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概述
![1](/img/f/cfb/nBnauM3XxgzM0kzM2QzNyUjN4ITM1czM2QTOwADMwAzMxAzL0c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在塔城無底湖東北約3公里的塔爾巴哈台山腳下,聳立著一個高約2米、面積400多平方米的土夯建築,這裡只剩下一個大坑和幾面殘牆埋在地里。這便是樊梨花的點將台。從它的地理位置和建築造型看,確實是一個用來調兵遣將、排兵布陣的地方。站在這裡,似乎可以看到當年的樊梨花西征來到這裡揮斥方遒、指揮若定的威武形象。樊梨花西征,兵強馬壯,浩浩蕩蕩,西征時空前的盛況。
此地離點將台約3公里,在點將台的西南方向,此湖呈橢圓形,周長大約1000米,長年四季無論天旱水澇,湖水總量始終不變,更使人奇怪的是,與它相近的巴依木扎河的水是淡的,可湖裡的水卻是鹹的。據說,是因為銅鏡長年攜帶在樊梨花身上,征戰的汗水浸注在銅鏡上,銅鏡沾上了汗鹹味,所以湖水也就成了鹹的。後人為了紀念樊梨花的豐功偉績和平定西部做出的貢獻,將她拴馬的石樁刻上了她的頭像,也就是現在的樊梨花石像。
傳說
![樊梨花點將台](/img/1/fc2/nBnauM3X4IDN0MzM0gzM3kTO4QTM4gTM5QTM0QTNwAzMxAzL4M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書中敘述樊梨花與薛丁山馬上訂親及薛丁山三休、三請樊梨花的故事,在民間有很大影響。戲曲中一些劇目即取材於此。
樊梨花寨
樊梨花乃西域寒江關人氏,因不甘丈夫薛丁山三休之辱,帶著親兵引退欒川,在此安營紮寨。因山寨氣候寒冷,俗稱山寨,對外稱樊梨花寨。山寨上遺留有點將台、旗桿窩、石寨牆殘基,寨內有幾十畝大的山凹空地,是樊梨花當年屯兵的地方,現已恢復當年的擊鼓亭、射箭場、彈弓場、十八班兵器的擂台、鞦韆、爬桿、繩梯,還有樊梨花望子成龍修建的成龍塔,更有趣的是當年樊梨花守寨的榆木墩大炮成了現代人預測人生福、祿、壽、喜、財的見面禮炮,據說每打一炮都有說是,選準炮位福壽由已人命在我不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