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慶北

樊慶北 主任醫師。1925年11月出生,江蘇太興人。於江蘇醫學院醫學本科畢業。曾任無錫市婦幼保健院主任醫師(已退休)。是無錫市第七、八屆政協委員,無錫市第一屆優生優育協會名譽理事,九三學社婦幼保健院第一屆支社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會員,中國科技協會會員,九三學社社員。

基本信息

簡介

1952年,在臨床生產實習前分選專科時,為了國家需要,放棄做外科醫師的初衷,改為重點實習婦產科。立志做一個有所作為的婦產科醫師,決心為新中國的婦幼保健事業貢獻才華,以報效祖國和人民。大學畢業後,50年代中期起,除擔負繁重的臨床醫療工作外,還兼任省立無錫助產學校產科學教師,編有病理產科學教學講義1冊,在編材中打下了紮實的婦產科理論基礎。在向科學進軍,趕超英美的活動中,創用胎盤血清皮內試驗診斷早孕,著有《胎盤血清皮內試驗診斷早期妊娠初步報告》(《中華醫學雜誌》)。在大躍進中,為了加強女工保健,在省內率先為紡織女工組織婦女病普查普治。著有《3287例紡織女工婦科普查分析報告》(《中華婦產科雜誌》)。

人物經歷

70年代下放到大豐縣大橋地區醫院工作9年,此期間在缺醫少藥醫療條件很差的條件下,為農婦防病治病,獲6項臨床科研成果。其中主要有《11958例農婦宮頸癌普查報告》,查清該地區宮頸癌患病率為670/10萬。屬癌高發區。診斷出的37例新病人除了5例拒治之外,余均獲及時治療。多快好省的治療宮頸糜爛是防癌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當時農村經常缺電的條件下,自製火熨器開展火熨療法,據290例臨床2年隨訪觀察,經1次熨療治癒率高達99.46%。著有《火熨療法治癒宮頸糜爛》(《江蘇醫藥》)一文。

成長

在計畫生育手術中,常遇有宮內節育環取出困難時,取環中逐漸總結出一種安全可靠的取環新法。著有《宮內節育環嵌粘宮璧取出之體會》(《中華婦產科雜誌》)一文,上述3項曾多次在縣、地區、省各級婦幼衛生、計畫生育、中華醫學會等學術會議大會上交流。1980年起致力於圍產醫學,為江蘇省城市圍產兒死亡率及死亡原因調研協作組成員;無錫市調研協作組長。是《江蘇省城市圍產兒死亡率及死亡原因調查報告》(《中華婦產科雜誌》)一文的第二作者,該科研成果,獲江蘇省政府四等獎,國家衛生部乙等獎。

1982年起兼任市圍產保健協作組長,著力於提高全市圍產醫學技術水平,將過高的圍產兒死亡率降下來,經3年奮戰,使該市圍產兒死亡率由1981年度的23.82‰逐年下降到1984年度的14.92‰,逐年早期新生兒死亡率由1981年度9.42‰下降到1984年度的5.01‰。著有《無錫市圍產保健初見成效之研討》(《實用婦產科雜誌》)及《無錫市圍產保健四年來之體會》(《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

成就

著有論文20餘篇。可謂醫、防、教、研,碩果纍纍。改革開放後,被評為大豐縣及鹽城地區先進科技工作者。連續7年被評為醫院先進工作者。正如其在世紀之交前夕,入編《中國專家大辭典》後有感中所述:辭條400字;操神數十年。辛勞吾一個;惠及萬千人。勤耕結碩果;主旨是奉獻。了卻此生願;薄禮獻人民。他終於實現了當年的諾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