中個子大的,可以有幾十頭大象加起來那么大;小的,卻跟一隻雞差不多。就食性來說,恐龍有溫馴的素食者(吃植物的恐龍)和凶暴的肉食者(吃動物的恐龍),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
生物習性
最古老的爬行類化石可追溯至古生代之“賓夕法尼亞紀”(約3億2000萬年前─2億8000萬年前)。追本溯源,當系由兩棲類演化而來。兩棲類的卵需在水中才能開始發育。爬行類演化出卵殼,可阻止卵中水分的散發。此一重大改革,使爬行類可以離開水生活。
從2億45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爬行類成了地球生態的支配者,故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類時代。大型爬行類恐龍即出現於中生代早期。植食性的迷惑龍,是體形與體重最大的陸棲動物之一。棘龍是迄今為止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另有生活在海中的魚龍與蛇頸龍及生活於空中的翼龍等共同構成了一個複雜而完善的生態體系。
爬行類在地球上繁榮了約1億8千萬年左右。這個時代的動物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恐龍。人們一提到恐龍,眼前就會浮現出一隻巨大而凶暴的動物,其實恐龍中亦有小巧且溫馴的種類。
恐龍屬脊椎動物爬行類,曾生存在中生代的陸地上的沼澤及灌木叢里,後肢比前肢長且有尾。其中有許多種好食肉,許多種好食草。其中發展較緩慢的種類,類似最古之鱷及喙頭類,發展較完善的種類與鳥類相似。
恐龍遷徙
長久以來,古生物學家一直無法確定恐龍是否也像鳥類或者角馬等動物一樣進行遷徙。由於可能面臨異龍(霸王龍的遠親)帶來的威脅,巨型食草恐龍在草原上遷徙並不是一個非常牽強的想法。現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第一次證明,恐龍也會在生存環境惡化時遷徙。研究人員利用牙齒化石中的氧第一次證明,恐龍在泛濫平原之間遷徙。
恐龍習性
因為恐龍已經滅絕,所以,不能用研究現生動物的方法去研究,只能憑藉其在地球上遺留下來的物質——恐龍化石進行研究。古生物學家們通過對恐龍化石的研究,推測恐龍的形態及習性。根據他們的研究,恐龍就像現生的動物一樣:有大的,有小的;有的以兩條腿走路,有的以四條腿走路;有的吃植物,有的吃動物,有的既吃植物也吃動物;有的皮膚光滑,有的皮膚上有鱗或骨,有的頭上有角或頭盾、還有的尾部有長刺。其共同相似之處是:所有的恐龍,腦子都很小(除了部分肉食恐龍),蛋下在陸地上(所有的恐龍都是如此)。
恐龍時代
恐龍在地球上生存了近1億6千萬年的時光,在這么長的時間裡,地球的環境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原本連成一整片的盤古大陸逐漸漂移,分裂成為現在我們熟知的形態。這些地球板塊漂移到全球各處後,由於光照不再均勻,熱量的傳導也被海洋阻斷,氣候環境也跟著發生了改變。在恐龍時代早期,蕨類植物構成的矮灌叢是地球上主要的植被。板塊漂移,再加上氣候變化,使得地球上的植物種類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不過,由於這些變遷是在非常漫長的時間內逐漸發生的,因此生長其中的動物依然能夠很好地適應。但是由於恐龍時代中期,地殼運動加劇,使得地質活動頻繁,造成了陸地氣候變化。到了恐龍時代晚期,由於氣候變得乾燥寒冷。地球上出現了沙漠,由於地球板塊的漂移,造成高山隆起。深谷下沉,板塊攜帶大陸向不同的方向運動,使得環境發生了一系列翻天復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