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響

樊響

中國女排運動員。2012年被郎平相中,加盟廣州恆大女排。

9月5日,十一高體育館,剛剛拿到2012年全國中學生女排聯賽冠軍的小花們正在主教練趙成九的帶領下揮汗如雨,擊打著排球。而廣州恆大女排的觸角卻悄悄伸向了這支學生軍——身高1.88米的二傳手樊響被“鐵榔頭”朗平相中,同時開出了豐厚的加盟條件:直接升入一隊,確保大學本碩連讀,外加退役後在廣東安置工作。一個星期後,樊響南下廣州,正式加盟廣州恆大女排。

點燃火種:

承載吉林排球復興希望

從2004年雅典奧運會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再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女排一批老將被徹底榨乾,成績也回到了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8強。在這個輪迴中,中國女排後繼乏人的現實更加嚴峻,而帥位也如燙手山芋,無人願接。

繁華落盡更思春。中國女排成績滑坡,國人不滿意,但如果知道國內排球運動的普及程度還不如泰國時,不知球迷作何感想。“我們去日本交流時,發現日本的排球普及率很高,國小、國中、高中、大學都有自己的排球隊,人才培養體系非常完備。而我們的近鄰泰國的排球普及率也高於我們。”趙成九說。

數據顯示,現在國內從事排球專業訓練的女運動員僅千餘人,從事業餘訓練的不足2000人。不過,在這3000餘人中,十一高女排的比例非常小,但卻承載著吉林排球復興的希望。

2002年,長春十一高中成立了男女排球隊,目標就是奪得省內高中排球賽冠軍,走向全國。不過,在這之前,我省中學生男排冠軍寶座一直由吉林市毓文中學把持,女排冠軍則被延吉市二中壟斷,剛剛起步的十一高排球隊只能摸索著前進。

十年磨一劍,這支學生軍打破傳統強隊的壟斷,連續十年獲得吉林省中學生排球賽冠軍;2007年和2009年,女排和男排分別獲得全國中學生排球聯賽季軍;2009年和2011年兩次代表吉林省參加全國中學生運動會,其中女排獲得第六名(吉林省中學生參加此項賽會的球類項目最好成績);2012年女排又將全國中學生排球聯賽冠軍收入囊中。

經過10年的打拚,十一高排球碩果纍纍,不僅球隊運動成績喜人,而且大部分球員被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吉林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以及多所體育院校瘋搶一空。此外,史沛鑫、楊萬慈、李博文、周禹同分別被八一、江蘇、遼寧等專業隊要走。

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十一高排球也點燃了吉林排球復興的火種——目前,吉林省體育局田逕自行車球類運動管理中心正在與十一高協商,該校女排代表吉林省參加2017年第13屆全運會的事宜。

十年磨劍:

又出了一個劉曉宇

1986年,吉林省排球隊解散。排球運動自此與吉林省絕緣26年,這期間也遠離了六屆全運會。受此影響,長春市第45中學、第48中學和第52中學,自2004年起相繼解散了自己的排球隊。沒有龍頭,也沒有梯隊苗子可選,為何十一高還要發展排球呢?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趙成九。作為從十一高走出去的學生,趙成九作為吉林體院排球隊的主力奪得了2002年省運會大學組冠軍。大學畢業後,趙成九帶著自己的排球夢想回到了母校,開始組建排球隊。經過10年的發展,十一高排球隊不斷壯大,除了高中3個年齡段外,還包括國中3個年齡段的小隊球員,而當年他帶過的3名弟子也在大學畢業後選擇回歸母校,輔佐自己。

與體校面臨的招生難一樣,趙成九最初組建排球隊時也遇到了這個困難。不過,為了招到好球員,讓學生有好的發展前景,讓家長沒有後顧之憂,學校方面採取了多種招生辦法。十年磨劍,苦盡甘來。回想成立排球隊之初,趙成九道出了招生難的困難。我把招生歸為三種類型,一是“推薦型”——去全國體校招生,二是“直招型”——去國中和國小招苗子,三是“偶遇型”——在大街上看孩子是不是打排球的料。”

“偶遇型”招生是一種不拘一格的方式,最典型的就是樊響。2008年,趙成九去雙陽參加一個活動時,活動的位置離雙陽晨宇希望中學很近。出於職業的敏感性,趙成九走進學校想找找好苗子,而高出同齡人一頭的樊響一下子吸引了他,“那時,她只有13歲,身高達到了1.73米,即便沒有基礎,如果好好調教,一定能夠成才。”

經過與雙陽晨宇希望中學校長和家長的積極溝通,樊響來到了十一高中女排。4年的訓練,樊響在趙成九的調教下,從一個毫無排球基礎的小姑娘變成了一隻眾多職業隊爭搶的金鳳凰。“樊響是全國高中階段女排球員身高最高的二傳手,她的特點是左手打球,具有二次扣球的優勢。”趙成九說。

從高中聯賽跳級升入一線職業隊,而且升入的是名帥朗平麾下的廣州恆大女排,作為啟蒙教練,趙成九內心非常高興,畢竟,這是他10年心血換來的果實。不過,他臉上也流露出了不捨之情,“樊響是我們隊的隊長,她去恆大可以為我們的小隊員起到榜樣力量,但也消弱了我們的實力,球隊參加全國比賽時成績會有起伏。但我想,如果持之以恆,我們還會培養出一個樊響來。”

積澱深厚:

像工程一樣建設學校體育

作為長春傳統的“四大校”,市民看中十一高的是其名列前茅外的升學率,但近幾年,籃球和排球也成為學校的金字招牌,而足球方面也結出了碩果——李大強和孔翔宇兩名高中生成為長春風雲足球隊的主力球員,他們將征戰本月底打響的新賽季全國室內5人制足球聯賽。

連續兩屆全國高中男籃聯賽冠軍、一次全國中學生排球聯賽的冠軍,以及足球、田徑方面湧現出的人才,十一高所倡導的體育理念成為一個富有價值的思考。

“新形勢下,社會對優質教育的渴求要求我們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育目標等方面要有前瞻意識,促使我們在育人為本、創新發展之間找到最佳結合點,審時度勢,順勢而上。前幾年,我們的籃球是全國冠軍,但並不代表我們現在不重視籃球,我們的想法是依託十一高的體育俱樂部,把學校體育當成一個工程來建設,使之健康、可持續發展,讓每一支球隊保持在全國一流水平上。”副校長王國良說。

重點高中辦運動隊,一方面體現了體育回歸教育的思路,一方面也可以彌補體校招生難的瓶頸。畢竟,作為曾經的“香餑餑”,體校面臨的困境,已凸顯中國體育發展中的結構性問題。

作為一個在基層從教30多年的老體育,體育中心主任肖亞濱說:“很多國家,都是從普通中學培養體育運動員,淡化金牌效應,淡化單一的體育發展模式。作為省內知名、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示範性高中、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學校,我們培養運動員的前提,首先是學生,其次才是運動員,確保培養出來的都是全面發展的人才。”

教練和教師,都姓“教”,本來就是一家人。可一家人也難免有矛盾,如何把體育和文化擰成一股繩,十一高校長朱傑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體育發展是特色,文化教育是生命。在這裡既能練好運動技能,又能做好文化學習,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學生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最應該做的。”

在長春十一高中的歷史上,“足籃排”三大球均取得過佳績——從20年前的獲得全市“春城杯”高中組足球冠軍,到2005年和2006年的兩屆全國高中男籃聯賽冠軍,再到2012年的全國中學生女排聯賽冠軍,長春十一高中走出了一條體育回歸學校的新思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