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志說明
榮成修志始於清代。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知縣李瀚倡修,清道光年間,知縣李天騭修成《榮成縣誌》,全書共兩萬餘字,於道光二十年(1840) 正式刻版印刷。1935年,在榮成縣縣長邱中度的主持下,聘請山東教育界權威人士鞠思敏、北京大學教授許俊齋等人編修《榮成縣誌》初稿。新中國成立後,鞠思敏之子把縣誌初稿交回榮成。1960年,榮成縣曾著手編修過部分初稿草樣,但因當時條件所限,未能成書。
新編《榮成市志》始修於1981年5月,上限始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 榮成建縣,下限至1995年。全書除概述、大事記、人物、叢錄、後記外,共設32編:行政區域、地理環境、人口、農牧業、漁業、林業、水利、工業、鹽業、交通·郵電、商業、糧油、金融、財政·稅務、經濟管理、城鄉建設、環境保護、政權政協、政黨、社會團體、公安·司法、軍事、勞動人事、民政·信訪、僑務·台灣事務·外事·旅遊、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衛生·醫藥、體育、民俗·宗教、方言。編下設章、節、目、子目。全書共214章、762節。
榮成市位於山東半島最東端,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海岸線曲長491.9千米。東與韓國隔海相望,是中國距韓國最近的地區。漢高祖六年(前201) 始置不夜縣,這是境內第一次設縣。後地名、轄屬幾變,清雍正十三年(1735)裁成山衛設縣,雍正帝欽賜名榮成,榮成縣名自此開始。其後隸屬仍有變化。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6月榮成隸屬山東省文登專區。1956年隸屬萊陽專區。1958年改屬煙臺專區。1987年改屬威海市。198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榮成撤縣設市,仍屬威海市管轄。全市總面積1392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18.4平方千米,轄26個鎮、4個省級開發區,920個行政村,總人口68.8萬人。
榮成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海拔25米,地形複雜,有山地、丘陵、平原三種地貌類型,其中山地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33.5%,丘陵占50.4%,平原占16.1%。榮成氣候屬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濕潤氣候,因三面環海,海洋性氣候特點突出,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冬少嚴寒,夏無酷暑,季風明顯,空氣濕潤,降水集中。
瀕海是榮成的特點,岸線曲折,灣岬相連,有10個較大港灣,20米等深線以內可養水面13萬公頃。石島漁場為中國五大漁場之一,主要產鱈魚、對蝦、小黃花魚和青魚等。
榮成的礦產資源和淺海灘涂生物資源相當豐富。石英玻璃砂呈廣泛分布,尤以港西鎮旭口儲量最豐,達6880萬噸,層位穩定,質地優良,被國家列為一級工業玻璃用砂。各色花崗岩遍布全市,總儲量達134億立方米,特別是石島紅花崗岩更是聞名國內外。
1995年,糧食總產量達到39315萬千克。1993年全市農村經濟總收入在山東省率先突破百億元大關後,1995年達到204.1億元,農業總產值達到60.3億元,奪得了全國百名農業大縣第一名的殊榮。榮成漁業生產歷史悠久。清道光二十年(1840)編修的縣誌中,對沿海漁業捕撈就有記載。榮成解放後,中共榮成縣委和縣政府採取得力措施恢復和發展漁業生產。1995年,水產品總產量達82萬多噸,漁業總收入75億元,連續13年保持全國第一漁業大縣的位次。
榮成工業發端較早。清代,手工業已發展有鐵業、木業、陶業、縫紉、彈花、紡繩、雕刻、冬粉、燒炭等30餘種。新中國成立後,榮成工業迅速發展,工業門類逐步增多。1995年,全市工業企業總數為3106個,全市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92.7億元,實現利潤11.7億元。榮成外向型經濟發展迅猛,組織實施“借韓興榮”、“以外引外”、“以港興貿”和發展加工貿易等重點工程。1995年,全市累計利用外資項目856個,契約利用外資5億多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47億美元。全市出口商品總額53.3億元,出口創匯2.49億美元。
榮成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事業有很大發展。1994年,榮成被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評為科學技術先進市。
1995年,城鄉居民儲蓄餘額達33.6億元,人均4878元。職工工資498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57元。全市綜合經濟實力躍居全國百強縣前列和山東省第一強。
榮成三面臨海,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位置,為體現榮成的特色, 本志將漁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單設一編,詳細記述了榮成漁業的歷史發展過程。榮成鹽業生產發展較早。早在春秋時代,管仲相齊就大興海鹽之利,沿海居民建灶煮鹽。漢代鹽業生產進一步發展,把東牟轄地劃為產鹽區。1995年,全市原鹽產量達14416噸。為把榮成鹽業特色反映出來,本志單設了鹽業編,對榮成鹽業生產情況予以詳細記述。榮成素有“僑鄉”之稱,1995年底統計,榮成有華僑12125人、榮成籍外籍華人達7277人,分布在世界五大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根據這一特點,本志單設了僑務·台灣事務·外事·旅遊編。
新編《榮成市志》2005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一等獎。