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特性
本品呈扁球形或圓錐形,高1.5~3.5cm,底部直徑1.5~3cm。表面淡黃棕色或淡紅棕色,具稍凹下的網狀溝紋,底部中心有圓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顯疤痕狀種臍。質堅硬,不易破碎,斷面可見棕色種皮與白色胚乳相間的大理石樣花紋。氣微,味澀、微苦。
產地
我國主產於廣東、雲南。國外以菲律賓、印度及印度尼西亞產量最多。
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成熟種子。
炮製方法
1、檳榔:除去雜質,浸泡,潤透,切薄片,陰乾。
2、炒檳榔:取檳榔片置鍋內,文火加熱,炒至焦黃色,取出放涼。
性味
苦、辛,溫。
歸經
歸胃、大腸經。
功效
殺蟲,消積,行氣,利水,截瘧。
主治
用於絛蟲病、蛔蟲病、薑片蟲病,蟲積腹痛,積滯瀉痢,里急後重,水腫腳氣,瘧疾。
相關配伍
1、癰疽腫毒,已潰、未潰:黃連、檳榔等分。為末。以雞子清調搽之。(《簡易方》)
2、治氣壅關格不通,小便淋結,臍下妨悶:徐長卿(炙)半兩,茅根三分,木通、冬葵子一兩,滑石二兩,檳榔一分,瞿麥穗半兩。每服五錢,水煎,入朴硝一錢,溫服,日二服。(《聖惠方》徐長卿湯)
3、一切癰疽,瘡癤、疳 惡瘡、下疰 瘡潰後,外傷風寒,惡汁臭敗不斂,並主之:木香、黃連、檳榔等分,為末油調頻塗之,取效。(《和劑局方》)
4、氣熱咳嗽:石韋、檳榔等分,為末。薑湯服二錢。(《聖濟錄》)
用法用量
煎服,3~10g;驅絛蟲、薑片蟲30~6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適量。生用力佳,炒用力緩;又新鮮者優於陳久者。
禁忌
脾虛便溏,氣虛下陷者忌用;孕婦慎用。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除一切風、一切氣,宣利臟腑。
2、《別錄》:消谷逐水,除痰 ,殺三蟲,伏屍,療寸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