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基礎(第4版)

機械基礎(第4版)

《機械基礎(第4版)》是2007年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主要介紹了帶傳動,螺旋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輪系,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其他常用機構,軸,鍵、銷及其連線,軸承,聯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液壓傳動和氣壓傳動等。

圖書目錄

緒論(1)

第一章 帶傳動(12)

§1—1 帶傳動的組成、原理和類型(12)

§1—2 V帶傳動(13)

§1—3 同步帶傳動簡介(21)

第二章 螺旋傳動(23)

§2—1 螺紋的種類和套用(24)

§2—2 普通螺紋的主要參數(27)

§2—3 螺紋的代號標註(28)

§2—4 螺旋傳動的套用形式(31)

第三章 鏈傳動(37)

§3—1 鏈傳動概述(38)

§3—2 鏈傳動的類型(39)

第四章 齒輪傳動(43)

§4—1 齒輪傳動的類型及套用(44)

§4—2 漸開線齒廓(46)

§4—3 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基本參數和幾何尺寸計算(50)

§4—4 其他齒輪傳動簡介(55)

§4—5 漸開線齒輪失效形式(59)

第五章 蝸桿傳動(62)

§5—1 蝸桿傳動概述(63)

§5—2 蝸桿傳動的主要參數和嚙合條件(66)

§5—3 蝸桿傳動的套用特點(67)

第六章 輪系(70)

§6—1 輪系分類及其套用特點(70)

§6—2 定軸輪系傳動比計算(73)

§6—3 定軸輪系中任意從動齒輪的轉速計算(78)

第七章 平面連桿機構(82)

§7—1 平面連桿機構的特點(82)

§7—2 鉸鏈四桿機構的組成與分類(84)

§7—3 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性質(88)

§7—4 鉸鏈四桿機構的演化(92)

第八章 凸輪機構(97)

§8—1 凸輪機構概述(98)

§8—2 凸輪機構的分類與特點(99)

§8—3 凸輪機構工作過程及從動件運動規律(101)

第九章 其他常用機構(105)

§9—1 變速機構(105)

§9—2 換向機構(108)

§9—3 間歇機構(110)

第十章 軸(116)

§10—1 軸的用途和分類(117)

§10—2 轉軸的結構(118)

第十一章 鍵、銷及其連線(123)

§11—1 鍵連線(124)

§11—2 銷連線(129)

第十二章 軸承(131)

§12—1 滾動軸承(132)

§12—2 滑動軸承(144)

第十三章 聯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148)

§13—1 聯軸器的結構、特點及套用(149)

§13—2 離合器的結構、特點及套用(151)

§13—3 制動器的結構、特點及套用(153)

第十四章 液壓傳動(155)

§14—1 液壓傳動的基本原理及組成(156)

§14—2 液壓傳動系統的壓力與流量(160)

§14—3 液壓動力元件(166)

§14—4 液壓執行元件(171)

§14—5 液壓控制元件(178)

§14—6 液壓輔助元件(194)

§14—7 液壓系統基本迴路(198)

§14—8 液壓傳動系統套用實例(204)

第十五章 氣壓傳動(208)

§15—1 氣壓傳動的工作原理及套用特點(209)

§15—2 氣壓傳動常用元件簡介(211)

序言

為了更好地適應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機械類專業的教學要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組織全國有關學校的職業教育研究人員、一線教師和行業專家,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機械類專業部分教材進行了修訂。

這次教材修訂工作的重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堅持以能力為本位,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突出職業技術教育特色。根據機械類專業畢業生所從事職業的實際需要,合理確定學生應具備的能力結構與知識結構,對教材內容的深度、難度做了較大程度的調整。同時,進一步加強實踐性教學內容,以滿足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第二,根據科學技術發展,合理更新教材內容,儘可能多地在教材中充實新知識、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內容,力求使教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同時,在教材編寫過程中,嚴格貫徹國家有關技術標準的要求。

第三,努力貫徹國家關於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歷證書並重、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與國家就業制度相銜接的政策精神,力求使教材內容涵蓋有關國家職業標準(中級)的知識和技能要求。

第四,在教材編寫模式方面,儘可能使用圖片、實物照片或表格形式將各個知識點生動地展示出來,力求給學生營造一個更加直觀的認知環境。同時,針對相關知識點,設計了很多貼近生活的導入和互動性訓練等,意在拓展學生思維和知識面,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第五,強調教輔資源的開發,力求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構建一個更加完善的輔助平台,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方便。本套教材除配有習題冊、教學參考書、教學掛圖外,還重點開發了多媒體教學光碟、機械專業考試題組卷系統等。

本次修訂的教材包括:《機械製圖(第五版)》《工程力學(第四版)》《電工學(第四版)》《機械基礎(第四版)》《機械製造工藝基礎(第五版)》《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第五版)》《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基礎(第三版)》《數控加工基礎(第二版)》。

本次教材的修訂工作得到了天津、河北、江蘇、上海、山東、四川、陝西、廣西、廣東等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及有關學校的大力支持,在此我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本書由孫大俊、范繼寧、劉玲娣、華玉良、趙艷華、李超編寫,孫大俊主編;陳立群、王懷英審稿,陳立群主審。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

2007年5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