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內容
從有限的資料可以看出:“次聲波炸彈”殺傷原理的主要依據是:共振,也就所說的類似“和人體的器官導致器官變形、移位、甚至破裂,以達到殺傷目的的”;但聲波傳遠了是有衰減,怎辦?有限的文章是這么“自圓其說”的:“作用距離遠。根據物理學原理,聲波的頻率越低,傳播時介質對它的吸收就越小,波的傳播距離也越遠。比如,炮彈產生的可聞聲波,由於衰減快,在幾千米外就聽不到了,但它產生的次聲波...”或諸如此類。
如果上面對“次聲波炸彈”的描述八九不離十的話,那么基本可以肯定:“次聲波炸彈”是愚人節弄出的東西,目的嗎,嚇死你!
什麼是電波
在論說這個問題之間,有必要了解一下什麼是聲波:找塊石頭往水裡丟,看到那一圈圈散開的圓圈沒?這就是聲波,在電磁學裡也常被用於譬喻為“電波”。
聲波或電磁波是一種縱向波(電磁學或聲學裡的專門名詞),在傳輸的過程中,單位面積上所能產生的“殺傷能量”和距離的關係,在理想的情況下大致是以“距離”的成比例方衰減的。除非“次聲波炸彈”的“當量”足夠大,投放的距離也離己方足夠遠,否則啊,休想!又,假設能準確探明敵方的位置,何必煞費苦心而棄常規炸彈呢?你不要跟我說它是一種“溫柔文明”的武器,真爆炸了,全世界不知道多少單位量記算的民用或其它場合使用的儀器可以立馬把它探到:尤其是對有全密封金屬“禁止”保護的人員,你得先把敵方的這層裝甲徹底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