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令

樊令

樊令,1984年,貴州遵義人,演員,導演,製片人。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樊令樊令

14歲,樊令憑藉他擅長曲藝幽默表演的才藝,開始在廣州、深洲、廈門、長沙、南京一帶漂泊,先後在歌廳、酒吧表演。

2000年,樊令年進入了塗料工程行業。

2004年,樊令和遵義同科公司合作,當上老闆,同時兼任技術總監。

2008年,樊令進入浙江中成集團,從事工程分包工作,並擔任項目負責人。

2011年,樊令自費在上海戲曲學院進修班學習。

2012年,樊令喜歡上劉德華的演唱風格,並開始了他的模仿秀藝術生涯。

2013年,樊令回到家鄉,創立了“樊令影視工作室”,擔任演員,導演,製片人。

2017年,樊令在藝術創作之餘,還與中建三局合作,負責塗料分包工程。

主要作品

微電影《回頭》劇照微電影《回頭》劇照

樊令創作的作品眾多:《私奔》、《回頭》、《迷途思反》、《范小寶》、《樊哥快樂生活》、《戀愛反身》、《陰差陽錯》、《在路上》、《善作魂》等,其中,《迷途思反》和《回頭》曾獲得了貴州省電視台舉辦的微電影藝術節影視新人獎。

人物評價

電視欄目 劇照電視欄目 劇照

“有緊迫感的勤奮學習,在實踐中感悟表演,自律快樂的生活”。來自於上海戲劇學院關瀛教授的點評。

公益微電影《善作魂》

基本信息

中文名:善作魂 英文名:Goodforthesoul導演:黃宗孟主演及出品人:樊令出品時間:2015年7月20日出品公司:貴州孟令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故事梗概

《善作魂》是由貴州青年導演黃宗孟執導,新銳演員樊令領銜主演並出品的國內首部手機拍攝的公益微電影。電影故事以農村留守兒童、敬老院孤寡老人、建築工人等原型為題材,大膽創新製作。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善”進行生動解讀。以電影的藝術形式詮釋“講文明樹新風、善作魂”的理念。《善作魂》講述一位善良的包工頭林天才,經朋友介紹承包一個工程,當得知自己工程款被卷跑之後,他敢於擔當,賣掉自己的汽車,甚至借錢也要給工人發放工資。而他的行為卻遭到家裡人的反對:女友分手,找親朋好友被拒等。最終善心總有回報,得到林天才照顧的敬老院老人得知他的情況後,紛紛拿出自己的零花錢托院長交給林天才。騙子張宇華也因為涉嫌詐欺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工程款最終被追了回來。

導演簡介

黃宗孟:青年導演、手機電影第一人。演員、編劇。手機電影界90後最具代表性的新銳導演之一。代表作《我能拍電影》《善作魂》中國網、搜狐新聞等媒體多次報導。開創國內手機拍攝電影先河。一心致力於公益事業。所有作品都是倡導正能量的佳作。演員表
​角色 演員​ ​排名
​林天才 ​樊令 ​男主角
​劉濤 ​黃宗孟 ​男二號
​張宇華(張總) ​楊先義
​林天柱(林天才的二哥) ​文理
出品人樊令作品對於作品的解讀:留守兒童最核心的問題是與父母長期分離,親情缺失,親職教育弱化,留守兒童的生活質量、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成長環境均劣於受父母監護的兒童。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藉助這部電影、呼籲社會關注留守兒童群體。從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行業來看,建築業仍是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多發地,某些建築企業因內部管理混亂等原因,不能及時發放農民工工資,或對農民工討薪不能積極應對處理,推諉扯皮,導致多起農民工討薪集體上訪,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善作魂》就是一部正面教材。農民工兄弟錢掙不容易。企業應該負起應有在責任。當記者問到拍攝時的困難,樊令像個孩子一樣哭起來。一點也沒有電影裡的角色那么堅強。黃宗孟講到“這部電影經歷了很多難關。首先是資金緊缺、其次是演員不好找。聽說是用手機拍電影,都紛紛嘲笑。最危險的一次是拍去農村看留守兒童的那場戲。由於山路崎嶇狹窄。在一處懸崖處,車子差點失去控制掉下懸崖。這都不算什麼。最讓人難也接受的是,樊令的愛人一直不支持他拍電影。更別說投資錢了。得不到親人的支持是最痛苦的。演員都不是專業的。有時拍攝一個鏡頭需要重複很多次。資金有限。很多時候都是一包速食麵一包榨菜就是一頓。雖然拍攝很辛苦。還是沒有人說過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