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林

樟林

樟林,從一個海角荒埔發展成為負有盛名的港口,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她的成長,正似大海起伏的波濤。

地理位置

樟林位於潮州、澄海、饒平的交界點(屬東里鎮),國道324和335相交經過。

樟林故址

樟林在歷史上,曾稱樟林村、樟林鎮、樟林埠、樟林市,也曾稱為樟林寨和樟林寨城。樟林寨建於明嘉靖三十五年,周長八百丈零五尺,環植榕樹,但不久為寇盜所毀。康熙八年澄海縣展復之後,署縣事通判閻英在原“樟林寨”寨址修樟林石城,稱為“樟林寨城”。
樟林石城,只有東、西、南三門,北面無門。在石城的西南,有一“下水門”。因年久失修,樟林石城於民國十四年拆毀,城牆已不存在。後城內曾建樂觀戲院、萃英學校,現再建為樟林中學
現樟林東面的垂慶里,舊日堆頂有老榕數株。由此向南而行,可到“三叢樹”,這裡三株古榕環抱,再至南社大池、南社宮前、書齋前,接南社港畔沿路均有古榕存在。由東向北,至河美、新隴,也有古榕數株。現成一圓圈的古榕的分布,剛好是當時樟林寨的外廓,其方圓近一平方公里。此即樟林寨之故址。

滄桑歷史

樟林,從一個海角荒埔發展成為負有盛名的港口,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她的成長,正似大海起伏的波濤。
清代康、乾年間,樟林是廣東較大港口之一,是潮州紅頭船航泊的基地。北上滬、津、西至雷、瓊,南下可達安南、暹羅、馬來亞諸地。當時,潮州活動貿易的興起,使樟林迅速趨於繁榮,樟林的先輩,移居海外的也日益增多。
鴉片戰爭之後,汕頭港逐漸取代樟林港,樟林遂轉為內地埠市。回顧樟林的過去,看看樟林的現在,我們喜見這古老的海濱埠市,正在隨著歷史的腳步不停地前進。
樟林港埠的興旺起始於康熙七年(1668年)海疆展復。康熙八年澄海復縣之後,人民重返家園,重修石城,並移東隴河泊所置於石城內,又設海關稅館、右營守備署等機構,樟林的漁業、鹽業、航運業迅速恢復。至康熙二十三年,正式弛海禁,樟林港埠商人紛紛造船出海。到了康熙末年,又準與暹羅進行大米貿易,遠洋航海事業應運面生,由漁港轉商業港,樟林港埠呈現一派繁榮景象。
自雍正元年至乾隆五十六年(1723年至1791年)大約70年的時間,是樟林港埠早期的黃金時代。這時“六社八街”的港埠格局已經形成。紅頭船已多不勝數。所謂“六社八街”指的是港埠中心的仙橋、長發、古新、廣盛、順興、洽興、永興、商園等8道大街,和圍繞的外圍----東、西、南、北社及塘西、新隴等6個村社,後又擴增三條街道共數百間鋪屋。其中仙橋街和長發街最繁盛,仙橋街擁有商店和作坊60餘家,故有“金仙橋,銀長發“之美稱流傳至今。但這些鋪屋,各營其業,有海產、豆行、米行、布行、藥材行、茶行、洋行、當鋪、日雜、百貨、染織、糖房、火礱、打鐵、打石、漁網、竹篾、屠宰、食隴口、南關口、卡路口、南洋口等稅館5處。廣東每年從澄海五口徵得的稅銀,占全省總額的1/5,而樟林口居五口之首。由此可見,樟林港埠發展到那時,其地位已是舉足輕重了!
樟林港埠的紅頭船,經雍正、乾隆、嘉慶、鹹豐四朝,歷時100餘年的不斷發展、壯大,已擁有數十支遠航船隊,每支船隊有紅頭船不下百餘艘。每年乘季候風,北上杭州、蘇州、寧波、上海、青島、天津、日本,南下雷州、瓊州及安南、暹羅、實叻、三寶隴(印尼)、蘇門答臘等東南亞諸國。出口紅糖、靛藍、陶器、瓷器、抽紗、工藝、漁網等;進口大米、豆類、絲綢、布匹、木材、中藥及各類洋貨、西藥等。
隨著商貿活動的頻繁,樟林埠也成為潮汕地區早期移民出國。對外拓展的重要口岸,故史稱“通洋總匯”。據不完全統計,早期往南洋群島諸國的華僑先輩,60%以上都是從樟林港埠出發的。如暹羅吞武里大帝鄭信的父親鄭墉(澄海華富村人)、大將軍陳式(鐵鋪石丘頭人)、饒平隆都金財合和陳黌利家庭的肇基
者陳煥榮等政要豪賈,都是在樟林港埠乘紅頭船出國謀生的。據說離鄉別井的先輩,在出發的前夕,都要到樟林井仔泉去盛一瓶水,到象鼻山去掏一手巾上,揮淚拜別天地、父母,然後,才步履蹣跚地登上即將遠去的紅頭船。但他們到了異國之後,又把帶去的“水土”,投進異鄉的井裡,表示對當年踏上征途的故里----“根”----樟林港埠的一種永久的懷念。現泰國樟東聯誼會會徽圖案,就是一艘即將揚帆遠征的“紅頭船”。這正是對千千萬萬僑胞尋“根”心態的真實寫照。

樟林古蹟

樟林古港、新興街、南社“三叢樹”、樟林中學、樟林西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