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玄論曹操

橋玄論曹操

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儘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

作品原文

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 惟梁國橋玄、南陽何顒異焉。玄謂太祖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徵拜議郎。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1.太祖:指魏太祖曹操,是其子曹丕所追封。

2.少:年輕時。

3.任俠放蕩:任性有俠氣而放蕩不羈。

4.梁國:古地名,今河南境內。

5.南陽:古地名,今河南境內。

6.異:認為(他)與眾不同。

7.安:使……安定。

8.其:大概。

9.治:從事。

10.濟:挽救局面。

11.郎:帝王侍從官的統稱。

作品譯文

(曹操)小的時候聰敏機警,有謀略(懂權術),為人任性有俠氣而放蕩不羈,他不從事正當職業,因此世上沒有人認為他不同尋常。只有梁國喬玄、南陽何顒認為他與眾不同。喬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不是具有改變世道能力的人的人就不能挽救局勢啊!能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只有您了!”二十歲的時候因為被推薦為孝廉而被任命做了郎(帝王侍從官的統稱),接著升遷做了洛陽北部尉,再接著被調到頓丘做了頓丘的縣令,(因為治理頓丘有成績)接著被皇帝徵召任命做了議郎。

作者簡介

陳壽雕像 陳壽雕像

陳壽(233-297),字承祚,西晉史學家、文學家,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

陳壽以才學成名,晉滅吳後,他廣泛收集三國時期的官私著作,著成紀傳體國別史《三國志》。《三國志》分《魏書》30卷、《蜀書》15卷、《吳書》20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