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水行

樂水行

樂水行是一個民間組織的定期記錄周邊河流狀況的公益活動。

相應機構

“智”“智”

自然大學項目第一期主題為“城市樂水行”。這一項目持續利用每個周末的時間,組織當地的環保專家,帶領當地的志願者,考察北京的水環境,記錄當地的“水自然”變化軌跡。
自然大學是由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自然之友綠家園志願者、廈門綠拾字、南京綠色之友、天津綠色之友、蘭州綠駝鈴、全國大學生綠色營等多家NGO共同發起的項目,並由中國科協全程支持。
自然大學是一所虛擬的社區環保大學,旨在通過自助型人才培養的方式,使社區公眾實地參與調查,為公眾提供探尋自然環境、零距離直面環境問題的機會,幫助人們認識自然、觀察自然,關心周圍環境的變化,珍惜、欣賞和熱愛自然生命,參與到治理環境污染的活動中。
自然大學有兩重含義,一是向大自然學習,二是在大自然中學習.自然大學的教室都在戶外.自然大學終身免費。居住在北京的人,應當了解北京。居住在自然界的中國人,應當了解自然。
自2007年3月起,自然大學樂水行作為自然大學水學院的戶外課堂,帶領公眾持續關注城市的水環境。通過最簡單的沿河徒步考察,觀水、測水,直面人們生活的城市的水環境現狀,同公眾一起,感受河流之美,記錄河流之痛。目前,這一項目已經進行了3年。

觀念

樂水LOGO樂水LOGO

山,添擴我們的胸襟;水,豐盈我們的智慧。樂山者,仁;樂水者,智。走入自然,歷練於種種環境的變化,那是人生的需要,更是生命的必然。生命需要運動,生命需要自然,生命需要交流,生命需要磨練。生命的感悟,不能只停留於一時一刻的瞬間,不能只禁錮在個體的狹小空間,那是人類共有的信息,那是自然塑造我們的音符,那是環境對肉體與靈魂的磨練。
自然,不僅創造了我們的生命,也時刻滋養著人類的軀體,更不斷地刻畫著你我的靈魂。生命需要水和空氣,生命需要心和雙眼,生命需要真實面對,生命需要切身體驗。環境的健康是我們個體長久健康的前提,健康的身體意味著健康的心靈,植根於健康的智慧,健身、健心、健智,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根基。
面對著瞬息萬變的世界,以寧靜、平和的心態,踏尋和諧發展之路,是我們共有的使命。生命需要和諧與博愛,生命需要豁達與樂觀,生命需要燦爛與幽香,生命需要健真與美善。“樂水行”將作為人與自然和諧的紐帶,連線未來的希望和陽光,把個體的健康、生態的文明,與環境的和諧、自然的昌盛,聯結成為一個完整的生命整體,伴隨著時光的腳步,成長為你我心中的明燈,照亮自然的生命之路!
來吧!走入環境,徒行在水邊!

行動歷史

為水而生,逐水而動
自然離我們有多遠,自然界的水離我們有多遠?
在城市中,我們不難聽到人們抱怨自己“遠離了自然”。水是環境狀況的一面鏡子,河流是人與自然關係的一個縮影,與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樂水行就是要與人們一同去看身邊被忽視的自然——通過最簡單不過的沿著河流行走,聆聽河流歷史的悲歡離合,直視水環境的現狀,感受河流之美,記錄河流之痛。
2007年3月17日,“樂水行”由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自然之友、綠家園志願者、志綠智等多家NGO共同發起;此後,北京地區每一個周六都有徒步“讀水”活動,風雨無阻。
自2007年9月份,發展成為長線(探路組)和短線(考察組)兩隻隊伍,分別在市區內的河流和市區內外及遠近郊的河流進行徒步“讀水”活動。考察北京近郊幾乎全部的河流水道和水源地,以及部分遠郊、甚至河北界內的河流、水庫,明晰河流的起源、演變和現狀,了解河流附近人們生產生活的方式,探討人類活動與自然變化之間的關係。
自2010年6月5日起,“樂水行”活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由綠家園志願者、達爾問自然求知社(自然大學水學院)、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等多家組織或企事業單位,分別依據自己的理念,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推動“樂水行”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2010年7月份,“樂水行”回響北京市團委倡議的首都青少年“愛綠日”主題活動,每月的最後一個周六為市水務局發起的“志願走河”行動,採取志願者社會化動員機制,號召社會公眾親身參與首都水資源及環境保護。
樂水行的一個特點是低成本運行。活動的地點在戶外,參加活動的人都是志願者,把自己所了解的關於河流的知識與他人分享。低成本使得樂水行具有相當的可持續性。而現實又需要一支隊伍持續對城市河流環境考察和科普。樂水行模式日臻成熟,陸續向其他城市推廣和複製。廣州、重慶、瀋陽、南京等城市依託當地環保組織建立了樂水行隊伍。

2011年主題

主題:河流,我替你說

樂水行社團全LOGO樂水行社團全LOGO

活動時間:2011年2月26日-2011年4月3日
活動內容:徒步考察當地的一條河流,並把河流環境狀況及時有效地告訴公眾
活動概述:
關於自然,關於人,河流有比我們更久遠的記憶。
如果河流會說話,她一定是一位講故事高手。從原始海洋中生命的萌發,到冰河時期的冰川運動。從泉眼湧出的清淙細流,哺育山間的纖弱的幼芽,消解頑固的山石,輕吻沿河動物的唇喙,河流了解自然每一寸的精妙美好。
流孕育了人類文明,水與人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從溪流里挽起的第一捧水,村莊裡的第一口井,人不僅把水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源通過各種方式利用,也賦予了水獨特的文化內涵,這一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尤其顯著。即使是河流泛濫、久旱成災,人與水保持著有序的張弛,在歷史中表現出一種平等相依的關係。
現代社會給人與水的關係帶來了變革。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人口過度而無法消解的生活污水、垃圾圍城等等,河流正遭受著“不能承受之污”。大型水利工程、水電站、水壩,原本流動的水被人的私利困住,無法流淌,發不出任何聲響。
樂水行項目一直以來與公眾一起關注當地河流生態狀況。每個周六,樂水行帶領公眾一起踏訪北京地區的河流,訪古問今,感受河流之美,記錄河流之痛。這種公眾自發考察當地河流環境的模式受到社會各界認可,越來越多人通過直面環境現實而參與到環境保護的實際行動中。
2011年,3月22日世界水日期間,達爾問自然求知社(自然大學樂水行)、全民健康樂水行、首都青年環境聯盟、綠色大學生論壇、綠色營向社會各界發出倡議,號召全國各地公眾在3月19日(周六)同時徒步考察當地的一條河流。活動將特別向全國各地大學生社團發出邀請,旨在通過本活動培養更多關注環境、參與環保的青年力量。

活動表活動表

說明
1、 各團隊的樂水行活動方案至少包括以下部分:徒步考察當地的一條河流、整理該河流的資料(並發布到中國河流微百科)、完成一篇走河報告。
2、 確定活動方案後,各團隊起草各自活動的通知,並在3月12日之前發布到各個宣傳平台,如騰訊微博互動百科小組、人人網等。
3、 騰訊微博專題會開闢專門區域展示各個團隊的活動組織和進展情況。要求各個團隊註冊騰訊微博賬號,並於3月4日前將用戶名告知“2011世界水日全國樂水行項目組”,由項目組統一提交給騰訊微博專題編輯組。
4、 中國河流微百科編纂將由互動百科負責人與各活動負責人聯絡,完成微百科的活動團隊將有500元獎勵。
5、 走河報告中,對河流環境狀況進行評估,分為“健康、小恙、病重、死亡”四個等級,形成體檢報告。
6、 走河報告中,最好有對一位居住在河邊10年以上的居民的訪談。
7、 優秀走河報告並於3月20日晚上之前提交給項目組的,有機會將該報告展示在騰訊網2011世界水日專題頁面上(名額有限)。
8、 所有報告務必於3月26日晚上之前提交給項目組。項目組將彙編成“首部公眾河流體檢報告”,於4月3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
9、 其它未盡事宜,以活動實際開展情況為準。

瓶頸

雖然“樂水行”一直倡導的是低成本運營,不向參加的志願者收取任何費用,沿途講授河流故事的專家也僅有交通津貼,但這個活動開展幾年來,環保組織在發展中遇到的資金瓶頸依然存在。而解決這一問題,“亟待我們與社會各方的磨合、思考與合作。”馮永鋒毫不諱言。
而在張峻峰看來,“樂水行”需要向更廣泛的公眾推廣,需要將樂趣性和健康性融入活動中。
如何將活動繼續做出特色,推而廣之,擴大影響,綠家園“樂水行”正在積極探索。最近一個時期以來,綠家園“樂水行”每個月的活動都圍繞一個主題開展,比如12月的主題是“尋訪南環水系”,在前三周的周末,志願者們已經踏訪了西護城河、南護城河、蓮花河,最後一周將徒步涼水河。今年11月,綠家園“樂水行”還特別為一家國內戶外用品企業和一家位列世界500強的企業開展了“走水”活動,效果不錯。
在馮永鋒看來,“樂水行”運行近4年來,存在項目培養核心志願者不足、專家範圍有限、項目產出不夠明晰等問題。同時,在一線活動中,雖然組織者一直秉持“感受河流之美、記錄河流之痛”的活動原則,但事實上,很多參與者將“走水”更多地視為“生態文化游”,環保成分稍嫌弱化,對河流污染現狀的干預還不夠。“對於河流污染,我們應當發揮作用的效率、方式,都需要突破。”前兩年,“樂水行”還曾資助過一些研究課題,但收效並不理想。他說,改變這種情況完全可以從一張“巡河記錄表”開始。
如何衝出這一困局?2011年,自然大學“樂水行”將做出一個“升級版”,升級版“樂水行”的亮點頗多:第一,每周六固定考察河流,但污染企業定位、排污口定位、河流異常情況舉報、水質監測等更為專業的環保內容將添加到考察過程中;第二,除了戶外活動,“樂水行”也會配合室內講座,話題結合當前國內、國際與水有關的熱點問題,邀請相關專家進行即時分析;第三,加強研究性,支持4~5個與水相關的研究課題;第四,增加水問題的一線調查;第五,強化公眾倡導,從關注水污染問題入手,通過消費選擇權等方式,倒逼污染源(比如企業)履行其環境責任。
在12月11日的自然大學“樂水行”活動中,出現了一名來自天津的環保志願者,他此行的目的,是想推廣“樂水行”的活動模式到他所在的城市。
而在馮永鋒看來,“樂水行”這塊“環保產品的模板”已經可以拿來複製了,“實際上從2007年開始,‘樂水行’就是一個多城市同時探索的項目,2007年時,北京、廈門、南京、天津、蘭州都曾經推出過‘樂水行’。後來,成都、貴陽、鄭州、廣州也都曾經試驗過‘樂水行’。像鄭州的‘樂水行’還很有特點,當地環保NGO帶領當地公眾考察《詩經》描述過的河流,令人神往。”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環保NGO的一種“產品”,“樂水行”受到了官方的注目。今年7月開始,“樂水行”回響北京市團委倡議的首都青少年“愛綠日”主題活動,每月的最後一個周六為北京市水務局發起的“志願走河”行動,採取志願者社會化動員機制,號召社會公眾親身參與首都水資源及環境保護。

活動詳情

基礎篇

基礎活動是北京樂水行團隊四年樂水歷程中經過充分試驗後,最常開展的活動。它們操作較為簡單,工具易得,適合開展走河活動初期的團隊和資源較少的小團隊。小活動一樣包含大樂趣。
一、活動籌備
初看起來,樂水行是個非常簡單的活動:不就是沿著河流走走嗎?其實要組織一次成功有意義的樂水行活動,也需要仔細準備呢。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設計活動方案。北京樂水行一般包括走河、快速測水、專家介紹河流情況、參與者分享沿途感受、撰寫走河總結五個部分。根據實際情況,這五部分也可以有所篩減或增添。根據不同的活動方案,需要作不同的準備。如,計畫是要以活動作一次分享會的,那么就最好多拍照、多訪問沿河居民。
以下是一些基礎籌備工作。
活動籌備一:選定線路,蒐集資料,提前探路
選定河流。樂水行一般建議選擇人們身邊的河流,這樣方便大家找到便利的交通方式參加。線路長度也有講究:5至10公里的路程適合半天的活動,對河流“精讀”——也就是走河過程中考察得比較細緻,走得比較慢;10至20公里的線路適合全天的活動,要求參與者需要一定的長距離徒步經驗。
蒐集資料。通過圖書、網路等途徑對選定河流有一個大體了解;包括河流的起點與終點,河流的功能,在城市中所扮演的較色,以及近幾年的水質變化,可以到相關部門去蒐集數據或上網搜尋政府公開信息,進行資料整理,以輔助之後的徒步考察。
提前探路。探路是必須的,要不迷路咋辦?走錯道咋辦?所以必須要去探探路,知道怎么走,走到哪兒為止,怎么坐車等等。
活動籌備之二:物資準備
物資方面,大體是按照活動開展方案來準備,如有計畫檢測水質,就必須準備取樣容器和檢測試紙等。這裡就列舉一些常規的東西,供參考。
通知範例通知範例

基礎物品:隊伍旗幟、簽到表、地圖等。
記錄工具:相機、電池、記錄本和筆、錄音筆等。
其它:調查問卷、宣傳材料等,根據不同的活動計畫不定。
活動籌備之三:人員分工
提前分工有助於活動有效開展。人員方面,大體需要一到兩名熟悉線路的帶隊、攝影、文字記錄人員等。另外,如果有測水需要,則需要有專人提前熟悉檢測過程。
指導老師方面,北京樂水行的指導老師來源於樂水行志願者,長期參與並對某條河流熟悉的志願者也可以成為指導老師。當然,對於剛剛開展樂水行的隊伍,可以邀請熟悉當地河流的專家、政府官員參與,為大家講解一些河流情況。
活動籌備之四:起草通知,廣而告之
活動的人氣如何,活動通知是關鍵。通知需要包括必要的活動信息,如時間、地點、
活動內容、注意事項、活動聯繫人等。如果能夠起一個生動吸引人的活動名稱就更好了。
通知說明:
1、可以在通知中附上走河線路的大致示意圖,標註起點、終點和重要河流。
2、通知中添加河流簡介有助於參與者做“預習”。
3、免責聲明。出於安全和責任考慮,在通知中附上“免責聲明”是必要的。同時,也需要在設計路線時避開危險地點。
4、通知發布渠道。網路發布當然是第一選擇,可以通過SNS網站、論壇、郵件、QQ群等發布活動信息。如果活動需要,也可以設計相應的海報等作線下宣傳。
5、關於報名。樂水行從最初開始一直沒有設立報名制,這樣就不利於掌握參與活動的人數和規模。各隊伍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行調整。
二、活動開展
不同活動方案有不同的開展方式。這裡,我們僅以生態考察、現場快速水質檢測和撰寫走河報告和舉辦走河成果分享會為例,介紹開展活動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沿河生態考察
沿河生態考察的目的在於記錄河流狀況。因此,在走河過程中,大體需要蒐集一下幾方面的信息:
水質狀況,包括水的顏色、氣味、水質、河面漂浮物等;
河流周邊環境狀況,包括周邊建築物、周圍土地用途、河流功能等;
河流的生物狀況,包括水生和水邊動植物,人工種植或自然生長,各種動植物反應了什麼樣的生態變化等;
河流周邊人居狀況,即居民眼中的河流變遷,水質變化,流量大小,河流作用變化等;可自行添加內容;人文景觀是河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樂水行就是讓人與河流進行交流,讓參與者了解所有他想了解的,只不過這些需要我們去發掘。
沿河人文景觀狀況(這部分與過去河流的功能有關);
重點觀察對象,如排污口情況;
要獲取這些信息,除了前期需要好好蒐集河流資料,了解河流歷史和周邊情況,以及走河過程中的觀察,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對周邊居民進行訪談。具體操作有如下建議:
1、團隊指定專攝影委員若干負責拍照,記錄沿途所見,包括河流景觀,周邊環境樣貌以及夥伴們的行動。
2、除攝影委員外其餘團隊成員分工進行資料收集、水質監測以及相應調查問卷和半結構式訪談(調查問卷及訪談內容所選河流有關即可);除了拍攝工作,其餘工作可以進行分工,幾人為一組或按照自己對內情況自由分工,這樣可以保證效率,而且還能有更多意外收穫,最棒的是團隊的作用充分發揮了!
3、水質監測需參考下一章節建議,檢測方式需按產品說明書嚴格進行,並詳細記錄監測結果。水質監測是門技術活兒,一般在起點、中點、終點三處進行檢測並記錄。有條件的可以按照相關實驗要求採集水樣進入實驗室進行檢測。
4、問卷可隨機發放給行人,數量不限;訪談可在問卷同時進行,人員不限;問卷的內容可以由隊員自行設計,只是需圍繞河流展開。填寫問卷時也可進行簡單的訪談,問卷並不能得出很多東西,但是訪談卻可以獲得很多有用的東西。這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河流。
5、所有資料均以圖片、短片、文字的形式記錄,以備以後做分享及編寫總結報告。

現場快速測定水質(試紙法)
水的顏色和氣味、河岸和水中動植物等,都可以指示水環境狀況。除此之外,水質也是一個重要衡量指標。對河湖中水的檢測和分析,一方面可以幫助人們更科學地了解水體狀況,另一方面也為探究水體污染來源提供了依據。
在各地水務局和環保局的網站上,我們能夠找到一些大江大湖的水質信息。而我們身邊更多河流的水質信息卻無從查找。在走河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一些簡便的設備,如溫度計、試紙等,在現場就測得一定的水質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試紙等方式測得的水質數值精度不高;且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見附錄3)中,水質檢測有規定的檢測方法,也需要檢測者和單位有相應的資質。因此,我們在走河過程中通過試紙快速測得的水質值僅能作為進一步探究水質的參考,而不能作為具有法律效力的信息發布。
檢測過程:
1、領隊或專家向走河成員們介紹地表水水質標準、從當地有關部門獲知的水環境信息等。
2、採集水樣,由事先學會如何操作水質檢測試紙的同學示範測定一種或兩種水質指標,其他成員觀看並及時記錄檢測結果。
3、在上述同學的指導下,其他同學分別檢測其他水質指標並記錄檢測結果。
4、根據檢測結果,對比《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得出大致河流水質類別。
5、在專家指導下,分析和討論哪些社會、環境、操作方式等因素造成或影響了檢測結果,並將討論內容記錄下來。
6、將使用過的試紙、水樣採集容器等帶回,並依照正確的方式處理後丟棄或回收。
檢測結果使用:
1、水質檢測結果記錄在表格中,結合其它見聞和分析,可以寫入走河報告,並提出可行性改善建議。
2、如果水污染嚴重,可以根據實際條件,利用學校實驗室進行更加精確的檢測,或向有關部門反應。(在稍後的章節中會有介紹。)
注意事項:
1.保證安全。採集水樣務必注意河灘濕滑,防止跌入河中或其它形式受傷。
2.由於不確定河水中是否有腐蝕性物質,操作過程中避免河水碰到皮膚;如不慎觸碰,建議立即用隨身攜帶清水沖洗。
3.使用過的試紙、水樣採集容器切勿留在河灘或戶外,應當按照正確方式處理。
4.撰寫走河報告
走河是一項十分具體而細緻的戶外活動,它的意義在於通過走河這種形式來了解一條河流,而鑒於我們走河的時間只有一天,而且這一天中我們需要從多方面了解河流,記錄許多數據,而且很多知識,數據是要在走河以外的時間來查找,分析的,所以我們需要用一份走河報告來記錄活動,記錄數據,整合一些知識,並分析一些得到的結果,能夠得出一些體會,甚至為解決河流污染問題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見與建議。希望在豐富而有趣的走河活動的同時,大家能真正收穫到一些東西,而走河報告正是大家辛勤與智慧的良好載體,相信每一份走河報告都會帶個我們不同的欣喜與感動。
走河報告的形式
文字,圖片,視頻,標本等都可,鼓勵大家將多種形式結合在一起。
走河報告的內容
1.關於所走河流的資料文獻的整理;
2.走河考察過程中的發現,包括水質監測,沿河居民訪問等,各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可以大膽創新,但要求與河流有關;
3.對走河過稱中發現的一些問題或一些見聞進行總結;
4.參加者的感想,收穫等等;
5.對河流保護提出自己寶貴的建議。
走河報告的具體寫法:
1.寫明所走河流的名稱,走河的時間,所參加的學校或社團名稱,參加活動的人數,具體人名,帶隊人員姓名,指導老師姓名等等。(也可記錄下當時天氣,溫度等可能影響活動的因素,不限)
2.了解所走河流的情況:
了解所走河流的歷史情況,可以包括河流的曾用名,在歷史中所起的作用,有無什麼重大變動,兩岸的歷史文化等等。
了解所走河流的近代情況,可以包括河流在近代功能的變化,環境的變化,兩岸的變化等等,也可以包括水利設施的建設以及政府對河流的政策等等,
關於河流的情況可以在走河前先查資料,並在走河時通過觀察,調查,採訪等多種形式來補充,最後與河流百科一同整理。
3.記錄走河的具體活動:
詳細記錄走河中的活動歷程,記錄數據等等。根據要求每隊要初步測量河水指標,調查或採訪兩岸居民,記錄河流語錄等等,每個隊還要有一些獨特的活動來彰顯特色,比如記錄河邊植物,對河水進行較深入的研究等等。建議每隊在走河前明確分工,大家各司其職,提高效率,在記錄活動時,可以明確時間,地點,參加人,並大致寫出活動的經過,可以利用筆記,拍照等形式,在記錄數據時,要求列出簡單明了的表格,並儘量保證數據的真實性。
4.走河後的整合:
對每項活動進行總結,分析通過活動大家的收穫,有什麼不足之處,對數據進行分析,力求通過數據得到一些東西。整理調查問卷,訪談結果,河流語錄等。
5.走河後的感想:
團隊負責人寫下此次走河的總的感想,可以是對河流環保的新認識,對保護河流的一些建議,也可以是對走河活動的意見與建議。也希望每個走河隊員都可以留下自己的感想,可以是一段文字,也可以是一句話。

加料活動篇

從樂水行可以衍生出很多有意思的活動。如果有較專業的器材設備或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隨行考察,或是在走河活動結束後也有較充足的時間人力物力進行後期跟進,可以考慮開展以下活動。也歡迎大家自行創意。
實驗室水質檢測
走河過程中的試紙快速檢測水質得到的是一個粗略值,並不精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快速測水試紙提供的指標種類有限,對於其它指標的情況只能通過實驗室檢測獲悉;
2、快速測水試紙的精確度不夠,且存在有較大的誤差,實驗室得出的數據會更加可信一些。
如果所考察水體屬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水源,國家標準對於這個水源的水質標準更加細緻,可以通過實驗室檢測方式得知水質情況。,如果想要更加精確地分析水質,大家可以利用學校里相關院系的實驗室,學以致用,了解身邊水環境。
實驗室水質檢測結果也可寫入走河報告,並以此提出可行性改善建議。
在實驗室檢測水質是應注意:
1、須遵守實驗室守則,避免實驗事故;
2、選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方法進行檢測,筆記錄實驗步驟及相關現象,以增加數據的可信度;
3、若使用儀器分析水質需按照儀器標準操作方法進行檢測,並記錄儀器型號等相關數據;
4、實驗數據可進行相對誤差分析,具體分析方式可參考相關分析化學書籍;
5、根據得出數據對照國家標準進行分析討論,並得出相關結論;
6、實驗最後要形成有效地實驗報告,此報告需按照標準實驗報告製作,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所用儀器藥品、實驗步驟及現象、數據處理、結果分析、注意事項等。此報告可作為水質檢測結果教育相關部門。
實施步驟:
1、走河籌備期間,了解《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包括地面水分類及用途、水質檢測指標和標準、檢測方法等,制定採樣方案,準備採樣器材。
2、走河活動中,依據採樣方案採集適當的水樣。
3、將水樣帶回實驗室,由相關專業同學操作,測定水質各項指標。
河流語錄
往舊時光里找河流,你會發現什麼?

語錄範例語錄範例

水旱之劫、往來漕運、貴人賜名、龍王廟請願„„河流維繫著古往今來許多傳說。再往近些打聽,戰爭、建設、天災人禍、家裡長短,也是數不盡的故事。歷史人文,讓河流與人更加親切。追溯河流的古今,也讓我們思考,人與河流、與自然的關係。
語錄內容:河流歷史環境變遷和人文資料、沿河居民訪談、走河志願者心得等
製作建議:
1.河流歷史環境變遷主要突出自然環境方面。可從河流本身(水域面積、河流寬度、水深,徑流量等)與河流兩岸的生態環境等方面。通過古今對比的形式明確突出變遷的內容。
2.河流歷史人文主要突出社會環境方面。可從河流用途(飲水、漕運等)、沿河居民分布方面分別記錄,與現狀作對比突出變化。並了解河流周邊的建築物:橋、名人故居等,以及與河流相關的神話傳說。
3.建議可先查閱文獻資料,對河流有基本了解。在走水過程中與沿河居民進行訪談交流後充實河流相關資料。
4.將所得信息整理成文,要求內容準確、翔實,注重細節方面。也可有照片作為輔助材料。
社區宣傳
人們常把自己習慣的東西認為是自然的,因而忽視了身邊珍貴而重要的東西。我們身邊的河流就是這樣一件重要珍貴卻常被忽視的東西。那些在你所居住的村落里沿村綿延的河流,那些經過排污改造後,在你所居住的小區附近靜靜流淌的河流。生活在它們周圍的你,真正了解它們嗎?它們是否受到污染?你是否曾經直接或者間接地給它造成過污染?它是否對你的生活產生過或正在產生影響?若有影響,是正面影響還是負面影響?為了保護它們和保護自己,我們又應該做些什麼?這些問題,你可曾問過自己?
的確,人們大多因為習以為常,對身邊的環境不甚了解,就更難從實際行動來支持環保。北京地區樂水行在多年考察中發現,即便是身邊顯而易見的“有河皆乾,有水皆污”的現狀,很多人卻看不見,依然保持高耗水量的生活方式。因此,把走河中看到的河湖現狀告訴當地的居民,是非常必要和有意義的。
社區宣傳形式:
1、搭建宣傳展台,發放宣傳資料;
2、在社區內舉辦走河分享會;
3、進行後期分享會成果的調查反饋;
4、其它形式不限。
前期準備:
一、向自己所在的機構或組織開具活動證明。
二、持證明與社區的物業部門或居委會聯繫,盡力取得他們的支持和許可。我們的這次活動能夠豐富社區文化,可以作為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部分。如果在與物業或居委會溝通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大家可以以此為出發點說服相關部門。
內容建議:
一、搭建展台,發放宣傳資料
(這下面,就可以把你寫的東西有條理地羅列上,注意區分內容、操作、注意事項等。其中涉及到資料列印什麼的費用也要列入注意事項)
1.將要宣傳的內容的重點印在傳單上分發給居民;要圖文並茂,儘量做到有吸引力。
2.資料列印複印的費用作為活動費用可以在活動後憑單據報銷,列印的收據請注意保存。其他為活動開展而產生的花銷都請留存單據,活動結束後依單據考慮實際情況予以部分或全部報銷。下面分享會和後期反饋中產生的費用也依此條執行。
二、在社區內舉辦走河分享
1.活動中期將走河過程中得到的成果(包括河流的歷史,河流功能的演變,河流目前的水質狀況等,有污染的著重說明污染的具體狀況)挑選口頭講座、PPT、視頻、宣傳冊等可行的方式向居民展示,建議設定居民提問的環節,給居民們充分了解身邊河流現況的機會。
2.針對河流的現狀向居民們提出護水的可行建議。例如:1若是居民生活給河流帶來污染,則針對河流的污染物種類,向居民們提出改變生活小習慣的建議,以達到協助控制污染源的目的;若是工業廢水廢料造成河流污染,則向居民們普及有關預防污水河造成健康隱患的知識和建議,鼓勵居民們將受污染狀況向當地有關部門反映。
三、進行後期分享會成果的調查反饋;
完成上述走水成果宣傳後,活動後期要進行居民反饋調查。有條件的隔一段時間再多進行一到兩次反饋以鞏固宣傳效果。反饋調查可以針對居民對此次成果展示的滿意度進行調查,也可以對居民們對河流成果展示的內容的掌握程度進行調查,針對反饋結果,走水小組可以再進行一些後期工作,如:對大家有普遍有疑問的地方,可以補發答疑宣傳單說明等。

樂水人

寫給樂水行的話

樂水人樂水人

為水而生,逐水而動。——“自然大學”發起人馮永鋒
願樂水行成長為你我心中的明燈,照亮自然的生命之路。——樂水行發起人張峻峰
樂水行是走進自然時的快樂,更是面對環境污染時的思考,解決環境問題的決心。——綠家園志願者召集人汪永晨
樂水行給我快樂年輕健康和朋友。它承載我對自然大學的夢想。樂水行亦是我晚年向大自然償還虧欠的快樂環保,也是我退休後做環保的元年。——樂水行帶隊張祥
每天我們都在急匆匆的奔向各種各樣的目的地,有一天我們可以安靜的在一個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帶隊張艷蓉
我們隨著樂水行行了很遠,還將走得更遠,因為我們希望,腳印不僅留在那河邊,更是常駐心間。——“最善走水星”黃華
樂水行里,陌生人都微笑。——志願者張書娟

相關圖片

樂水相關圖片 樂水相關圖片
樂水相關圖片 樂水相關圖片
樂水相關圖片 樂水相關圖片
樂水行相關圖片 樂水行相關圖片
樂水行相關圖片 樂水行相關圖片
樂水行相關圖片 樂水行相關圖片

大分類

教育助學

公益分類

環保

機構網址

樂水行戶外http://leshuixing.q.sohu.com/

自然大學樂水行南方周末http://leshuixing.z.infzm.com/

河流大體檢http://news.qq.com/zt2011/river2011/index.htm

相關視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