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電視是用無線電波傳送活動圖像及其伴音的一種廣播、通信方式。早在19世紀下半葉,就已有人開始考慮通過電來傳送活動的景物並在遠方即時重現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把想傳送的圖像分解為被稱為像素的明暗光點,像素越多,圖像越清晰;再把一個個像素轉換為相應的電信號傳送到遠處;最後通過接收裝置把電信號還原為像素,並把這些像素重新組合成圖像。
技術歷史
1843年,英國的貝恩設計出對靜止畫面進行分解掃描的一種傳真裝置,最早提出“行掃描”的概念。1873年,愛爾蘭工程師史密斯發現了晶體硒在光的照射下電阻減小的光電效應(內光電效應)。1912年,德國發明家耶斯塔與蓋特根發明了光電管。光電管可以實現光電轉換,為電視技術的誕生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1875年,卡列伊仿照人眼的視覺傳送機理,設計出一種並列式電視設備。它通過透鏡獲取圖像,利用許多光電元件把像素轉換為電信號,經傳輸線傳送到接收端,在接收端排列的發光元件就會顯示出相應的圖像。
1883年,德國工程師尼普科夫提出機械掃描電視的構想,這是電視技術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他根據自己的構想,設計出著名的“尼普科夫圓盤”,1884年1月,獲得德國專利。尼普科夫的設計巧妙地解決了把圖像分解為一個個像素並依次傳送的問題。他構想在一個圓盤的周圍,按螺鏇形等距離地開24個小孔,最外緣的孔與最裡面孔的距離,正好等於電視圖像的高。當圓盤鏇轉時,每個小孔從圖像上掃描出一條直線,於是一幅圖像就由24條掃描線組成。再把每條掃描線連續投射到硒光電管上,就轉換為電信號。接收機也使用這樣的圓盤,不過整個過程剛好與前面的過程相反,也就是由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這樣就能實現圖像的電傳掃描。尼普科夫的圓盤掃描法,是解決電視機械掃描的經典方法,在電視發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897年,德國的布勞恩發明用螢光屏觀測電子及用電場控制電子束的陰極射線管,這種管由於可用做電視的光電變換器而受到人們的注意。
1906年,俄國的羅津格在彼得堡大學提出用陰極射線管做圖像的螢幕顯示,在1907年發明了可以進行上下、左右掃描的機械式掃描發射裝置,並指出,用電子束進行掃描是可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電視技術研究的規模擴大了。1917年,美國的莫爾製造出一種氖氣放電燈,這就有可能通過改變氖燈的電輸入來改變接收器的光密度,從而有效地產生調製光。英國的貝爾德和美國的詹金斯都是用莫爾的氖燈開始進行尼普科夫圓盤法試驗的。
1922年,貝爾德對尼普科夫圓盤法加以改進,成功地制出了機械式電視收發設備,被公認為是機械式掃描電視的發明者。1924年,他在數米的距離內實現了圖像傳輸。1925年,他在英國進行了電視圖像發射和接收的公開試驗。1926年,貝爾德把電視圖像信號用電話線傳送到英國廣播公司(BBC)電台,最先宣布發明了電視技術。
1927年4月7日,貝爾電話研究所的艾夫斯成功地用光電掃描設備進行了城市間電視廣播的試驗。同年,貝爾德又通過電話線,在相距幾百千米的倫敦與格拉斯哥間進行了機電式電視的試播。1928年,貝爾德還在倫敦及紐約間以及到大西洋的輪船上用電話線成功地進行了電視收發試驗。1929年9月30日,英國BBC電台開始試播機械掃描電視,幾個月後實現了聲音與圖像的同步。
1930年,亞歷山大森演示了面積達0.56平方米的大螢幕電視。1931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試驗播出電視。1935年,德國柏林維茨萊本電視台開播。1936年,美國開始試播電視。同年,英國正式開始電視廣播,使用的仍是貝爾德機電式掃描電視。1938年,英國廣播公司決定採用掃描線405條、每秒25幀的電視廣播方式。在這一期間,荷蘭、前蘇聯等國也相繼建立電視台,開始了電視廣播(或試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