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者,異文合愛者也

《樂者,異文合愛者也》出自戰國時代時期的作品《禮記》,作品觀點為禮樂當隨時代而變化。本書主要講述了禮用來規定人的高低貴賤的差別,使人們相互敬重。樂用不同形式來影響人心,使人們相互親近。

作品介紹

“樂者,異文合愛者也”選自《樂記·樂論》中的一段。要作統治者,起碼的條件是要懂得禮和樂,不只要懂得禮和樂的表現形式,而且要懂得禮和樂的基本原理。換句話說,必須具備一定的資格,才能擔當相應的職務。

作品原文

《樂者,異文合愛者也(1)》

禮者,殊事合敬者也(2)。樂者,異文合愛者也(3)。禮樂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與時並(4),名與功偕(5)。

故鍾、鼓、管、磬、羽、鈅、乾、戚(6),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7),樂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8),禮之器也;升降、上下、周還、裼、襲(9),禮之文也。

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10)。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明聖者,述作之謂也。

作品注釋

(1)本節選自《樂記·樂論》。

(2)殊事:規定高低貴賤的差別。合敬:使人們相互警重。

(3)異文:用不同藝術形式影響人心。合愛:使人們相互親近。

(4)事:指制禮作樂。並:相合。

(5)名:指為禮樂命名。偕:相符。

(6)鍾、鼓、管、磬:都是古代的樂器。羽、鈅(yue)、乾、戚:都是古代舞蹈時的道具。

(7)屈、伸、俯、仰:指舞蹈的各種姿勢。綴:指舞蹈的行列。兆:指舞者活動的區域。舒、疾:指舞蹈節奏的舒緩、疾速。

(8)簠、簋、俎、豆:都是古代祭祀或宴飲時盛事物的器皿。制度、文章:指各種禮儀的規定。

(9)周還(xuan):同“周旋”,指迴旋的動作。裼(xi):袒開上衣。襲:掩住上衣。

(10)述:傳承。

作品譯文

禮用來規定人的高低貴賤的差別 ,使人們相互敬重。樂用不同形式來影響人心,使人們相互親近。禮和樂的本質相同,因此歷代英明的君王都以禮樂相沿襲。他們制禮作樂都依據時代的變化,為禮樂命名都要與建功立業相吻合。

因此,鍾、鼓、管、磬、羽、鈅、乾、戚這些樂器和舞具,都是樂的用具:屈、伸、俯、仰等舞姿,排列聚散和舒緩疾速的動作,都是樂的表現情狀。簠、簋、俎、豆等器具和各種規格規定,都是禮的工具;升降、上下、迴旋、袒衣掩衣,都是禮的表現形式。

所以,凡是懂得禮樂性質的人就能制禮制樂,只要懂得禮和樂的表現形式的人則能傳承禮樂。制禮制樂的人叫做“聖”,傳承禮樂的人叫做“明”,“明”和“聖”,就是傳承和創製的意思。

作品解讀

要作統治者,起碼的條件是要懂得禮和樂,不只要懂得禮和樂的表現形式,而且要懂得禮和樂的基本原理。這個要求同今天要求作幹部的人要有大專以上的文憑——即具備相當的知識和文憑水平——相類似。換句話說,必須具備一定的資格,才能擔當相應的職務。

懂得形式是比較容易的事,道聽途說、現場觀察或耳濡目染都容易懂得,只要不是太笨,似乎的需要特殊的訓練。要懂得原理就不那么容易了,即不光要知道怎樣做,還要知道為什麼遮掩做。

大概歷來能夠做到在原理(根本)上懂得人並不多(這要求有相當的修養和悟性)所以才會成稱為“聖”,也就是最高層次了。做統治者做到這層次,往往比較開明,不會像只懂得皮毛的人那么機械和頑固,能夠隨著情況的變化,只要保持基本原則和精神森不變,就可以不拘泥於外在的表現形式。

制度,規則的生命,應當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否則將會變成僵死的桎梏。儒家學者在這個問題上保持了情形的頭腦,這大概與他們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頻頻碰壁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