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級記憶的構建
記憶的構建是一個主動的過程。我們在形成新的長時記憶(次級記憶)時,原有的記憶常常發生變化,有些信息丟失了,有些則通過邏輯推理、猜想或新的信息加以彌補 。通過命名實驗,洛夫特斯和帕爾默的碰撞試驗,巴爾利特的《幽靈之戰》試驗和狀態依存記憶實驗可得出次級記憶的構建不是個人對所經歷的事情一層不變的複製,而會受到個人的理解,知識背景,情緒和個性特點等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它是一個主動的,具有高度個性化的加工過程。
次級記憶的組織
當代大多數心理學家傾向於用網路模型來解釋長時記憶中的信息存儲。該模型認為頭腦中的記憶信息是按網路結構中組織起來的。長時記憶組織結構是一個由許多節點按層次連線起來的網路,節點與節點之間的連線有長有短。如果兩個項目之間的連線鏈長,提取時反應時就較長;如果兩個項目之間的連線鏈短,則提取時間就較短。
用網路模型可以解釋記憶的重整作用。重整記憶是通過在記憶網路的分支上不斷擴散而實現的。許多以前經歷過的小事都可以激活這種記憶,如我們上國小時用過的書包,吃過的點心,讀過的連環畫,街旁的小店等,都可能使我們想起許多當時的往事。記憶重整作用的關鍵是網路中的一個節點被激活後又作為“線索”去激活另一個節點,這樣,整個記憶就可能在一個節點的基礎上得到重整。
次級記憶的測量
記憶不是以“全或無”的形式存在的。我們對某人或某事的記憶可能已經不清楚了,但也沒有完全遺忘。最常用來測量記憶的方法有回憶法,再認法,節省法和重建法。
回憶法
是指在被試識記了某種材料之後,經過一段時間,讓其把所識記過的材料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再現出來,然後再把回憶結果與原材料加以比較,就可以推測出包吃量。考試時的問答題和填空題,其性質就是用回憶法來探測你對知識的保持量。公式為:保持量=正確回憶的項目量/原來識記的項目量*100%
再認法
是指把識記過的材料和沒有識記過的材料混在一起,要求被試把識記過的材料和沒有識記過的材料區分開來。保持量的計算公式為:保持量=(認對數-認錯數)/呈現材料的總數*100%
節省法
是指要求被試在學習一種材料之後,經過一段時間再以同樣的程式重新學習這一材料,以達到原先學習的程度為準。用用原先學習所需要的時間(或次數),減去重新學習時所需要的時間(或次數),兩者的差數就是重新學習時節省的數量。
重建法
是指要求被試再現學習過的刺激次序。具體做法是,給被試呈現按一定順序排列的若干刺激,呈現後把這些刺激打亂,置於被試前讓其按原來次序重新建立起來。該方法除適用於記憶文字材料外,還適用於記憶形狀,顏色或其他非文字材料。
信息儲存的動態變化
艾賓浩斯保持曲線
艾賓浩斯保持曲線也被稱作遺忘曲線,揭示了遺忘按照先快後慢,先多後少的規律進行。
記憶恢復現象
一般而言,記憶保持量會隨著時間的進程逐漸減少。但在一定條件下,也有例外情況,學習後2-3天測的保持量反而比學習後立即測得的保持量要多,這種現象叫作記憶恢復。記憶恢復現象,兒童比成人更普遍,學習較難的材料比學習較易的材料更明顯,學習程度較低的比學習純熟的更容易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