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剪紙要數樂清剪紙最為著名。樂清地處浙東沿海,是全國著名風景名勝雁盪山所在地,自古手工業生產就很發達,"黃楊木雕"、"繡簾"、"嵌漆器"等聞名於世、暢銷國內外,樂清民間剪紙,歷史悠久,工藝精湛,700多年前,剪紙已很興盛,樂清剪紙與"龍船燈"有著密切的聯繫。"龍船燈"是樂清一中特異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它是節日期間用以祛凶納吉的,每逢新春佳節,雁盪山下方圓數百里內,村村鎮鎮都紮起龍船燈,體長約三米,分日龍、夜龍、活動首飾龍三種,象徵著生命和力量。龍船燈的造型別致,製作極為精巧,龍船上扎有七層至九層的樓閣、亭台,樓閣的欄桿、屏風、門窗、牆壁全部用細紋紙張貼。當地人把這種細紋剪紙稱作"龍船花"。龍船花的圖案千變萬化,玲瓏剔透,瑰麗多姿,刻紙藝人能在四寸見方的白紙上刻出幾十種複雜的圖案,最多可達六、七十種,精微纖巧、細若髮絲,有正字形、人字形、喜字形、壽字形、菊花形、冰梅形、魚鱗形、龜背形、還有"田交田"、"勾之雲"、"空肚十"等等。幾十種圖案交織在一起,層次豐富、主賓分明、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樂清剪紙以其挺秀、細緻的風格顯現出江南海濱特有的風神氣韻。與北方剪紙的粗獷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
相關詞條
-
剪紙[中國的民間剪紙藝術]
剪紙,又叫刻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剪紙的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
藝術簡介 歷史追溯 創作要求 特性 藝術語言 -
剪紙
剪紙,又叫刻紙,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
藝術簡介 剪紙[中國的民間剪紙藝術] -特性 歷史追溯 創作要求 -
四折剪紙
”剪紙的簡介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 關於剪紙手工藝術的歷史,即真正意義上的剪紙,應該從紙的出現開始。 在陝西剪紙藝術中...
剪紙的定義 剪紙的創作 剪紙的流派 剪紙的史籍記載 傳統剪紙工具與流程 -
中國剪紙
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和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在中國農村地區廣為流行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
概述 剪紙特性 歷史沿革 造型 吉祥寓意 -
浙江剪紙
《武林梵志》載五代時“吳越踐王於行吉之日……城外百戶,不張懸錦緞,皆用彩紙剪人馬以代”,描繪了吳越故地上曾出現的一個宏大剪紙景觀。
基本介紹 分布地域 -
細紋剪紙
細紋剪紙又名細紋刻紙,流行於樂清用於龍船燈或窗欞裝飾和繡花底圖。
細紋剪紙 佳作 -
溫州剪紙
《溫州剪紙》是2010年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春生,胡驊。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
樂清細紋刻紙
樂清細紋刻紙刀法精妙入微,挺拔有力,圖案細如髮絲,它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細,細紋刻紙的工藝使各種民間圖案紋樣都能在幾厘米見方的紙上得到細緻而豐富的表現,這...
簡介 特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條目 -
樂清特產
建國後的1952年,海水養殖面積僅1500畝,到1957年已超萬畝。 人,大部分人從事捕撈、養殖業,水產品年產量達18610噸,其中,海洋捕撈56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